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2/5 23:00:3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关注幼儿园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杨倩
〔摘要〕在幼儿教师从“新手” 成长为“专家型” 教师的过程中, 能设计并组织好教学活动是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不少幼儿教师对于教学活动的设计仍存在不少困惑, 导致教学无法收到预期效果。文章从这一问题入手, 解析并帮助幼儿教师把握教学活动设计过程中的一些基本要素, 以提高幼儿教师自主设计与反思能力, 同时为幼儿教师培训提供建议。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幼儿园教学活动教学设计基本要素
一、问题的提出
从“新手” 成长为“专家”, 幼儿教师需要经历多方面的考验与历练。在这一过程中, 幼儿教师关注的重心主要是设计并组织好教学活动———尽管我们强调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多方面的, 但是不 得不承认, 集体教学活动的设计能力仍然是幼儿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为了提高幼儿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 幼教界做了各种努力: 一是专家与优秀教师组成团队, 研制各类幼儿园课程指导或教学活动设计案例; 二是各类培训与教研机构依据幼儿教师的需要, 把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的培训作为主题, 开展优秀教学活动展示, 为幼儿教师提供学习的范例。这些努力带来了一些效果, 但是教师在观摩借鉴他人的教学设计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少困惑:第一, 为什么好的教学设计我用起来效果却不好? 绝大多数幼儿教师承认专家团队所
设计的教学活动是好的, 既符合幼儿学习的特点, 也符合现代学前教育理念, 能关注幼儿的主动学习, 但是自己在使用这些专家设计的教案时, 往往出现内容太难或幼儿不感兴趣等问题。于是, 这些教师认为这样的教学设计中看不中用, 还不如用传统的以教师讲 授为主的教案更好。第二, 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与组织方式我能学会吗? 在观摩活动中, 观摩者常常能领略到优秀教师的风采: 他们选择的教学内容自然而随意, 常常源于某个灵感而信手拈来; 他们的教学活动设计与众不同; 教学风格也富有个人魅力, 而且师幼互动亲切、灵活??很多幼儿教师在感叹之余不免心生疑虑: 这么优秀的教学设计和组织方式, 我能学会吗? 恐怕只能欣赏吧。第三, 专家点评怎么让我更糊涂了? 观摩、展示活动后往往有专家点评,每个专家从自己的专业角度提出看法和建议, 有助于幼儿教师理性思考自己或他人教学设计与组织过程中的问题。然而, 一些幼儿教师在听完不同专家的点评后常常另有体验: 每个专家说得都有道理吗? 为什么专家们的观点经常不一致? 到底应该听谁的呢?产生上述困惑的核心原因在于, 幼儿教师缺乏对教学设计基本要素的深入认识和把握。因此, 幼儿教师要提高教学设计能力, 首先要对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有正确清晰的认识。把握好基本要素, 幼儿教师就能在观摩、参考他人的活动设计中进行有效反思, 批判性地吸收有用之处。
二、关注与把握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教学设计的根本特征在于如何创设一个有效的教学系统。”
〔1〕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必然涉及到对基本要素的认识和把握, 在此基础上才可能对这些要素加以筹划和安排, 使之形成系统。教学设计中究竟有几个基本要素? 不同学者的看法不同。传统教学设计观认为, 教学中应关注三大要素, 即教师、学生、教材。肯普认为教学设计有四个要素,学习者、具体目标、方法和评价。
〔2〕建构主义除强调教师、学生、教材、媒体外, 还特别强调学习环境的重要性。现代教学设计则开始转向教学设计的三要素: 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 并强调三者间的两两匹配。刘焱教授认为, 幼儿园教育活动包括以下要素: 目标、内容、教材、学习活动、媒介、时间、空间和环境、教学策略、评价等。
〔3〕综合上述观点, 幼儿园教学设计中的基本要素主要有六个, 即幼儿、教材、教师、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 (一) 关注六个基本要素 1. 学习者:
幼儿幼儿是学习的主体, 教学的重要目的是促进幼儿有意义的学习。因此, 教师对教学对象的心理特征、学习特征必须有深刻的认识。自从《幼儿园工作规程》颁布后, 虽然“以幼儿为本, 尊重幼儿”这一观念已深入人心, 但在教学活动设计过程中,教师仍然更注重自己的教, 而忽视幼儿的学。为使自己更关注幼儿的学, 幼儿教师可自设下列问题:
(1) 幼儿的认知、情绪、意志、语言发展特征与规律有哪些? 在教学过程中我应如何利用并发展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