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五年级数学上册 找质数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7 15:32:2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9-2020年五年级数学上册 找质数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

教学反思

《找质数》一课是北师大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中的一课,在教学中,我跳出了教材对新思想的束缚,体现以“以人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整个教学过程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实际状态出发,通过操作、讨论、归纳,经历了知识的发现和探究过程,从中也体验了解决问题的喜悦或失败的情感。

一、学生参与面广,学习兴趣浓。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为此,在教学中,我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如:让学生利用学具去摆拼,用“2、3、4……11个小正方形分别可以拼成几种长方形的方法去体验质数与合数的不同之处,以操作代替教师讲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全班同学都参与到“活动”中来,课堂气氛愉快热烈,学生学得轻松、学得牢固,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在课堂上学生是“主角”,教师只是一个“配角”,最大限度地把时间和空间都留给学生,使每个学生都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充分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中除了给学生动手拼摆的机会,还让学生结合因数给那些数字分类。尽管学生可能分类标准不一样,但他们都能把只有两个因数的分在一类,这样教师就可以顺势而上告诉学生这一类数就叫质数,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什么叫做质数。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学生真正活起来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教学本节课时,我在课后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你还想研究质数、合数有关的哪些知识。既是给学生在课堂上一个探究的任务,也是给学生在课外留下一个拓展的空间。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做数学,学生会根据自己不同的水平去探究属于自己的数学空间,最大限度的满足了每一个学生数学学习的需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附送:

2019-2020年五年级数学上册 找质数教案 北师大版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一单元P10、P11“找质数” 【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发现找一个数的质数的方法。 2.在发现的过程中寻找规律和提高效率的方法。 【教学重点】

在活动中发现找一个数的质数的方法。 【教学具准备】 CAI课件、投影,电脑 教 学 过 程

一、回忆因数,引入新知

1.12个小正方形可以拼成几种长方形?快速拼一拼并交流。

生发现:3种。生活动的同时,师出示3种长方形。请同学们找出12的所有的因数。 2.提出问题:用2,3,4,……,11个小正方形可以拼成几种长方形? 二、动手拼一拼,发现新问题

1.小组分工协作,共同完成:试着拼一拼,并完成下面的表:P10页的表格。(演示课件1) 小正方形的个数(n) 2 3 4 5 6 7 8 9 10 拼成的长方形的 种数 1 1 2 1 2 1 2 2 2 1,2 1,3 1,2,4 1,5 1,2,3,6 1,7 1,2,4,8 1,3,9 1,2,5,10 n的因数 11 12

1 3 1,11 1,2,3,4,6,12 2.观察并讨论发现规律 演示课件2,出示问题和要求

(1) 观察所得的表中各数的因数,你有什么发现?

(2) 结合刚才的发现,试着把2-12各数分成两类,并说一说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先小组说一说,再班内交流。 会有很热烈的讨论场面出现:

(1)我发现:都有1;(1是所有的数的因数)

我发现:每隔一个数,因数中就出现2;(偶数的因数都有2) 我发现:奇数的因数少一些,偶数的因数多一些;(一定吗?) 我发现:有的数只有2个因数,1和它自己。 我发现……

(2) 我们小组的意见是: 可以把所有的数分成两类:

只有两个因数的数和有两个以上因数的数。

(可能会有学生提出疑问:1呢?如果没有,老师可以提出。) 3.师引导小结:(并演示课件3) (课件3:

如果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我们就把这个数叫做质数。

如果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以外还有因数,我们就把这个数叫做合数。 1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板书设计】

找质数

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做质数。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做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教学反思】

在学生解决问题的探索中,充分留足学生的思考时间,让他们在联想猜测,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得出正确结论。小组合作不要仅仅流于形式,要有详细的分工,真正达到合作交流的目的。讨论的问题要有价值,避免一问一答。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学生良好合作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