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年上海市徐汇区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4 7:03:2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9.(2分)在图中,有一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线代替导线补上,补上后使

电键S能同时控制两盏灯。

【解答】解:使电键S能同时控制两盏灯,故电键接在干路上,故两灯并联,如下所示:

四、计算题(共10分)

30.(6分)寒假里某同学到北方旅游,该同学的质量为60千克,他准备背着40千克的物品经过冰冻的河面,如果该冰面在人行走的情况下最大能承受的力为900牛。

(1)该同学能否背着这些物品顺利通过冰冻的河面。

(2)为能安全通过河面,该同学可携带物品的质量是多少(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解答】解:

(1)该同学与携带物品的总质量:m=m人+m物=60kg+40kg=100kg, 则总重力:G=mg=100kg×9.8N/kg=9800N>900N, 所以,不能顺利通过冰冻的河面。

(2)为能安全通过河面,可携带物品的重力:G9.8N/kg=312N,

则可携带物品的质量:m物′=

=

≈31.9kg。

′=F﹣G

=900N﹣60kg×

答:(1)该同学不能顺利通过冰冻的河面。

(2)安全通过河面,该同学可携带物品的质量是31.9kg。

第21页(共31页)

31.(4分)子弹在距观察者102米处以500米/秒的速度离开枪口向前匀速飞行,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米/秒,求:当观察者听到枪声时子弹已前进了多少米?

【解答】解:由v=可得,声音传播的时间: t=

=

=0.3s,

子弹前进的距离:s弹=v弹t=500m/s×0.3s=150m。 答:当人听到枪声时子弹已前进了150米。

五、实验题(38题每格2分,其他每格1分,共24分)

32.(2分)在“用托盘天平测质量”的实验中,测量前要调节天平平衡,应该进行的操作是: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 游码 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再调节 平衡螺母 ,直至指针的位置指在分度盘正中央。

【解答】解:用托盘天平测量石块质量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处;

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直至指针的位置指在分度盘正中央。

故答案为:游码;平衡螺母。

33.(2分)某同学在做光的折射实验时,将光线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水和玻璃中,如图所示。实验表明,不同介质对光的折射本领是 不同 的,水对光的折射本领 小于 (选填“大于”或“小于”)玻璃对光的折射本领。

【解答】解:由图可知:第一个图中的折射角为90°﹣70°=20°,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第二个图中的折射角为90°﹣75°=15°,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这表明不同介质对光的折射本领是不同的;

由图知,光不管是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还是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折射光线都要

第22页(共31页)

靠近法线,折射角都小于入射角,因此可知,光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不同的介质中,折射角是不相同的。由在水中的折射角要大于在玻璃中的折射角,可知,水对光的折射本领小于玻璃对光的折射本领。 故答案为:不同;小于。

34.(3分)如图(a)所示的打点计时器是实验室中常用的一种测量 时间 的仪器。如图(b)所示,甲、乙为一位同学在实验中打出的两条纸带中的一段。

(1)在甲图中,从A点到F点的过程中,纸带是被 匀速 拉动的(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的。

(2)比较甲、乙两图,从A点到F点,两次拉动纸带所用的时间 相等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解答】解:打点计时器是实验室测量时间的工具,它的国际单位是s; 打点计时器的振针振动频率是50Hz,所以振针每秒振动50次,振动一次的时间为0.02s;

(1)甲纸带中,从A点到F点的过程中,相同的时间内通路的路程相等,此过程中纸带是被匀速拉动的;

(2)由图(b)可知,从A点到F点,都经历了5个时间段,所用的时间均为5×0.02s=0.1s,所以两次拉动纸带所用的时间相等。 故答案为:时间;(1)匀速;(2)相等。

35.(3分)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位同学合作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的情景,为了正确进行研究,甲同学面前点燃了一支蜡烛,在两位同学间A处 竖直 放置了一块玻璃板,实验中他们还需要一支完全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并在一定的区域内移动,直到从 甲 同学这一侧的各方向看上去这支蜡烛好像也被点燃似的。这样做既可以观察比较蜡烛和它所成像的大小关系,同时还可以确定像的 位置 。

第23页(共31页)

【解答】解:

为了让物像重合,必须保证玻璃板竖直放置;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透明的玻璃板,既可以看到物体的像又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物体,实验中他们将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甲同学从各方向看上去这支蜡烛好像也被点燃似的。这样做既可以观察比较蜡烛和它所成像的大小关系,同时还可以确定像的位置。 故答案为:竖直;甲;位置。

36.(2分)如图所示是在做“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图中(a)、(b)所示的实验过程说明当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 在同一直线 上,物体才能平衡。图(c)则可验证所探究的两个力必须作用于 同一物体 。

【解答】解:图(a)、(b)所示的实验中当两个力不在一条直线上时,物体会转动,当在同一直线时才静止,此时二力平衡;

图(c)则是将两物体分开后,两个力不再平衡,说明必须作用于同一物体。 故答案为:在同一直线;同一物体。

37.(7分)小明利用一个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请你将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1)将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得到如图所示的光路图。图中10厘米表示的是 透镜焦距 。

(2)将蜡烛、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 光具座 上,并使透镜、光屏和 烛焰 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同一高度 ,目的是 在光屏中央成像 。

第24页(共31页)

(3)他观测记录的实验数据在表中。 实验序号 1 2 3 4 5 物距 像距 像的性质 (厘米) (厘米) 30 25 20 15 5 15 16.7 20 倒立、缩小的实像 倒立、等大的实像 倒立、放大的实像 正立、放大的虚像 ①上表中实验序号2中像的性质为 倒立缩小实像 ,实验序号4中像距为 30 厘米。

②当烛焰从远处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远离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解答】解:(1)由图可知: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等于焦距,所以图中10厘米表示的是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即f=10cm。

(2)实验过程中,将蜡烛、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3)①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物距是25cm,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实验1,当物距为30cm时,像距是15cm,所以实验4,当物距为15cm时,像距是30cm。

②像能呈现在光屏上是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所以烛焰从远处向透镜靠近时,光屏应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故答案为:(1)透镜焦距;(2)光具座;烛焰;同一高度;在光屏中央成像;(3)①倒立缩小实像;30;②远离。

38.(4分)一位同学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实验中他每次都

第25页(共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