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工程基础》参考复习题及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8 4:34:2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控制工程基础》参考复习题

及习题解答

第一部分 单项选择题

1.闭环控制系统的主反馈取自【 D 】

A.给定输入端 B.干扰输入端 C.控制器输出端 D.系统输出端 2.不同属性的物理系统可以有形式相同的【 A 】

A.数学模型 B.被控对象 C.被控参量 D.结构参数

3.闭环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其中H(s)是反馈传递函数,则系统的误差信号为【 A 】 A.Xi(s)-H(s)X0(s) B.Xi(s)-X0(s) C.Xor(s)-X0(s) D.Xor(s)-H(s)X0(s)

3-1闭环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其中H(s)是反馈传递函数,则系统的偏差信号为【 A 】 A.Xi(s)-H(s)X0(s) B.Xi(s)-X0(s) C.Xor(s)-X0(s) D.Xor(s)-H(s)X0(s) 4.微分环节使系统【 A 】

A.输出提前 B.输出滞后 C.输出大于输入 D.输出小于输入 5.当输入量发生突变时,惯性环节的输出量不能突变,只能按【 B 】

A.正弦曲线变化 B.指数曲线变化 C.斜坡曲线变化 D.加速度曲线变化 6.PID调节器的微分部分可以【 A 】

A.提高系统的快速响应性 B.提高系统的稳态性 C.降低系统的快速响应性 D.降低系统的稳态性 6-1.PID调节器的微分部分可以【 A 】

A.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B.提高系统的稳态性 C.降低系统的稳定性 D.降低系统的稳态性 7.闭环系统前向传递函数是【 C 】

A.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 B.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 C.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误差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 D.误差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 8.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为T,其脉冲响应为【 C 】 A.1?e?tT B.t?T?Te?tT1?tT?t C.e D.T?TeT

T C.

8-1.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为T,其单位阶跃响应为【 C 】 A.1?e?tT B.t?T?Te?tT1?tT?te D.T?TeT T8-2.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为T,其单位斜坡响应为【 C 】 A.1?e?tT B.t?T?Te?tT C.

1?tT?te D.T?TeT T8-3.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为T,其单位阶跃响应的稳态误差为【C 】

1?tA.0 B.T C. D.T?TeT

T8-4.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为T,其单位斜坡响应的稳态误差为【 C 】 A.0 B.T C.

1?t D.T?TeT T控制工程基础习题集及解答

9.过阻尼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稳态响应为【 】

A.零 B.常数 C.单调上升曲线 D.等幅衰减曲线 10.干扰作用下,偏离原来平衡状态的稳定系统在干扰作用消失后【 】 A.将发散离开原来的平衡状态 B.将衰减收敛回原来的平衡状态 C.将在原平衡状态处等幅振荡 D.将在偏离平衡状态处永远振荡 11.单位脉冲函数的拉普拉斯变换是【 】

A.1/s B.1 C. 1s D.1+1/s 12.线性控制系统的频率响应是系统对输入【 】

A.阶跃信号的稳态响应 B.脉冲信号的稳态响应 C.斜坡信号的稳态响应 D.正弦信号的稳态响应 13.积分环节的输出比输入滞后【 】

A.?90 B.90 C.?180 D.180

14.奈魁斯特围线中所包围系统开环传递函数G(s)的极点数为3个,系统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数为2个,则映射到G(s)复平面上的奈魁斯特曲线将【 】

A.逆时针围绕点(0,j0)1圈 B.顺时针围绕点(0,j0)1圈 C.逆时针围绕点(-1,j0)1圈 D.顺时针围绕点(-1,j0)1圈 15.最小相位系统稳定的条件是【 】

A.?>0和Lg<0 B.?<0和Kg>1 C.?>0和L(?g)<0 D.?<0和L(?g)>0 16.若惯性环节的时间常数为T,则将使系统的相位【 】

?1?1A.滞后tan(?T) B.滞后?tan? C.超前tan(?T) D.超前?tan?

?1?12000017.控制系统的误差是【 】

A.期望输出与实际输出之差 B.给定输入与实际输出之差 C.瞬态输出与稳态输出之差 D.扰动输入与实际输出之差

18.若闭环系统的特征式与开环传递函数的关系为F(s)?1?G(s)H(s),则【 】 A.F(s)的零点就是系统闭环零点 B.F(s)的零点就是系统开环极点 C.F(s)的极点就是系统开环极点 D.F(s)的极点就是系统闭环极点 19.要使自动调速系统实现无静差,则在扰动量作用点的前向通路中应含有【 】 A.微分环节 B.积分环节 C.惯性环节 D.比例环节 20.积分器的作用是直到输入信号消失为止,其输出量将【 】

A.直线上升 B.垂直上升 C.指数线上升 D.保持水平线不变 21.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调节过程是以偏差消除【 】

A.偏差的过程 B.输入量的过程 C.干扰量的过程 D.稳态量的过程

??x22.系统输入输出关系为?o?xo?xo?cosxi,则该系统为【 】

A.线性系统 B.非线性系统 C.线性时变系统 D.线性定常系统

23.线性定常二阶系统的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的关系是【 】

A.振荡衰减关系 B.比例线性关系 C.指数上升关系 D.等幅振荡关系 24. 微分环节可改善系统的稳定性并能【 】

A.增加其固有频率 B.减小其固有频率 C.增加其阻尼 D.减小其阻尼

控制工程基础习题集及解答

25.用终值定理可求得F(s)?4s(s?5)(s?8)的原函数f(s)的稳态值为【 】

A.∞ B.4 C.0.1 D.0 26.可以用叠加原理的系统是【 】

A.开环控制系统 B.闭环控制系统 C.离散控制系统 D.线性控制系统 27.惯性环节含有贮能元件数为【 】

A.2 B.1 C.0 D.不确定

28.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在t=0处的斜率越大,系统的【 】

A.响应速度越快 B.响应速度越慢 C.响应速度不变 D.响应速度趋于零 29.临界阻尼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稳态响应为【 】

A.零 B.常数 C.单调上升曲线 D.等幅衰减曲线 30.欠阻尼二阶系统的输出信号振幅的衰减速度取决于【 】 A.??n B.?? C.??g D.??c 31.单位加速度信号的拉氏变换为【 】 A.1 B.

111s C. s2 D. s3 32.线性系统的输入信号为xi(t)?sin?t,则其输出信号响应频率为【 】 A.? B.?n C.j? D.j?n 33.微分环节的输出比输入超前【 】

A.?900 B.900 C.?1800 D.1800

34.若闭环系统的特征式与开环传递函数的关系为F(s)?1?G(s)H(s),则【 】 A.F(s)的极点就是系统开环零点 B.F(s)的零点就是系统开环极点 C.F(s)的零点就是系统闭环极点 D.F(s)的极点就是系统闭环极点 35.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G(s)?K(0.4s?1)s2(0.1s?1)不用计算或作图,凭思考就能判断该闭环系统的稳定状况是【 A.稳定 B.不稳定 C.稳定边界 D.取决于K的大小

36.为了保证系统有足够的稳定裕量,在设计自动控制系统时应使穿越频率附近L(?)的斜率为【 】 A.-40 dB/dec B.-20 dB/dec C.+40 dB/dec D.+20 dB/dec 37.线性定常系统的偏差信号就是误差信号的条件为【 】

A.反馈传递函数H(s)=1 B.反馈信号B(s)=1 C.开环传递函数G(s) H(s)=1 D.前向传递函数G(s)=1 38.降低系统的增益将使系统的【 】

A.稳定性变差 B.稳态精度变差 C.超调量增大 D.稳态精度变好 39.含有扰动顺馈补偿的复合控制系统可以显著减小【 】

A.超调量 B.开环增益 C.扰动误差 D.累计误差 40.PID调节器的微分部分可以【 】

A.改善系统的稳定性 B.调节系统的增益 C.消除系统的稳态误差 D.减小系统的阻尼比 41.一般情况下开环控制系统是【 】

控制工程基础习题集及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