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4 10:34:4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实验研究》
结题总结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师生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也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基本要求。
当前教育,尚未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学校教学中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课堂教学关注学科、忽视学生的情况仍然存在。在应试教育的高压下,师生往往急功近利,教学变成了一种任务和负担,不仅造成大量学生厌学,产生学习倦怠,而且造成许多教师厌教,产生职业倦怠。反映在师生关系上,一是师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比较混乱,学生的权利经常得不到应有的保护,没有建立起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二是师生之间情感关系冷漠、缺乏沟通,不仅没有建立师生情谊,个别甚至有师生对立现象。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构建和谐社会决定、教育系统创建和谐校园的目标和新课程的实施带来了教学改革的新形势。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式,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已成为每位教师的工作要求和任务。这为我们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机会。
其中意义有以下三条:
1、优化教育思想,真正地“传道授业”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创造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的基础。
2、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形成健康人格及健全心理。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应深入了解正在成长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的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他才能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能手”。没有和谐师生关系的和谐,学生不可能展现他们的心灵,教育者又怎么会了解?
3、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实现创新学习
江泽民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新课程中也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品质(如好奇心、兴趣、爱好、自信、质疑、意志力、研究能力)是创新精神的精髓。这些品质主要形成于中小学
时期,没有和谐的师生观下的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是形成不了的。 二、课题界定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实验研究》其中心词是“和谐”, 《现代汉语》“和谐”条目说,“和谐”是指“配合得适当和匀称”。“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在教育过程中师生情感交流默契、和谐、快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文章包含大爱思想,充满人情味,富有人文性,所以更有利于教师情感交流,“以情感人,以爱博爱”。此课题研究旨在探索小学语文课堂上如何培养师生和谐的关系,让老师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上课,让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让师生在交往中共同享受和谐之美,从而身心愉悦、健康生活、共同成长。 三、理论依据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构建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根本所在,是实施素质教育,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强调充分发挥作用的人,重视价值态度、情感因素的作用。
3、新课程教育理论
新课程三维目标之一是培养学习情感、态度及其价值观,离开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个体得不到关注,无法形成积极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指出,每个人至少有7种不同类型的智力。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实验研究》课题确定三项研究因子,即课堂上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后如何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师生身心发展的意义。
1、课堂上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立足活力课堂,积极参与,主动实践,不断创新。
2、课后如何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立足以人为本,尊重学生,服务学生,感化学生。
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师生身心发展的意义。立足和谐氛围,文化引领,真情相待,热情相助。 五、研究目标
1、通过该课题研究,树立以人为本理念,以学生为主体,着眼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2、通过该课题研究,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追求师生平等、民主、和谐、融洽的关系,追求生命的快乐与幸福。 六、课题研究过程
(一)开展调查研究,分析师生关系的现状以及影响师生关系的要素。
我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我们班70个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设计10个选择题和1个简述题。其中选择题有:“你喜欢赵老师的语文课吗?”“你喜欢和赵老师交朋友吗?”“赵老师和你在办公室谈话你害怕吗?”等等。简述题是“你想对赵老师说什么?”调查结果显示:全班同学都对老师既想亲近又有点畏惧的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我在课堂上开展了亲“生”活动,走下讲台,和学生打成一片,努力消除孩子们的畏惧心理。
(二)立足活力课堂,积极参与,主动实践,不断创新。 新课程改革把“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理念,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一堂好的语文课应做到:书声朗朗,畅所欲言,情绪高涨,惊喜不断,体现出“我参与,我快乐;我实践,我进步;我思考,我创新”的和谐局面。
1、我参与,我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