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的高效实施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9 11:33:3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职教育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的高效实施

作者:齐连合 左文静 王 民

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年第15期

毕业设计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如何搞好毕业设计,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专业技术人才是高职教育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

我们很重视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改进,强调毕业设计的探险性、边缘性、先进性和应用性。要求设计思路清晰,设计方案完整具体,设计参数计算分析准确无误,开拓应有依据,探险与安全系数并行。毕业设计是增强开拓创新意识及大胆尝试提高执行力过程必不可少的一步,能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科研、工程设计和撰写报告的训练,优秀的毕业设计(论文)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设计思路和创新理念以及今后的工作水平。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环节,使学生掌握当今最新知识与技能,缩短学校教育与实际应用的距离,迎接社会选择。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高效实施的必备前提

我们据专业的先进性要求和用人单位的热点需求,做了大胆改革,即优化了实训环节;增加了课程设计的难度与时数;强化了教师的教育新理念。

实训应从培养学生的思维与产出能力入手,打破教师布置学生只管动手的机械做法,要求学生根据投资额或现有实训材料的实际条件,自己设计所实训的项目,包括实训目的、项目原理、必要计算、安全分析、创建图表、产品功能简介等,这样可大幅提高实训的质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成就感。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小型的毕业设计,平时加强了这种练习对于提高学生毕业设计的水平大有裨益。

传统的课程设计与本专业其他课程联系不广不深,课程设计的内容受到一定限制,很难做到学术上的先进性。为此,应科学安排各门课程的先后顺序与进度,力争在搞课程设计时能有机地运用多门课的知识,使课程设计趋于学术化。在拟定课程设计题目时,使设计过程除了运用本课程知识外还能涉及各门课的知识,即设计一体化,为毕业设计铺垫通途。通过分阶段的设计和实训工作,使学生掌握了设计思路,同时能把各门课程彼此联系起来并应用于实际,做到了知识的融会贯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围绕“职业化”这一核心转变教学理念。每位教师需要很清楚本专业课程设置的理由,每门课的必要性及相互如何关联等。在授课时应遵循专业一盘棋的原则,为课程、毕业设计着想,专业剖析,去虚取需,务实授课。高职教育理念创新很快,目前提倡“职员化教育、企业化教学、公司化运营”的理念要求教师除了多专多能外,还应加强竞争力,会管理、懂经营。师生都是企业、公司的职员,在科技与经营的大潮中,学到与深造真正的本领。

以上三点的实施,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为毕业设计做好了前期准备。

重视供求调研、科学选题是进行毕业设计的良好开端

毕业设计课题不应局限于教师命题的范围内,应让学生进行市场供求调研,了解目前本专业在实际中的应用情况及技术发展状况,并根据个人的就业理想和奋斗目标,选择新颖而切合实际的设计题目。能否选择恰当的题目,对于整个毕业设计工作能否顺利实施关系重大。 在毕业设计选题问题上应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是虚拟科幻性原则。毕业设计所涉及的内容,可以是符合科学规律、将来能够推理论证的设想与虚拟,只要在设计过程中具有知识互相衔接、逻辑思维清楚、论点说服力强即可,这可以锻炼学生的创作心理。二是可行性原则。选设计题目要充分考虑主客观条件,做到客观上需要,主观上又有能力实现。题目不一定大而全,最好是从现实生产和生活实际中选择设计题目,这样在设计过程中便于获得素材,也易于使设计(论文)达到预期的目的。

市场经济主要起着调节供求矛盾、平衡价格体系的作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靠的是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活跃与否,关键看培养的人才有无将知识看成经济并能把知识转化为热门经济的意识。在选题时,应引导学生密切关注科技动态与市场需求,专选那些需求量大而别人又想不到的课题。应与企业挂钩,一方面有助于解决企业技术难题或改革创新,另一方面可将设计成果转化为实物生产,为自己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

实习是学生获得毕业设计(论文)第一手资料的有效途径

搞好毕业实习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性认识,另一方面又能搜集毕业设计所需资料和数据。毕业实习基地的选择范围很广,只要用到专业知识的地方就可以作为实习基地。学生实习的侧重点可放在本专业的知识在该单位的应用,了解相关技术与业务流程,为搞好毕业设计(论文)取得一手资料。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要改变毕业设计(论文)与毕业实习分阶段进行的模式,将毕业实习贯穿于毕业设计的全部过程中。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在实习过程中,让学生有侧重地根据个人研究方向及就业需求选择实习单位,通过实习学生基本能够适应相关岗位的需求,解决了学生就业问题;二是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同步地进行毕业实习,能对所设计的内容作进一步检验,使设计方案不断完善,设计更趋合理,更结合实际,更具有实际意义。

创新毕业设计的内容与模式很重要,要创出与众不同的设计风格,不走老路子。这要求在平时的实习实训中应细心观察与思考,发现新点子立即记录下来,为毕业设计寻求优秀理想的素材。

指导教师的责任与指导水平是搞好毕业设计(论文)的有力保障

能否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的能力有一个突飞猛进的提高,指导教师的水平与科学指导显得尤为重要。指导教师应由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副高职称以上的教师担任。教师对课题的内容应熟练掌握,科技资料和文献齐全,采取新颖措施引导学生解决设计中的实际问题,并启发学生朝尖端技术挺进。

在毕业设计、撰写论文阶段,可据需要安排作息时间。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琢磨新点子,启发、引导性地进行指导,教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设计思路上要敢于放手,积极引导,不包办代替。指导过程中一方面要教会学生一定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树立科学严谨的工作思路。教师要合理安排毕业设计(论文)的进度,每个阶段应给学生提出明确的任务并讲解,必要时可进行阶段小结,调动学生按期、高质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强化毕业设计终端环节的重视程度

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与毕业答辩等终端环节是设计成果的展示,毕业设计说明书能体现学生的知识结构、专业素质和能力等方面的综合水平,应加以重视。学生应按工程或科研论文的书写规范撰写说明书,并加以创新,应深化系统分析、设计与实施方案等内容,每部分要做到图文表并茂,还应给出测试与论证的数据。

答辩是毕业设计的最后“验收”阶段,目的是了解学生设计的深度广度和设计内容的真实性;运用专业及相关学科知识灵活回答提出的问题,对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口头表达及应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