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模拟试卷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1 20:57:3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D.深刻的环境危机

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黄河下游时常出现季节性断流,而且断流天数和河段长度逐渐增加,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60亿元。据此回答69~70题。

69.下列针对黄河下游断流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A.制定法规,不允许沿岸取用黄河水 B.加大资金投入,实施全流域人工降雨 C.实施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增强节水意识 D.南水北调,引长江水入黄河,补充黄河水量 70.综合开发治理黄河的有效措施是( ) A.中游种草植树,控制水土流失

B.下游修建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实施水资源合理调配 C.开发中、下游水能资源

D.调整沿河地区农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

16 / 19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模拟试卷(二)

1.A 点拨:一闪即逝的是流星;轮廓模糊的是星云,故③④错误。

2.B 点拨: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地月系,较地月系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太阳系,比太阳系再高一级的天体系统为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为总星系。

3.B 点拨:耀斑发生在色球层,是太阳大气高度集中的能量释放过程。

4.A 点拨:太阳耀斑爆发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引起大气层扰动,使地球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扰乱地球磁场,出现“磁暴”现象。

5.A 点拨:每年的1月初,地球距离太阳最近。

6.B 点拨: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时,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即春分日到秋分日这段时间。

7.B 点拨:12月22日为我国的冬至日,北方地区气候寒冷干燥。

8.D 点拨: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水圈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

9.D 点拨:根据岩层弯曲方向判断,①为背斜,②为向斜。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

10.A 点拨: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11.A 点拨:热带雨林到热带草原,所以排除B;地中海气候到温带海洋性,所以排除C,D;正确排序是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地中海、温带海洋性气候。选择A项。

12.A 点拨: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受北半球西风带的影响。

13.B 点拨:我国持续高温天气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反气旋系统,气流下沉,高温少雨。

14.A 点拨:台风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

15.A 点拨:我国夏季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属于水汽输送的过程。 16.A 点拨:甲位于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处,为北海道渔场。

17.A 点拨:乙为东澳大利亚暖流,对沿岸地区有增温增湿的作用。渔场多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洋流能加快海洋污染净化速度,但会扩大污染范围。

18.D 点拨:若图示纬线为40°N,则P位于30°N~40°N之间的大陆西岸,判断为地中海气候影响,故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19.B 点拨:若图示纬线为40°S,则P位于40°S~60°S之间的大陆西岸,只有B符合。

20.D 点拨:村镇选址除考虑地形、交通、水源等方便生产和生活的条件外,还要特别注意居住安全。从图中可以看出,①处位于河谷底部,容易受到水灾影响。

21.A 点拨:在四种方案中,虽然甲方案的公路路程最长,但基本沿等高线建设,地形起伏小,从交通安全、建设成本及施工难度方面比较,比其他三种方案更有建设优势。

22.B 点拨: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雪线上升,陆地冰川面积减小,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导致洪涝、干旱灾害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增加。

23.C 点拨: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为地震多发区。

24.D 点拨: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5.A 点拨:②国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为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代表国家是印度。

26.B 点拨:图中纵坐标代表人口迁移率,正值为迁入,负值为迁出;横坐标为人口自然增长率,正、负值分别为正负增长。在图中的四点中,①地人口迁移表现为较低的迁入,自然增长率为负增长;②地人口迁移表现为较低的迁出,较低的自然增长率;③地人口迁移表现为较低的迁出,较高的自然增长率;④地表现为较高的迁入和较高的自然增长率。结合发达国家大城市中心区由于环境恶化,地价上涨等原因导致的人口向郊区和乡村迁移的现象,以及发达国家因经济发展和思想意识而导致的人口低增长,可以断定②地符合发达国家大城市的情况。

27.C

17 / 19

28.A 点拨:①位于市中心,水陆交通便捷,最有利于形成商业中心。

29.B 点拨:山区城市的发展受地形制约,例如我国西北重要城市兰州分布于黄河谷地,地形较为平坦,取水方便,但因地处谷地,两边有山地限制,使城市呈狭长地带型,给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一定困难。故本题选B。

30.A 点拨:夏季炎热干燥的气候利于提高葡萄品质(含糖量高)。

31.B 点拨: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历史过程。在此过程中,大量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必然导致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故B项正确。绿化面积不断减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住房紧张与交通拥挤是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规划不合理,城市化速度过快导致的,并非城市化的必然结果。故A、C、D三项错误。

32.D

33.D 点拨:三角坐标的阅读需要找准坐标轴,然后找到平移轴。图中三大产业人口比重图可以反映地区的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跨国企业营运总部应建立在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比重应较高,图中四个国家中丁国第三产业人口百分比最高;制造中心应建立在第二产业人口比重较高的国家,图中丙第二产业人口百分比最高。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34.B 点拨: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35.D 点拨:商业网点布局既要考虑便利的交通,又要保证能获得大量的消费人口。 36.B 点拨: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如过度樵采、过度放牧和过度农垦等。

37.D 点拨: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西部大开发应首先要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38.A 点拨: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分析。雪面上撒盐主要为了加速融雪;而图示AB段公路斜穿等高线,表示坡度较陡。

39.B 点拨:环境问题的表现形式具有地域差异。 40.B 41.B

42.C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理解能力和对可持续发展知识的迁移能力。能够结合所给背景材料和题干中的相关知识点: “绿草如茵、水蓝天阔、鸟飞鱼游,这曾是人们向往的青海湖”和 “如果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青海湖的湟鱼会‘黄’,鸟岛会‘倒’,青海湖将在青藏高原上被‘彻底蒸发’”来实现对教材知识的有效整合和具体迁移。

43.B 点拨:上游地区应注意环境保护和资源(水能、矿产、旅游等)的合理开发。 44.C 点拨:人均产量的变化不能通过GIS技术进行研究。

45.D 点拨: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以煤炭为主,大约占能源消费的70%,其次是石油;世界的能源消费构成以石油为主。

46.C 点拨:攀枝花的发展是建立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的。

47.D 点拨:随着煤铁资源的耗竭和环境污染的加剧,攀枝花市的发展必定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对环境污染进行整治。

48.C 点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将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并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

49.C 点拨:通过网络按货单号和密码可查询货物当前的运输位置。

50.A 点拨:试题分析:GPS卫星系统由24颗卫星组成,卫星,工作卫星21颗其中3颗为备用。A对。B、C、D错。

51.D 点拨:根据等高线的分布,判断为山谷;根据岩石由内到外的新老关系,判断为背斜。

52.C 点拨:图中地貌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石灰岩地貌多漏斗和地下暗河,不宜修建水库;砂岩属于沉积岩,常含有生物化石。

53.A 点拨:其原理是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54.C 点拨:直接根据图示分析,目前世界森林的主要分布区集中于低纬度和中高纬度地区。

55.D 点拨:结合图示的纬度位置和世界主要森林类型的分布判断,目前世界主要的森林类型为低纬度地区的热带雨林和中高纬度的亚寒带针叶林。温带和亚热带的湿润、半湿

18 / 19

润地区为主要的人类农业生产区域,故原始森林基本已不复存在而以人工林为主。

56.D 点拨:对于高耗能产业应进行技术革新,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对于非可再生能源,应节约利用,积极寻找替代能源。

57.B

58.B 点拨:聚落等级越高,所具有的服务种类越多,服务等级越高。 59.B 点拨:高级住宅区追求较好的环境条件。 60.B

61.BC 点拨:本题考查三个力对风的影响。图示a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b与风向和摩擦力垂直,故判断为地转偏向力;c斜穿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判断为风向;d与风向相反,判断为摩擦力。故B正确。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故只影响风向而不影响风速,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既影响风向也影响风速,C正确。该风向受三个力作用,故判断为近地面的风。

62.AC 点拨:燃烧煤炭会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而砍伐森林导致二氧化碳的消耗量减少。

63.AB 点拨:城区地价上涨和环境污染加剧是重工业外迁的主要原因。 64.AC 点拨:珠三角的热量条件达不到橡胶生长的要求。

65.BC 点拨:影响交通线路密度的主要因素是运输需求量和工程量及工程造价。 66.BC 点拨:发展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可降低资源消耗,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生态恶化。

67.AC 点拨:西气东输可将西部的资源优势和东部的经济技术优势相结合,共同发展;改善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缓解东部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

68.AD 点拨:庞大的人口压力和深刻的环境危机是促使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因素。

69.CD 点拨:解决黄河下游断流问题应从开源和节流的角度出发,开源就是南水北调,增加黄河水量;节流就是实施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

70.AD 点拨:综合开发治理黄河,上游开发水能资源,中游控制水土流失,下游治理“地上河”,沿河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

19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