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4 21:20:2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经典教育资源
专题二 细胞代谢
专题强化练(A卷)
1.(2018·江苏金陵中学期中)ATP是生物体内最直接的能量来源,如图是ATP的分子结构简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TP水解供能时①、②、③之间的高能磷酸键都将断裂
B.水解①和②之间的高能磷酸键后的产物之一可作为RNA分子的合成原料 C.②和③之间的高能磷酸键断裂后所释放的能量主要以热能形式散失 D.ATP在细胞中能与ADP相互转化实现储能和放能,从而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 答案 B
解析 通常ATP水解供能时只有②、③之间的高能磷酸键断裂,A错误;水解①和②之间的高能磷酸键后的产物之一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可作为RNA分子的合成原料,B正确;②和③之间的高能磷酸键断裂后所释放的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C错误;能量是不能循环利用的,D错误。 2.(2018·江苏姜堰中学阶段考)下列有关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既能产生酶又能产生ATP B.ATP的合成都伴随着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C.酶通过为化学反应供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D.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 答案 D
解析 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及各种细胞器,不能合成酶,A错误;对于动物、真菌、大多数细菌来说,ATP的合成所需的能量均来自细胞呼吸过程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而对于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来说,除了细胞呼吸可以产生ATP外,光合作用也能产生ATP,而光合作用产生的ATP所需要的能量来自光能,并非有机物的氧化分解,B错误;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而不是通过为化学反应供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C错误;一些细胞必需的酶如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等,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D正确。
3.(2018·无锡期中检测)下图为A、B两种淀粉酶活性差异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最新教育资料
经典教育资源
A.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 B.酶B在40 ℃条件时活性较高 C.对高温的耐受性酶A强于酶B
D.可以采用斐林试剂进行实验结果的检测 答案 B
解析 分析柱状图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酶的种类,A错误;图中显示酶B参与的反应中,40 ℃时剩余的淀粉量最少,说明反应速率最快,从而说明酶B在40 ℃ 时活性较高,B正确;比较图中不同温度下的反应物的剩余量,同一温度条件下酶B参与的反应中的剩余量均较酶A参与的反应中的剩余量少,说明酶B对高温的耐受性较强,C错误;由于斐林试剂使用时需要加热,因此斐林试剂不宜用于本实验结果的检测,D错误。
4.(2018·南京段考)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酶促反应速率与温度、pH、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其他条件适宜时,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多选)( )
A.在A点适当提高温度或在B点适当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都将增大 B.图中E点代表该酶的最适pH,H点代表该酶的最适温度 C.短期保存该酶,适宜条件对应于图中的D、H两点
D.研究淀粉酶或过氧化氢酶参与的酶促反应,均可得到上图曲线 答案 ABD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甲曲线表示酶促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乙曲线表示酶促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丙曲线表示酶促反应速率与pH的关系。甲曲线是在最适温度下测定的,故在A点提高温度,酶的活性降低,反应速率将降低,A错误;图中E点代表酶的最适温度,H点代表酶的最适pH,B错误;酶应该在最适pH、低温下保存,D点是低温、H点是最适pH,C正确;过氧化氢受热易分解,故当用过氧化氢酶研究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影响时,高温时反应速率不会为零,D错误。
5.(2018·江苏姜堰中学阶段考)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通过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混浊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
C.在进行无氧呼吸时,动物细胞只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植物细胞只能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CO2
最新教育资料
经典教育资源
D.无论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都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答案 D
解析 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可产生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A错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也没有线粒体等细胞器,只能进行无氧呼吸,B错误;在进行无氧呼吸时,绝大多数植物细胞能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CO2,但也有的植物细胞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如马铃薯块茎,C错误;无论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都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少部分用于形成ATP,D正确。
6.(2018·金坛模拟)为研究高温对不同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研究者将甲、乙、丙三种植物从25 ℃环境移入40 ℃环境中培养,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40 ℃环境下三种植物的光合速率均下降
B.与处理前相比,甲植物光反应速率加快,CO2吸收速率几乎不变 C.处理后,丙植物光合作用时吸收CO2的速率最慢
D.与乙植物相比,丙植物光合速率降低的原因主要是光反应受到了限制 答案 D
解析 据图可知,甲植物40 ℃环境下的光合速率上升,A错误;与处理前相比,甲植物光合速率上升,甲植物CO2吸收速率应增大,B错误;处理后,乙植物气孔导度最小,光合作用时吸收CO2的速率最慢,C错误;丙植物40 ℃环境下光能捕获效率明显低于乙植物,说明其光反应受到了限制,D正确。
7.用等体积的三个玻璃瓶甲、乙、丙,同时从某池塘水深0.5 m处的同一位置取满水样,立即测定甲瓶中的氧气含量。并将乙、丙瓶密封后沉回原处。一昼夜后取出玻璃瓶,分别测定两瓶中的氧气含量,结果如表(不考虑化能合成作用)。有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
透光玻璃瓶甲 4.9 mg
A.丙瓶中浮游植物的细胞产生[H]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B.在一昼夜内,丙瓶生物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量约为1.1 mg C.在一昼夜后,乙瓶水样的pH比丙瓶的低
D.在一昼夜内,乙瓶中生产者实际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约为1.8 mg 答案 C
解析 玻璃瓶丙不透光,浮游植物只能进行细胞呼吸产生[H],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A正确;由于丙为不透光的玻璃瓶,消耗的氧气可代表浮游植物的呼吸消耗,因此在一昼夜内,丙瓶生物细胞呼吸消耗
最新教育资料
透光玻璃瓶乙 5.6 mg 不透光玻璃瓶丙 3.8 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