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医院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1 13:51:5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医院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为深化高等医院人事制度改革,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提高人才队伍质 量,改善人才队伍结构,提高用人效益,建立以岗位管理和聘用制度为基

础的新型的人事管理制度,实现我院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 度化,根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2006]

、 70 号)《〈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国人部发[2006]87 号)、 《关于印发高等医院、义务教育医院、中等职业医院等教育事业单位岗位

设置管理的三个指导意见的通知》(国人部发[2007]号 59 号)和《某省人 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某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某

办发[2008]19 号)、《关于印发某省高等医院、义务教育医院、中等职业医 院等教育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的三个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

(某人发[2008]74 号)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某医院岗位设置方 案。

一、实施范围和对象

与某医院建立人事关系、在编在职、且签订一年以上聘用合同的正式 工作人员,包括管理人员(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均纳

入相应岗位设置管理。

未经政府人事、编制部门核准纳入事业编制的各类人员,不列入本实

施方案的管理范围。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实施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思想是:通过建立岗位管理制度和全员聘用 制度,转换用人机制,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合理配置人力

2

资源,提高用人效益,充分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整体上增 强队伍活力和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逐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

代医学院校管理体系相适应、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和高校教职员工职业特点

的、能促进教职员工能力建设的制度环境。

(二)基本原则

1、科学设岗,合理调控。坚持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 需要出发,统筹学科建设,兼顾各类人员结构现状,合理确定岗位总量,

严格按照岗位结构比例标准,规范设置各类各级岗位,坚持因事设岗,加 强调控和监督管理,实行岗位总量、岗位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的控制,实 行岗位的动态调整和管理。

2、优化结构,精干高效。完善岗位设置分类分级体系,以教师队伍 为主体,优化各类人员结构比例,科学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加强高层次人

才队伍建设,提高用人质量与用人效益。通过政策引导,逐步解决人员结 构不合理状况。

3、分类指导,协调发展。区别不同学科类型、不同学科层次发展情 况,充分考虑办学水平、队伍建设和发展目标等因素,实行分类指导,充

分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促进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协调发展。

4、按岗聘用,规范管理。以岗位设置为基础,深化聘用制度改革,完 善人才遴选、评价、激励与保障机制,加强规范管理,逐步实现由身份管

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促进我院人力资源管理的自主发展和自我约束。

5、平稳实施,稳步推进。按照“制度入轨、平稳过渡、逐步到位、 规范管理”的原则,严格遵循工作程序,深入调查研究,准确掌握情况,

广泛听取多方意见,坚持科学论证,充分考虑现状和现行制度,做好政策 之间的衔接和工作的过渡,做到平稳实施,稳步推进。

三、岗位总量和结构比例

(一)单位规格、人员编制及领导职数

根据《中共某省委办公厅关于转发<中共某省委组织部、中共某省委 教育工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省属高校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的通知》(某委办

3

[2003]7 号)和《中共某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核定 12 所省属高校事业

编制(人员控制数)等有关事项的批复》(某编发[2008]73 号)文件,某 医院人员编制数为 1541 人,规格为正厅级,医院领导职数 9 人(正厅级 领导职务 2 名,副厅级领导职务 7 名),内设机构 37 个,其中,内设党政 管理机构(部、处、室及群团组织)共 20 个。单位现实有人员 1143 人。

(二)岗位总量

根据“某编发[2008]73 号文件”核定人员编制数,我院专业技术岗位 和管理岗位总量共有 1541 个。

(三)岗位类别及其比例

根据工作性质、职责和任务,我院设置的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 术岗位两种类别,以专业技术岗位为主体。

1、管理岗位

管理岗位是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围绕增强医院运

转效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三方面的需要,我院管理岗位按医

院岗位总量的 20%设置,计 308 个。

2、专业技术岗位

专业技术岗位是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

要求的工作岗位。围绕符合高等教育工作和人才成长的规律和特点,适应 发展高等教育事业与提高专业水平的需要,我院专业技术岗位分为教师岗 位和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其中教师岗位是专业技术主体岗位。教师岗位包 括具有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工作职能和相应能力水平要求的专业技术岗位。 其他专业技术岗位主要包括工程技术、实验技术、图书资料、档案、新闻 出版、编辑、会计、统计、医疗卫生等专业技术岗位。我院专业技术岗位

按医院岗位总量的 80%设置,计 1233 个,其中,教师岗位按岗位总量的 55%设置,计 847 个。

(四)岗位等级及其结构比例 1、管理岗位

4

(1)我院管理岗位分为 8 个等级,即三至十级职员岗位,依次分别 对应现行的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 副职、科员、办事员岗位。

(2)按照省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单位规格,我院管理岗位的最高等 级设置为三级职员岗位。

(3)按上级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有关文件规定和教育厅有关会议精神, 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我院六级及以上职员岗位设置总数占管理岗位总数的

33.76%,共计 104 个岗位。

a 根据中共某省办公厅关于转发《中共某省委组织部、中共某省教育 工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省属高校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的通知》(某委办 [2003]7 号)规定,我院设三、四职员岗位 12 个(含正校级、副校级调研 员岗位),其中,担负领导职责的三级职员岗位 2 个,担负管理任务的三 级职员岗位 1 个;担负领导职责的四级职员岗位 7 个,担负管理任务的四 级职员岗位 2 个。

我院现实有担负领导职责的三级职员岗位 2 个、四级职员岗位 5 个。 b 我院五、六级职员岗位共设置 92 个,其中,五级职员与六级职员之 比按 1:1.88 控制,五级职员设置 32 个;六级职员岗位设置 60 个。

(4)我院设置七级及以下职员岗位 204 个。其中,七级职员岗位 90 个,八级职员岗位 40 个,九级职员岗位 70 个,十级职员岗位 4 个。

2、专业技术岗位

(1)我院专业技术岗位分为 13 个等级,包括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和 初级岗位。高级岗位分为 7 个等级,即一至七级,其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 中的正高级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高级岗位包括五至七级;中级岗位分 3 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 3 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其中十三 级是员级岗位。

(2)根据某人发〔2008〕74 号文件精神,我院专业技术正高级、副

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为 1.6:3:4:1.4,分别设置正高

5

级岗位 197 名,副高级岗位 369 名,中级岗位 493 名,初级岗位 174 名。

(3)根据某人发〔2008〕74 号文件精神,我院专业技术正高级岗位 中,三、四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为 3:7,分别设置三级岗位 59 名,四

级岗位 138 名。专业技术副高级岗位中,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结 构比例为 2:4:4,分别设置五级岗位 73 名,六级岗位 148 名,七级岗位 148 名;专业技术中级岗位中,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为 3:4:3,分别设置八级岗位 148 名,九级岗位 197 名,十级岗位 148 名;专 业技术初级岗位中,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为 5:5,分别设 置十一级岗位 87 名,十二级岗位 87 名。

(4)根据人事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

〔2006〕70 号)、《〈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国人

部发〔2006〕87 号)以及某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某省事业单位岗 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某办发〔2008〕19 号)文件精神,我院现 有 3 人符合某办发〔2008〕19 号文件规定的专业技术二级岗位条件,按文 件规定另行申报。

3、“双肩挑”岗位设置

(1)“双肩挑”岗位原则上在担负医院领导职责与管理任务的管理岗

位,部分和医院学科建设、教学科研任务、人才队伍建设密切相关及其他

有专业技术职务要求的内设管理机构中担负领导职责的五级及以上职员管 理岗位中设置。

(2)“双肩挑”人员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岗位确实需要专业技术 背景,确实在专业技术岗位上从事相应工作,确实按专业技术岗位合同完

成了专业技术任务。

(3)因工作需要,医院确定在担负医院领导职责和管理任务的管理 岗位,以及内设党政管理机构教务处、科研处、研究生处、组织部、人事

处、学生工作处等 6 个部门,共设置 18 个“双肩挑”岗位。

(4)医院教学科研等业务部门担负领导职责的岗位属于专业技术和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