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方向论文选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2 15:20:0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刑事诉讼中证明标准问题研究

【提示要点】

该题目建议从一些几方面入手: 1.刑事诉讼中证明标准的概念、意义

2.两大法系关于刑事诉讼中证明标准的理论与实践

3.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及存在的问题 4.如何完善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

【参考书目】

1.陈光中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证据法专家拟制稿》(条文、释疑与论证),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1月版。

2.卞建林主编:《证据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3.陈朴生著:《刑事证据法》,三民书局,1979年10月第3版。 4.宋英辉著:《刑事诉讼目的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5.程味秋主编:《外国刑事诉讼法概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12月版。 6.刘金友主编:《证据法学(新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 7.李学灯著:《证据法比较研究》,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2年版。 【参考论文】

《法学研究》、《人民司法》、《人民检察》、《中外法学》、《中国司法》、《比较法研究》、《法学》、《法律科学》、《法律适用》等法学杂志中的相关文章。

【论文题目】

论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

【提示要点】

该题目建议从一些几方面入手: 1.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概念与意义 2.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的主体 3.人民法院是否负有证明责任

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负有证明责任的例外 【参考书目】

1.陈光中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证据法专家拟制稿》(条文、释疑与论证),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1月版。

2.陈朴生著:《刑事证据法》,三民书局,1979年10月第3版。

3.宋世杰著:《举证责任论》,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年5月,第1版。 4.樊崇义主编:《证据法学》,法律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 5.卞建林主编:《证据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6.卞建林、刘玫著:《外国刑事诉讼法》,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6月版。

7.崔敏主编:《刑事证据理论研究综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11月第一版。

【参考论文】

《法学研究》、《人民司法》、《人民检察》、《中外法学》、《中国司法》、《比较法研究》、《法学》、《法律科学》、《法律适用》等法学杂志中的相关文章

【论文题目】

论逮捕

【提示要点】

一、

逮捕的含义。应包括逮捕的概念、意义和权限等内容。其中权限部分应注意逮

捕批准或决定权与执行权的区别。

二、 逮捕的原则。可从合法性、公正性以及谦抑性等角度展开。

三、逮捕的条件与程序。可从证据、罪责和社会危险性方面分别阐述;证据条件论述中应结合我国与西方国家逮捕的区别展开。程序部分可分为逮捕的批准决定程序和执行程序两部分。

四、

逮捕与人权保障。本部分应从人权的概念,逮捕与人权的关系,以及被逮捕者

的权利保障等方面展开论述。

五、 我国逮捕制度的完善。 【参考书目】

1. 陈光中主编:《刑事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9月第2

版 2. 卞建林、刘玫:《外国刑事诉讼法》,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2年

6月 3. 孙谦:《逮捕论》,法律出版社 2001年4月 4. 何家弘:《外国犯罪侦查制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5年

【参考论文】

1. 刘根菊,杨立新:《逮捕的实质性要件新探》,《法学》2003年第9期 2. 陈瑞华:《审前羁押的法律控制——比较法角度的分析》,《政法论坛》2001年第4

3. 何家弘:《司法公正论》,《中国法学》1999第2期

【论文题目】

论取保候审

【提示要点】

一、 二、

取保候审的概念。其中应包含我国取保候审与国外保释制度的区别。 取保候审制度的法理分析。可以从对取保候审制度的强制性展开分析。

三、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注意结合刑诉法、公安部《规定》及人民法院《解释》相关规定展开论述。

四、取保候审的种类。应分别论述保证人保证与保证金保证的概念和具体内容;被取

保候审人的义务以及被取保人违反规定的处理。

五、取保候审的程序。其中应包括取保候审的申请、决定、执行、期间以及撤消等内容。

【参考书目】

陈光中主编:《刑事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9月第2版

卞建林、刘玫:《外国刑事诉讼法》,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2年6月 孙长永:《侦查程序与人权》,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 宋英辉:《刑事诉讼目的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参考论文】

1. 徐静村,潘金贵:《论英国保释制度及其借鉴意义》,《政治与法律》2004年第1期 2. 周伟:《公民人身权利的宪法保护》,《法学》2003年第7期 3. 李剑非:《美国保释制度简介》,《中外法学》1993年第4期

【论文题目】

论刑事拘留

【提示要点】

一、刑事拘留的含义。其中应包含刑事拘留的概念、特点等内容。

二、我国刑事拘留与行政拘留、司法拘留的区别。应从法律性质、适用对象、适用目的和羁押期限等角度展开,阐述彼此之间的区别。

三、 我国刑事拘留的现状。可以从刑事拘留的条件、执行、期限以及被拘留人的权利保障方面展开论述。其中应注意当前我国刑拘率偏高的分析以及对被拘人权利保障的缺位等方面的关注。

四、对我国刑事拘留制度的改革。应从改革的必要性和具体构想展开论述。 【参考书目】

陈光中主编:《刑事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9月第2版

卞建林、刘玫:《外国刑事诉讼法》,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2年6月 陈瑞华:《未决羁押制度的实证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左卫民:《价值与结构——刑事程序的双重分析》,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参考论文】

左卫民、马静华:《派出所纠纷解决机制研究》,《法学》2004年第4期

白建军:《论法律实证分析》,《中国法学》2000年第4版

【论文题目】

论强制措施的适用原则

【提示要点】

一、强制措施的概念。

二、强制措施的适用原则的意义。此部分着重分析适用原则对强制措施的重要作用。 三、强制措施合法性原则。此部分应从强制措施合法性的前提条件、外部条件、内部条件等方面论述。

四、 强制措施比例性原则。应从比例原则的基本含义和意义以及在刑事强制措施中的适用展开论述。

五、 强制措施变更性原则。应从强制措施产生变动性的原因,以及实践中应纠正的

做法展开论述。

【参考书目】

陈光中主编:《刑事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9月第2版 陈光中主编:《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贺卫方:《运送正义的方式》,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汪建成:《刑事诉讼法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左卫民、周长军:《刑事诉讼的理念》,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参考论文】

1. 周丹:《我国取保候审制度探悉》,《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9月

2. 孙谦:《关于完善我国逮捕制度的几点思考》,《中国法学》2000年第4期 3. 范剑虹:《欧盟与德国的比例性原则》,《浙江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论文题目】

论强制措施的体系

【提示要点】

一、刑事强制措施体系的概念和历史沿革。应包括强制措施体系的内容和意义。 二、刑事强制措施体系的理论。此部分应包括刑事强制措施的原则、功能以及种类等等。

三、我国强制措施体系与外国强制措施体系的区别。本部分应结合国外强制措施的种类以与我国强制措施的区别,论述当前我国强制措施体系在我国的适用及发展。

四、我国强制措施体系与相关问题分析。应主要就与强制措施类似的扭送制度、收容审查制度的区别展开分析。

【参考书目】

陈光中主编:《刑事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9月第2版

卞建林、刘玫:《外国刑事诉讼法》,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2年6月 张建良:《刑事强制措施要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李忠诚:《刑事强制措施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程荣斌:《外国刑事诉讼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参考论文】

周伟:《公民人身权利的宪法保护》,《法学》2003年第7期 龙宗智:《侦查程序中的人权保障》,《中国法学》2001年第4期 范剑虹:《欧盟与德国的比例性原则》,《浙江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论文题目】

刑事立案程序存废之我见

【提示要点】

一、我国立案程序现状

二、当前废除立案程序的观点及其理由 三、立案程序需要弱化的观点和理由 四、立案程序需要强化的观点和理由

五、提出自己的见解及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 陈瑞华著:《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 张文显主编:《法理学》,法律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3. 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 4. 刘根菊 《刑事立案论》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4年版 【参考论文】

吕萍:《刑事立案程序的独立性质疑》,《法学研究》2002年第3期,第145页 刘瑞榕、刘方权:《刑事诉讼程序启动研究—对我国现行立案制度的质疑》,《中国刑

事法杂志》2002年第1期,第84页。

【论文题目】

刑事诉讼启动模式再思考

【提示要点】

我国刑事立案程序的概念、功能、价值分析

国内外刑事诉讼启动程序的立法模式 我国刑事立案程序存在的一些缺陷和矛盾 重构我国刑事诉讼启动程序的设想

可以在对国内外刑事诉讼启动程序的各种立法模式进行比较考察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如建议取消具有独立阶段性意义的程序型立案程序,而将其替代为随机型刑事诉讼启动模式,并对检、警关系进行调整,引入司法审查制度来保证立案程序良性运转,使之更符合现代法治和刑事诉讼规律的要求等。只要言之有理,有相关理论支持即可。 【参考文献】

聂世基 白俊华 《刑事诉讼理论纵横论》 群众出版社 2002年 刘根菊 《刑事立案论》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4年版

【参考论文】

1. 杨昌军 李必强 《刑事立案困境的博弈论诠释》 载《法学评论》 2006年第四期

2. 李德恩 《立案功能的冲突与立法调整》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 3. 吕萍:《刑事立案程序的独立性质疑》,《法学研究》2002年第3期,第145页

【论文题目】

刑事立案标准再探讨

【提示要点】

刑事立案标准现行立法规定

《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六机关规定》、《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及《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中关于刑事立案标准的相关规定。

刑事立案标准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包括立案标准理解不一,基于不同目的、不同罪行标准不同;治安、行政案件与刑事案件立案标准交叉,界限不明确;立案标准理论匮乏,研究不深等内容。

刑事立案标准的完善

针对实践中立案标准所出现的问题,根据相关立法与法理,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