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一中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地理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20:41:5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

揭阳一中91届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地理试题(文科)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4分。下面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把正确的选项填在后面的答题卡中。)

读中国地理四大区域图,完成1—2题。

1.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大的是 A.a B.b C.c D.d

2.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a——洪涝灾害 B.b——土壤肥力 C.c——灌溉水源 D.d——生长积温 3.C区从东往西,植被依次为 A.草原—森林—荒漠草原—荒漠 B.森林—森林草原—草原—森林 C.森林草原—荒漠—绿洲—草原 D.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4.下面各项中,适宜应用遥感技术的是

A.人口普查 B.森林普查 C.交通定位导航 D.确定某点高程

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5—6题。

时间 强沙尘暴次数 土地沙化速度(平方千米/年) 50年代 5 1560 60年代 8 70年代 13 2100 80年代 14 90年代 23 2460 5.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A.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 ▄ ▅ ▆ ▇ █ █ ■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 ▄ ▅ ▆ ▇ █ █ ■ ▓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

D.华北地区土地盐碱化面积扩大

6.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载畜量 C.在农牧交错地带,逐步推进退耕还草

D.在干旱地区禁止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7.山西建设坑口电站,不能达到的目标是

A.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B.改善能源输出方式 C.增加经济产值 D.降低省内环境污染 8.下面植被最稀疏的地区是

A.东南亚地区 B.刚果河流域 C.埃塞俄比亚高原 D.东非高原 9.20世纪末,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成为日本企业的主要投资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A.东亚、东南亚地区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 B.东亚、东南亚地区改善了投资环境 C.西欧、北美对日本企业的排斥

D.东亚和东南亚因经济增长强劲,市场需求量大

10.惠州剑潭水利枢纽已顺利地拦截东江,并发挥着效益。这一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可能有 A.明显减少河流的年径流量 B.显著增加河流泥沙的下泄量 C.降低坝址上游两岸的地下水位 D.稳定坝址下游河流径流季节变化 11.长江三峡工程的修建,带来的影响是 A. 长江航运被大坝完全阻断 B. 改善了三峡河段的航行条件 C. 使坝址上游洪水发生机率增加 D.长江中游平原耕地盐碱化现象加剧

12.珠江三角洲一些城市也有水资源紧张之感,其主要原因是 A.近年来温室效应加剧,气候变得干旱

▃ ▄ ▅ ▆ ▇ █ █ ■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 ▄ ▅ ▆ ▇ █ █ ■ ▓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

B.珠江上中游流域修建众多大中型水库,使流入下游水量明显减少 C.立体农业及大棚农业兴起,用水量大增 D.水体污染及咸潮导致水质性缺水

13.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下图是我国四个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地区依次是

A.苏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东北地区 B.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 D.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

广东省北部山区及粤东、粤西等地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现将与珠江三角洲地区联手,在当地划出专用土地设立产业转移园区。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14~15题。

14.近年来,珠三角部分产业群向粤北山区转移,这一现象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 A.土地成本和劳动力 B.环境和技术 C.交通和市场 D.原料和能源 15.下列农业生产模式中,适宜在粤北、粤西山区发展的是 A.大力发展粮食生产,提高复种指数

B.建立杉木—果木—稻田—鱼塘的立体农业布局 C.推广基塘生产模式

D.大力发展天然橡胶、花卉、水果等高产值农产品生产 16.在粤北、粤东、粤西建立产业转移园区将有利于

A.充分利用三地丰富的矿产资源 B.节约土地,形成集聚效应 C.城市人口向农村转移 D.促进工业向乡村地区扩散

▃ ▄ ▅ ▆ ▇ █ █ ■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