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案(全)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4 13:48:4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折:别时盼望相见,但只能在梦中实现;真正相见之后却怀疑在梦中,又不相信相见的真实性。一真一幻,曲尽人情。

二、

伤心人的伤心词——秦观

过去,秦观一向被列为婉约派的大家,但他的词娱乐的成分减少了,更多的是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这又是苏轼影响的结果。可以说,秦观的词一方面继承了苏词突出自我抒情的特点,在词中表现身世之感;但又力避苏词过分诗化的特征(如用典、大量议论等)。一方面既继承传统词,特别是柳永词的婉约、铺叙手法,同时又扬弃了柳永的市井味。

三、

奇特的个性与奇特的词—贺铸

贺铸的词兼有豪放与婉约等多种风格。词集中的大部分作品属于婉约之作,而且风情不减柳永、秦观等人。例如其代表作《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这首词表现因一位女子路过而引起的感情波澜,后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连用三个比喻,将“闲愁”写得具体而又形象。

贺铸对词的贡献主要不在婉约词,而在豪放及其他风格词的创作上。他的豪放接近于苏轼,但比苏轼更豪放,更有侠气、狂气,开了南宋豪放词中狂放的先声。例如著名的《六州歌头》(少年侠气),通过对少年生活的回忆,表现了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苦闷。全词写得悲壮苍凉,豪放之中不乏沉郁。其中对狂放行为的描写以及将个人命运与报国之心结合在一起的写法,是以前的词作中很少见到的。这样的作品,对稍后的张孝祥、辛弃疾、刘过等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第二节 周邦彦

一、

飘零不偶的主题和低沉感伤的格调

周邦彦的词向来评价极高,有人称之为北宋词的集大成者,认为“邦彦词上承温(庭筠)、韦(庄),下开姜(夔)、吴(文英),为南北宋之宗匠。词法之精,无逾邦彦者”(周济《宋四家词选序》)。客观地说,周邦彦的词在内容上并无创新之处,仍然承袭婉约词的传统,以表现男女爱情、离愁别恨为主。周邦彦的成就在于融合各家之长,力避各家之短,将词写得更为精致。其主要表现在:

在音乐上,周邦彦确定并创制了许多新调。他利用在大晟府任职的机会,对前代和当时流行的八十多种词调进行了重新审定,确定了各调中每个字的平仄,使各种词调定型。与此同时,他还制作了一些新调,例如《六丑》、《华胥引》、《花犯》等。这样,周邦彦写出

66

来的词“下字用韵皆有法度”,格律严整。这种对音律的重视,实际上也是对苏轼以来词的创作脱离音乐倾向的纠正,这对南宋的格律派影响很大。

二、词作艺术的规范化

精讲篇目:《临江仙》(梦后楼台)、《鹧鸪天》(彩袖殷勤)、《鹊桥仙》、《踏莎行》(雾失楼台)、《满庭芳》(山抹微云)、《浣溪沙》(漠漠轻寒)、《青玉案》(凌波不过)、《六州歌头》(少年侠气)《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兰陵王·柳》、《西河·金陵怀古》。

备注:重点是晏几道、秦观词的艺术特色以及贺铸词的英雄豪气与儿女柔情,周邦彦词的艺术特色。

第八章 南渡前后词风演变

课时:6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了解“靖康之难”对两宋之际词风的影响,掌握李清照的创作经历和艺术特色。

第一节 李清照

一、“别是一家”的词论与“别是一家”的词境,集女性、贵族、文人于一体的李清照,爱情典雅、纯美与婚姻的前后变差,婉约词的创作与婉约词的理论见解,婉约词的创作与豪放的文人品格,婉约词的创作与词的生活化、真实化、性格化。

二、生不幸死亦不幸的朱淑真

重点讲授李清照词的创作经历和艺术特色。

第二节 其他南渡词人

一、朱敦儒青、中、晚年的不同词风

二、时代感和现实感加强及英雄的苦闷忧伤怀旧情怀

第三节 李纲的咏史词和“南宋四名臣”词及岳飞词

重点讲授朱敦儒、张元干等南渡词人南渡后抗金爱国思想的表达。

精讲篇目:《如梦令》(昨夜与疏风骤)、《醉花阴》(薄雾浓云)、《声声慢》(寻寻觅觅)。

67

《一剪梅》(红藕香残)《鹧鸪天·西都作》、《相见欢》(金陵城上)、《贺新郎》(梦绕神州路)。

第九章 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

课时:6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掌握陆游的生平及思想、陆游诗歌创作的成就,以及杨万里、范成大的诗歌创作的特色。

第一节 陆游的诗歌创作

一、终生不渝的爱国情怀及入蜀前后的变化,文学史上作诗最多的文人,文学史上终身以复国为一生追求的文人,侠肝义胆与儿女情长于一身的文人,爱国思想与典故运用的巧妙结合,弘大的场景与细微的情愫的巧妙结合,政治追求与抒情笔调的巧妙结合。

二、对吕本中、曾几诗风的继承 三、对陶渊明、李白、杜甫、岑参的推尊

第二节 杨万里与范成大

一、诚斋体的艺术特征 二、范成大的使金诗和田园诗

精讲篇目:《关山月》、《长歌行》、《书愤》、《临安春雨初霁》、《沈园》、《剑门道中遇微雨》《小池》、《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四时田园杂兴》五首

备注:重点是陆游的创作道路、诗歌的特点与成就,“诚斋体”的特点与范成大的田园诗。

第十章 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课时:8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掌握辛弃疾的生平及其词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以及辛派词人如张孝祥、陈亮等人的创作情况。 

第一节 辛弃疾的创作道路

一、英雄的才情与苦闷的人生经历,少年英才的传奇经历,少年英才的坎坷人生,少年

68

老成的人生品味,以文为词的创作追求,以词写人生写理想写情怀,词的品格的提升,词的创作与典故的巧妙的结合。

二、抒写人生行藏的创作主张和追求雄豪壮大的审美理想,婉约与豪放并举,豪情与哀怨共放,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爱国词人。

第二节 辛派词人

一、派先驱张孝祥与辛派中坚陆游 二、与辛词相似的陈亮 三、效辛体而自成一家的刘过

精讲篇目:《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清平乐》二首、《青玉案·元夕》、《鹧鸪天》(醉里挑灯看剑)、《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沁园春》(叠嶂西驰)《六州歌头》(长淮望断)、《念奴娇·过洞庭》、《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候)、《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

备注:重点是张孝祥、陆游与陈亮的创作情况,辛弃疾词的“以文为词”的艺术成就。

第十一章 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

课时:4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掌握姜夔、吴文英词的艺术特色,了解宋末词坛的情况。

第一节 姜夔

一、耿介清高的雅士

二、别有寄托的咏物词与独特的艺术手法 三、姜夔的羽翼史达祖和高观国

第二节 吴文英

一、非仕非隐的人生与亦梦亦幻的境界 二、突变性的章法结构和密丽幽深的语言风格

第三节 其他词人

一、词风清丽的周密和工于咏物的王沂孙

69

二、备写身世之感的张炎与别开生面的蒋捷 三、辛派后劲刘克庄、陈人杰、刘辰翁和文天祥

精讲篇目:《扬州慢》、《踏莎行》(燕燕轻盈)、《暗香》《八声甘州·灵岩陪庾幕诸公游》、《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眉妩·新月》、《沁园春·梦孚若》、《高阳台·西湖春感》。

备注:重点是姜夔词的艺术特色,吴文英词的艺术特色,刘克庄词的艺术特色。

第十二章 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

课时:4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掌握刘克庄和元好问的文学创作成就,了解永嘉四灵、江湖诗派以及辽、金的诗歌创作的情况。

第一节 永嘉四灵和江湖诗派

一、永嘉四灵的诗风与四灵的渊源和影响江湖诗派的形成 二、江湖诗派的作品 三、刘克庄与戴复古

第二节 文天祥与汪元量

一、文天祥的诗歌 二、汪元量的诗歌

第三节 元好问与辽、金的诗歌

一、元好问的突出成就。 二、元好问的诗论。

精讲篇目:《北来人》、《军中乐》《金陵驿》、《正气歌》、《湖州歌》二首《岐阳》、《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五首》(其二)、《雁门道中书所见》、《论诗三十首》(其一、三)。

备注:重点是刘克庄的文学创作成就,文天祥与汪元量的爱国诗歌,金代大诗人元好问的诗歌创作成就。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