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案(全)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3 0:20:4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三、《长生殿》的艺术之美:

1.全剧的关目衔接,针线绵密,伏笔照应,却极见功力。 2.精美谨严的排场,在明清传奇史上更是罕有其匹,堪称典范。 3.曲辞音律,亦独步一时。

第三节 《桃花扇》

一、 孔尚任的生平与作品 二、《桃花扇》的兴亡之感:

《桃花扇》取材于明末清初的真实历史,表现了孔尚任对封建末世的感伤情怀和悲剧意识。“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三、《桃花扇》的艺术贡献 1.艺术结构极为精到。 2.人物设置上也别出心裁 3.对于传奇体制也有所创新

4.塑造了“李香君”这位具有独立人格和高尚气节的形象。 5.曲词说白,也颇有特色

第三章 清前期白话长篇小说 第一节 《醒世姻缘传》

课时:1

一、《醒世姻缘传》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次以现实主义的笔墨解剖封建社会的家庭夫妻生活的作品

二、在艺术上,《醒世姻缘传》是用山东淄博一带的方言土语写成的,语言流畅活泼,幽默诙谐。某些人物如薛素姐等的塑造比较成功。在结构上有生硬拼凑的痕迹。

第二节 《水浒后传》

一、《水浒后传》,作者陈忱。

91

二、重在表现民族的反抗精神和民族意识,高扬爱国主义精神,显然有意借北宋末年的历史,总结明亡的历史经验教训。前半部分成就较大,也较生动真实。

第三节 《好逑传》

一、署名名教中人编。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论说:“文辞较佳,人物之性格亦稍异”。 二、属于才子佳人小说

第四章 《聊斋志异》

课时:2

第一节 作者与成书

一、蒲松龄生平

二、蒲松龄“喜人谈鬼,雅爱搜神”,倾半生之精力于这部小说的创作

第二节 神鬼世界的构建

一、《聊斋志异》内容大致由四部分组成:首先是反映科举制度的篇章;其次是描写爱情的篇章表达了作者对爱情婚姻乃至人生的看法;再次,揭露和批判封建吏治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以及反映人民的抗争 ;

二、题材丰富,想象奇瑰,除去人与人的爱情婚姻故事,还有人与神、人与鬼、人与动植物的恋爱故事。继承了明末浪漫主义运动所鼓吹的“唯情主义”余绪。

第三节 《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

一、在重故事、讲情节方面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二、描写人物,性格鲜明突出。 三、语言既典雅工丽又生动活泼

它代表了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已经达到和能够达到的最高水平。

第五章

课时:3

92

《儒林外史》

教学目的与要求:认识《儒林外史》的独特地位,把握科举仕途对于知识分子

第一节 吴敬梓的生平思想

一、吴敬梓生平

二、吴敬梓在经、史、诗、词、文各方面都有著述,可惜没有全部流传下来。原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现仅存四卷。佚文诗词,现均收录在解放后排印的《文木山房集》中。

第二节 《儒林外史》的文人群体形象

《儒林外史》表面上写明代生活,实际上展示了一幅十八世纪中国社会的风俗画。它以封建士大夫的生活和精神面貌为描写对象,塑造了科举迷、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假名士等多组形象。清纯淡雅的真名士,疯狂执着的科举人,金钱至上的颓废者,虚伪丑陋的市侩。

第三节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社会问题小说,其最主要的艺术成就是富有民族特色的讽刺艺术,针对不同人物作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讽刺,善于采用含蓄、婉转的讽刺手法,既饱含情感,又超脱幽默境界。

《儒林外史》奠定了我国古典讽刺小说的基础,为以后讽刺小说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突出表现在晚清的谴责小说上。

第六章 《红楼梦》

课时:3

教学目的与要求:重点理解《红楼梦》的创作历程与作者的良苦用心,认识《红楼梦》思想内容的深度,博大与丰富,掌握《红楼梦》人物塑造的独特方法以及古代叙事艺术的总结性成就。

第一节 作者、版本和高鹗的续书

一、作者:曹雪芹

二、八十回抄本《石头记》:脂评本。

一百二十回活字排印本《红楼梦》:程甲本;程乙本。 三、后四十回文字,一般认为是高鹗所补

第二节 思想内容

一、写出贵族大家庭必然崩溃的命运,

93

二、暴露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种种黑暗及其不可克服的矛盾,从而展示出封建社会必然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

三、通过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婚姻悲剧以及一大批女性所代表的青春、爱情、生命之美的被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和人生经过深沉探究之后所得到的启示。

第三节 主要人物

一、贾宝玉,作者的代言,贵族的叛逆者 二、林黛玉,孤傲清高而敏感多疑

三、薛宝钗,封建淑女的典范,“很会做人” 四、王熙凤,性格泼辣,精明强干,阴险狠毒

第四节 艺术成就

《红楼梦》在艺术上不仅是对以往的中国古典小说所达到的成就的超越,而且具有鲜明的创新精神。正如鲁迅所说的:“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一、通过一个家族的解剖反映社会全貌,通过日常琐事来表现重大社会问题。 二、采取的是网状结构,构成一幅气象万千、变化多端的封建社会的生动历史画卷 三、人物丰富复杂,尤其是妇女形象。

四、语言自然纯净、准确洗炼、生动流畅、色彩鲜明 。 五、总结提升了中国古代的叙事艺术以及人物塑造艺术。

第七章 清中期的诗、文、词

课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概括了解

清中叶诗文词创作风貌。

第一节 乾嘉间的诗派和诗人

一、沈德潜:他提倡“格调说” 二、翁方纲:论诗主张“肌理”说 三、袁枚:写诗主张抒写性灵

这一时期较晚辈的著名诗人还有张问陶、舒位、彭兆荪等。

第二节 桐城派古文

桐城派古文是有清一代势力最大、影响最广、延续时间最长的一个流派。在方苞、刘大槐、姚鼐的号召下,当时鼓吹程朱道学、提倡唐宋八大家文体的人形成了一种文学理论和古文运动。

一、方苞,主张道统与文统相结合。

94

二、刘大櫆,特别强调“法”,偏重修辞,注意文章字句音节的抑扬高下和文气的起承转合,也即写作过程中的审美规律

三、姚鼐,强调写文章要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兼备,

当桐城派极盛之际,阳湖派代表恽敬和张惠言接受桐城派影响,又对桐城派理论作了一些重要修正。

第三节 汪中及其它骈文家

清代初期骈文代表作家有陈维崧、毛奇龄。乾隆、嘉庆年间,有骈文八大家。清代后期有晚清骈文十大家。

骈文作家中汪中成就最高。其骈文精致婉转,梳丽生动,真切感人。 备注:重点是桐城派的主张与诗文创作。

第八章 清中期的小说和戏曲与讲唱文学

课时:1

教学目的于要求:了解小说,戏曲,讲唱文学的创作概况。

第一节 《镜花缘》

一、《《镜花缘》是继《红楼梦》之后比较优秀的一部小说,反映了当时对于海外世界的憧憬和新的生活理想的向往,也把“乾嘉学派”的考据和炫耀才学带进小说。

二、《镜花缘》思想内容中最突出的精华,是对男尊女卑的现象表现了极大的愤慨和不满,对当时封建社会的腐朽现象也作了无情的、辛辣的鞭挞。

第二节 案头化的文人戏曲创作

一、蒋士铨:其剧本曲词往往文彩斑斓,雅俗共赏,尤其善于描摹情景,构造意境。代表作如《临川梦》、《空谷香》、《香祖楼》。

二、清中期致力于向民间戏曲学习的戏曲作家,有唐英和方成培。

第三节 讲唱文学的盛行

一、弹词和鼓词

弹词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比较狭窄,绝大多数都是写才子佳人故事,但作品几乎无例外地赞扬女子的品质和才华,为妇女吐气扬眉。故郑振铎将弹词称之为“妇女的文学”

子弟书是鼓词的一个支流。流行于北京旗籍子弟。傅惜华有《子弟书总目》。 二、民歌

清代的民歌从内容上看,尽管依然还是情歌占了绝大的比重,毕竟涉猎的方面更广泛更深入了。在表现形式上,也有所发展。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