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三制)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公倍数、最小公倍数(信息窗4)》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0/1 0:24:3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青岛版(六三制)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41-44页《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学习目标:

1.在拼摆过程中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明确倍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并能运用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概括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学习重点:掌握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学习难点: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灵活运用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学习过程: 环节预设 教师活动 课件出示信息窗1情境图:在刚刚结束的寒假中,小明积极参加了社区的公益活动,为了增加春节期间的节日氛围,社区要用下图所示的这种规格的剪纸作品布置成大小不同的正方形展板,来装饰社区。 师:请仔细阅读信息窗中提供的信息,想一想,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学生提出问题:这些展板的边长分别是多少分米? 一、情境导入 问题1:用多少个“春”字作品可以摆成正方形展板? 问题2:这些展板的边长分别是多少分米? …… 教师把本节课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1)用多少个“春”字作品可以摆成正方形展板? (2)这些展板的边长分别是多少分米? 师:我们今天通过解决这两个问题,来学习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根据情境图提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结合生活中的情境引出本节课的课题,一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无处不在,二来调动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的情感。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学生自学 师:自学竞赛开始,比一比谁看书最认真,谁的自学效果最好! 师目光巡视每一个学生,特别要关注学困生的自学情况。 (5分钟后交流汇报自学成果,同学们有没有信心。) 2.汇报交流 调查 师:看完的同学请举手,看会的请把手放下。 教师走到学生中间参与讨论,了解学生的合作情况。 (1)问题一预设汇报情况如下: ①学生1边演示边讲解:用6个小长二、合作探索 方形,摆出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 教师适时提问: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摆成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每条边各铺了几次?怎样用算式表示?(6÷3=2(次),6÷2=3(次)) ②学生2:用24个小长方形,摆出边长是12厘米的正方形。 再提问: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摆成边长12厘米的正方形,每条边各铺了几次?怎样用算式表示?(12÷3=4(次), 12÷2=6(次)) …… ③师板书(能正好铺满边长6厘米、边长12厘米、18厘米、24厘米……的正方形) ④学生3:只要正方形的边长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就能用这样的小长方形纸片摆成。(课件出示下图) 小组交流。把自己做题情况在小组中交流一下。 全班汇报交流。 自主概括什么是公倍数?什么是最小公倍数? 自学指导中设计的几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自学过程中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激起层层涟漪,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逐步深入,概括总结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认真自主探究出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学生自学。 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

⑤学生4:像6、12、18、24……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它们是2和3的公倍数(用课件出示)。 这里的省略号又意味着什么? ⑥学生5:因为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无限的,所以两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也是无限的,同样用省略号来表示。 ⑦提问: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公倍数? (预设:学生1:两个数公有的倍数就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学生2:既是一个数的倍数,又是另一个数的倍数的数,就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学生3:公倍数是至少对于两个数而言的。) ⑧什么叫做最小公倍数? 学生:2和3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大的,其中最小的的是6,它是2和3的最小公倍数。 ⑨学生:正方形展板的边长可以是6分米、12分米、18分米…… (2)预设汇报问题二:求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①学生1上台板演并讲解 一一列举出12和18的倍数,再找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