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5 13:56:5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必修一《鸿门宴》教学案8
【学习目标】
1、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 2、翻译第五、六、七段。 【自主学习】
一、阅课文五、六、七段,整理文言知识 (一)给下列画线字注音。
今人方为刀俎( ) 从郦山下( ) 道芷阳间行( ) 度我至军中( ) 范增数目项王( ) 沛公不胜杯杓( ) (二)找出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2、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3、张良出,要项伯 4、距关,毋内诸侯 5、因击沛公于坐 6、不敢倍德也 (三)一词多义
为:
1、使子婴为相 2、为击破沛公军! 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4、军中无以为乐
5、窃为大王不取也 6、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故:
1、君安与项伯有故? 2、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四)翻译下面句子
1、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3、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
4、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5、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
6、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五)分组翻译课文第五、六、七段
二、课堂活动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选出故事中最精彩的情节并分角色朗读。 2、请用小标题概括故事情节。
三、课堂探究
1、刘邦在逃脱之前做了哪些部署?“置车骑”是什么意思?是几个人一道走的?为什么这样?
2、刘邦在这场鸿门宴中怎样化被动为主动的?
【课堂反馈】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鸿门宴》人物的性格是紧扣住情节的发展,通过人物间的矛盾和斗争以及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行动、情态等来体现的。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作者司马迁。《鸿门宴》选自该书的《项羽本纪》。 C.古代宴会上的四面座位,以东向为最尊,南向次之,再次为北向,西向为侍者座。《鸿门宴》的“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体现项羽的自高自大。 D.《史记》语言精练,有生命力,很多词语已固定为今天的成语,如“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劳苦功高”“秋毫无犯”就出自《史记·鸿门宴》。
2.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樊哙闯帐一节中,他“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着墨不多,却使读者如耳闻目睹,心情顿感紧张。
B.项羽听说“沛公欲王关中”的密报,不禁勃然大怒,说:“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C.《鸿门宴》中,刘邦与项羽、张良与范增、樊哙与项庄,都形成鲜明的对比,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D.刘邦在千钧一发之际,采纳张良的建议,热情款待项伯,约为儿女亲家,并竭力为自己的行为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