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8 14:58:0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手法:解开衣服,充分暴露前胸部。视诊皮肤,观察呼吸运动是否均衡,节律是否规整, 两侧是否对称;肋间隙宽度,胸壁静脉有无曲张。蹲下观察并比较胸廓的前后径与左右径,注意胸廓外形的异常改变,如桶状胸、佝偻病胸或局部隆起。视诊两侧乳房对称性和乳房皮肤有无异常,乳头的位置、大小和对称性,男性有无乳房增生. 触诊:
(1)双侧乳房(女性)
汇报:双侧乳房对称,未触及包块及压痛,乳头无硬结及分泌物。
手法:女性则常规触诊乳房, 先查健侧, 后查患侧。乳房检查按内上、外上、尾部、内下、外下顺序由浅入深触诊, 最后触诊乳头。检查者的手指和手掌平置在乳房上,用指腹轻轻施加压力,旋转滑动触诊,一般以能触及肋骨而不引起疼痛为度,注意乳房有无红肿热痛和包块。触诊乳晕和乳头,则用拇指和示指同时轻压乳头两侧对应部位,注意有无硬结和分泌物。 (2)双腋窝淋巴结:
汇报:双侧腋窝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及压痛。
手法:触诊腋窝淋巴结。检查者左手扶着被检查者左前臂,屈肘外展抬高约45°,右手指并拢, 掌面贴近胸壁向上直达腋窝顶部,将被检者手臂放下靠拢身体,由浅入深滑动触诊。然后依次触诊腋窝,顺序:顶,后,内,前,外。左手检查右腋窝淋巴结,方法同前。 (3)胸壁及胸骨压痛,皮下气肿
汇报:胸壁无压痛,胸骨无压痛,无皮下气肿。
手法:用手掌前部分别触压胸廓左右上、中、下三部位,检查有无皮下气肿,并询问被检者有无胸壁压痛。双手按压胸廓两侧,检查胸廓的弹性。用拇指按压胸骨柄及胸骨体的中、下部,询问被检者有无压痛。 (4)胸廓扩张度
汇报:胸廓扩张度正常,双侧对称。
手法:检查胸廓扩张度,两手掌及伸展的手指置于胸廓前下部的对称位置,左右拇指分别沿两侧肋缘指向剑突,两拇指间距约2cm,可推起一皮褶,然后嘱被检者作深呼吸动作,比较两手的动度是否一致,皮褶是否向两侧均匀散开。 (5)语音震颤
汇报:语音震颤双侧对称,无增强或减弱。
手法: 将双手掌尺侧缘或掌面置于被检者胸部的对称位置, 嘱其以同等强度发“yi”长音, 并双手作一次交换,以排除两手感觉的误差。检查上、中、下三部位,比较两侧相应部位语音震颤的异同,注意有无增强或减弱。 注意避开脏器。 (6)胸膜摩擦感
汇报:未触及胸膜摩擦感。
手法: 双手掌置于被检者胸廓下侧部, 嘱其深吸气, 触诊有无胸膜摩擦感。 叩诊
(1) 双肺叩诊音(普叩)
汇报:双肺叩诊呈清音,双侧对称,无异常叩诊音。
手法:以胸骨角为标志,确定肋间隙。自肺尖开始向下,前胸、侧胸双侧对比,板指与肋骨平行,按由外向内、自上而下、由左至右两侧对照,避开脏器的原则叩诊。(1-4肋间叩3组,腋前线至锁骨中线叩2组,腋后线至腋前线叩2组)注意叩诊音改变及板指的震动感。 (2) 肺下界
汇报:右肺下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6肋间,右腋中线第8肋间,左肺下界位于左腋中线第8肋间。
手法:肺下界叩诊, 按右锁骨中线、左腋中线、右腋中线顺序叩三条线。被检者平静呼吸,寻找胸骨角作为计数肋间的标志,作为检查者板指贴于肋间隙,自上而下, 由清音叩到实音时翻转板指,取板指中部用标记笔作标记,数肋间隙并作记录。 听诊
(1) 呼吸音,啰音
汇报:双肺呼吸音清,支气管呼吸音,支气管肺泡呼吸音,肺泡呼吸音存在,未闻及干湿罗音。
手法:前胸部17个听诊点(胸骨上窝1个点,双侧锁骨上窝共2个点,双侧锁骨中线第2-4肋间共6个点,双侧腋前线第5,6肋间共4个点,双侧腋中线第7,8肋间共4个点),肺部听诊按锁骨中线、腋前线和腋中线三条线,上、中、下部左右对称部位。比较两侧的呼吸音有无异常变化,是否有呼吸音以外的附加音(干、湿性罗音),必要时嘱被检者作深吸气动作。每一个点听诊时间需要1~2个呼吸周期。 (2) 语音共振
汇报:语音共振双侧对称,无增强或减弱。
手法:听诊器体件位置同语音震颤的检查,上、中、下三个部位,从内到外。嘱被检者以一般的声音强度重复发“yi”长音,作两侧对比,有无增强或减弱。注意避开脏器。 (3) 胸膜摩擦音 汇报:未闻及胸膜摩擦音。
手法:嘱被检者深吸气,在下侧胸壁听诊有无胸膜摩擦音。
5. 心脏
MCL测量(左锁骨中线至胸骨中线距离) 汇报:(MCL 8—10cm
手法:用直尺画出胸骨中线,用直尺测左侧锁骨胸骨端至肩峰端距离,取中点画平行于胸骨中线垂直线,测两条线之间距离。 望诊
(1) 心前区有无隆起及凹陷,有无异常搏动,心尖搏动位置
汇报:心前区无隆起及凹陷,无异常搏动,心尖搏动位于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内0.5-1cm。
手法:检查者下蹲,以切线方向观察心前区是否隆起、观察心尖搏动的位置、强弱和范围及心前区有无异常搏动。 触诊
(1) 心尖搏动位置,范围,强度
汇报:心尖搏动位于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内0.5-1cm,搏动范围2-2.5cm,强度正常。
手法:右手掌尺侧掌缘平行肋间感觉搏动,注意心尖搏动的位置和有无震颤。示指和中指并拢,用指腹确定心尖搏动的位置、范围,是否弥散,有无抬举性搏动,确定心前区异常搏动(包括剑突下搏动)。各瓣膜区震颤 汇报:心尖部,胸骨左缘第2肋间,胸骨右缘第2肋间,胸骨左缘3,4肋间,胸骨下段两侧未触及瓣膜震颤。
手法:右手尺侧(小鱼际)分别置于心尖部,胸骨左缘第2肋间,胸骨右缘第2肋间,胸骨左缘3,4肋间,胸骨下段两侧感受瓣膜震颤。
(2) 心包摩擦音感 汇报:未触及心包摩擦感。
手法:右手小鱼际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触诊,注意有无心包摩擦感。 叩诊
(1)心脏相对浊音界
汇报:心脏浊音界位于:左??,右??。
手法:(寻找胸骨角找第二肋间)心脏叩诊先叩左界, 从心尖搏动最强点外2~3cm处开始,沿肋间由外向内。叩诊音由清变浊时,翻转板指,在板指中点用标记笔作标记。如此自下而上,叩至第2肋间。叩右界则先沿右锁骨中线, 自上而下,叩诊音由清变浊时为肝上界, 于其上一肋间(一般为第4肋间)由外向内叩出浊音界,上移一个肋间,于第3、第2肋间由外向内叩出浊音界,并分别作标记。用直尺测量左右心浊音界各标记点距前正中线的垂直距离并记录。 听诊
(1) 心率,心律 ,心音(A2,P2),杂音,额外心音,心包摩擦音 汇报:心率每分钟70次,心律齐,心音有力,A2大于P2,无额外心音,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未闻及心包摩擦音。
手法:心脏听诊先将听诊器体件置心尖搏动最强的部位。听诊心率(1分钟)、心律、心音(强度改变、心音分裂、额外心音)、杂音。然后依次在肺动脉瓣区(胸骨左缘第2肋间)、主动脉瓣区(胸骨右缘第2肋间)、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胸骨左缘第3肋间)、三尖瓣区(胸骨左缘第4、5肋间)听诊。注意A2与P2的强度比较,心音分裂与呼吸的关系。如听到杂音,应认真辩别其最响的部位、时期、性质、传导、强度及与体位、呼吸、运动的关系。在胸骨左缘3、4肋间听诊心包摩擦音。
6.背部
望诊
(1) 胸壁及皮肤,
汇报:后背皮肤无静脉曲张,蜘蛛痣,胸廓对称,呼吸运动正常 手法:嘱被检者坐起, 两手抱膝,暴露背部, 视诊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