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20 13:19:0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对小学数学情境创设的思考
作者:郑风海
来源:《学周刊》2017年第36期
摘 要:情境教学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教学方法。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学情境的创设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追求。但在教学实际中,也出现了许多形式化情境的现象,既不符合情境创设的要求,也脱离了教学实际,使教学情境失去了应用的作用,成为无效的情境。基于以上问题的存在,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特点,积极探索情境创设的方法,力争使教学情境与教学实际有机结合,以便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创设;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6-008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6.052 一、情境创设要注重趣味性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由于数学教材本身的特点是理性重于情感,那么在创设情境时,首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使所创设的情境富有趣味性,以便体现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小学应用题中,“相遇问题”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难点在于需要学生不但掌握“相遇、同时、相向”三个概念的特点,而且还需要理解“路程、相遇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教学时可利用多媒体技术集声音、图片、动画等于一体的优势,通过创设信息化情境,来进行图文并茂的动态演示,让死板的数量关系动起来,活起来。这样,既能把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又能帮助学生在声像一体、动静结合的情境中直观进行理解,从而缩短了学生的认识过程,减少了想象的困难。
情境的趣味性在课堂导入环节中显得最为重要。如果上课伊始就能通过情境创设把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可能性”时,可利用小学生喜欢游戏的特点,通过掷骰子的游戏导入新课。 二、情境创设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了实际。”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鲜活的数学。”由此可见,在创设情境时,要立足于“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这一基本理论,善于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中寻找题材,让学生看到数学、接触到数学、体会到数学、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果创设的教学情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就不能让学生触景生情,也就不能引发学生猜想、判断、验证以及探究的兴趣。这种教学情境基本上没有什么价值,是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种无效的情境。我曾经在教学杂志中看到这样一则案例:一位教师在执教“商的近似值”一课时,创设了一个去“新马泰”旅游时用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情境。这位教师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尝试计算时发现除不尽的问题,从而引出教学内容。但这个问题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遥远了,学生既没有汇率知识,也很少有过这样的经历,因此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没有兴趣也就很自然了。这样的情境实际上就是一种无效的情境,既浪费教师和学生的精力,又浪费教学时间。 与此相反,一位教师在教学“百分数”时,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某商场计划在“国庆”节期间举行商品降价酬宾促销活动,推出了甲、乙两种方案。甲方案是打9折销售,乙方案是销售满100元后可以赠价值15元的奖品。请问哪种方案降价较多?问题提出以后,由于这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一个问题,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因而兴趣高涨,纷纷议论。这位教师抓住时机,及时组织学生分组交流和讨论。结果,学生在“说一说、议一议、算一算”的活动中,很快得到正确答案。
三、情境创设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不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而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学生用简单的方法解决复杂的问题,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不要刻意制造些什么,也不要额外添加些什么。要立足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展现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力争使所创设的教学情境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记得在执教“笔算除法”一课时,为了增加笔算教学的趣味性,我把所有知识点串联在一起,创设了一个“走进新农村”的情境,其中有“摘草莓、折纸鹤”等活动,同时还兼顾不同例题中不同数据的设置。虽然我费尽心机,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现在想来,那次情境的创设,不但牵强附会,让学生有些不知所措,而且占用过多的教学时间,没有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更没有留给学生交流和讨论的机会。这种复杂而又收益甚微的情境创设,累了教师,也苦了学生。 四、情境创设要注重促进学生动手动脑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一指示和要求,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发展特点,不但能满足小学生好奇、好玩、好动的天性,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通过学生的动手动脑,促进交流与合作。例如,在学习“圆锥的体积”一课时,可以先出示一组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的模型,让学生进行观察,明确这是一组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然后让学生往圆锥模型里灌满沙子,再把沙子从圆锥里向圆柱里倒。学生通过操作,发现三次刚好倒满,从而得出“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个结论。这样,学生就在的操作过程中,很容易地推导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使情境更加有效,使教学更加自然和谐,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 代存宪.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问题的反思[J].成功(教育版),2010(9):104. [2] 洪美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与思考[J].科教文汇旬刊,2009(4):117. [3] 王丽新.对小学数学情境创设的思考[J]. 教育,2015(9):55.
[4] 王晓容.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J].群文天地,2011(14):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