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研究报告结题报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5:40:2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个人资料整理 仅限学习使用

初中英语任务型教案模式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现代教案理论认为,在教案活动中,学生应居于主体地位,教师居于主导地位。但在实际教案中,由于班级人数较多,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案仍然是教案的主要形式,学生只能被动的听、抄、背,没有积极思考、发问、质疑的机会。这种单一的教案组织形式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他们上课开小差,甚至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英语课堂教案改革有必要引进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总体目标的教案方式——任务型教案。 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案的组织形式。新课改将促进教案策略的重大变化,其中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由传统的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的转变。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辅助者。我们提出并研究本课题,就是要彻底废除传统的教案方法和模式,寻求一种新课改所倡导的教案方法和策略。使用“任务型”的教案,能让学习者在实施任务的过程中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有更多的机会以口头或笔头的形式去进行语言交际,由此产生更多的语言互动或磋商性的活动,最终将促进他们更好更快地学习语言。任务型教案不但能促使学习者语言能力的提高,而且也能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记忆、想像和创新的能力,这就是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课题的界定 <一)什么是任务

任务这一概念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按照M.

Long对任务的广义界定,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做的每一件事都可称为任务。而D. Nunan 、P. Skehan和J.

Willis等学者从语言学习认知法和交际法的角度去讨论“任务”这一概念。他们把任务或称交际任务看作外语<英语)教案的一种活动,特指通过理解目的语或非语言信息输入之后所从事的活动或行为。在执行“任务”时学生使用目的语

language)来解决交际中的实际问题;在语言交际中要学生把注意力放在意义表达上而不是语言形式上;在评价“任务”时要看做事情的结果。国外还有学者使用“任务”这一概念去描述语言教案中某种练习语言形式的活动,如句型转换练习、语言工程的替换练习等<参见P.Nation

2000)。但是由于这类活动重点是语言工程的操练,而非意义的表达,所以也有学者认为它们不应属于交际活动教案中的任务。<参见P. Skehan 1998 J. Willis 2001)。 <二)什么是“任务型”的教案途径?

国外学者把“任务型”教案模式

approach)分为强式和弱式两种。强式任务型是将任务看作教案单位,它将整个教案过程包括语言知识的学习过程都转化成一系列的任务。弱式任务型则是先讲授语言知识,再设计一系列的任务让学生用语言练习做事,然后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再归纳和总结语言知识。这种教案模式与我们传统的,也是许多教师较熟悉的3P 教案模式有相似之处,但在最后的P

阶段却不是那种控制式和呆板的语言产出性活动,而是让学生按任务要求自己

个人资料整理 仅限学习使用

表述的交际活动。所以按照我国目前英语教案的实际,例如教材编写的实际和教师队伍对“任务型”教案认识的实际,我们所倡导的“任务型”教案途径应属于Skehan所指的“弱式的任务型教案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任务型”教案模式与以往强调语言结构的教案模式

approach)有明显不同,前者强调以意义为中心,而后者强调以结构形式为中心。在“任务型”教案中,学习者参与交际任务实施,参与解决某一语言交际问题,在实施任务中接触语言输入,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运用目的语进行理解、交际,在使用目的语的过程中学习目的语。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进一步转变教师观念,树立新的教案质量观、教案方法观、学生观。成就一批有一定的教育理论水平、教案研究能力和教案实践能力,能撰写经验型论文和科研论文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使学校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教案能力再上一个台阶。 2、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觉性,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和坚持性;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3、探索并形成一套适合初中英语任务型教案的模式,力争能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

<二)具体内容:

本课题着重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 1、任务型教案法的理论研究。

2、任务型教案一般教案模式<设计和实施“任务”)的研究。 3、任务的实施情况评价体系的研究。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之间存在着自身的内在联系:要实施“任务型”教案模式的前提之一是教师必须具备“任务型”教案的教案思想和理论基础。任务型教案一般教案模式<设计和实施“任务”)的研究是整个课题研究核心,也是整个课题研究最有价值的内容,在完成第一阶段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任务型教案一般教案模式的研究,并进行实践探索活动。而评价体系的研究需要贯穿于整个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之中,它直接监控整个课题的进展情况和对研究的质量进行评判。 <三)课题研究重点和难点

整个课题研究的三个内容都非常重要,任何一个内容的研究对初中英语任务型教案的模式的形成及整个课题的最后结果都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任务型教案一般教案模式<设计和实施“任务”)是本课题研究的难点。 四、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原则、方法和对象 <一)课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1、本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⑴、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

⑵、《生理学》有关初中阶段学生生理发展规律的理论 ⑶、《心理学》有关初中阶段学生心智发展规律的理论 ⑷、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2、课题研究的原则:

个人资料整理 仅限学习使用

(1>语言、情景真实性原则。设计任务时提供给学生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语言情景和语言形式要符合语言实际功能和语言规律,要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景中体会和学习语言。 (2>形式—

功能性原则。设计任务时要注意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相结合。要让学生在掌握语言形式的同时,学会自我培养、掌握语言功能的能力;每一阶段任务的设计都应具有一定的导入性,使学生在学习语言形式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任务的训练来理解语言的功能,并能运用在交际活动中。 (3>阶梯型任务原则。所设计的任务都应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前后相连,层层深入,形成由初级任务到高级任务,再由高级任务涵盖初级任务的循环,并由数个微型任务构成“任务链”。在语言技能方面,应当先输入后输出,使教案呈阶梯式层层推进。 (4>在做中学原则。学习自始至终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来学习语言,为特定的学习目的去实施特定的语言行动,并通过完成特定的任务来获得和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3、对课题研究起支撑作用的相关资料大致如下: ①革命导师和国家领导人的教育思想、理论及谈话;

②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规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等纲领性文件;

③《生理学》、《心理学导论》、《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学原理》、《学习的革命》、《素质教育论》、《教案技能》等专著; ④相关的报刊、杂志及理论研究动态; ⑤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的新资料。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文献研究法 实施本课题的理论支撑点以及方法论依据的研究 实践法 对方法论的探索以及运用的研究 经验总结法 完善方法论及策略的研究 系统论方法 摸索并建立起一套任务型教案一般教案模式的研究 个案研究法 实时监控学生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范围和对象 本课题“初中英语任务型教案模式研究”,将在我校范围内,在初中一、二、三年级展开。涉及在我校就读的全体初中学生和初中执教教师。 五、课题研究的措施和阶段步骤 <一)课题研究的措施设想:

1、在我校初中各班中进行教与学的现状调查;

2、收集、编纂有关任务型教案方面的资料,组织全体初中教师进行学习,加强课题组人员的理论修养和科研水平; 3、课题组定期组织召开讨论会,形成会议制度,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共同探讨有关问题;

4、定期召开课题阶段研究工作总结会;

5、全体课题组成员定期提交相关论文、总结、心得体会; 6、在教师中进行有关任务型教案的专题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