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第3-14章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31 3:37:1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7.在下列与变动成本法贡献式利润表三种格式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在不同的利润表格式中,非生产成本没有改变其原有的性质 B.三种格式都能反映“营业毛利”这个中间指标 C.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补偿的顺序不同 D.三种格式计算出来的营业利润数额相同 E.非生产成本在各表中的扣除位置不同

8.在期初存货不为零的情况下,完全成本下应用“单位生产成本*本期销售量”计算当期销货成本的前提条件有( ) A.前后期固定成本总额不变 B.前后期单位变动成本不变 C.前后期非生产成本不变 D.前后期产量不变 E.其后期销量不变

9.在下列各项中,属于变动成本法应用前提条件的有( ) A.要求进行成本形态分析

B.要求把属于混合成本性质的费用分解

C.把混合成本性质的制造费用按产量进行分解 D.把混合成本性质的销售费用按销售量进行分解 E.把混合成本性质的管理费用 按销售量进行分解

10.在不考虑其他附加条件的情况下,如果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与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相比,( )

A.当前者等于后者时,则广义营业利润差额等于零 B.当前者大于后者时,则广义营业利润差额大于零 C.当前者小于后者时,则广义营业利润差额小于零 D.当前者大于后者时,则广义营业利润差额小于零 E.当前者小于后者时。则广义营业利润差额大于零 11.下列各项中,属于完全成本法缺点的内容有( ) A.无法揭示利润与销售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B.可能歪曲各部门降低成本的业绩 C.不利于管理者理解信息 D.可能导致盲目生产 E.计算比较复杂

12.变动成本法所提供的信息对强化企业管理有相当大的积极作用,比如可以( ) A.加强成本管理 B.促进以销定产

C.调动企业增产的积极性 D.简化成本计算

E.满足对外报告的需要

13.如果不考虑其他限定条件,在下列对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下各期损益的比较中,属于结论正确的有( )

A.当产销相对平衡时,则前者利润一定等于后者利润 B.当产销绝对平衡时,则前者利润一定等于后者利润 C.当产量小于销售时,则后者利润一定小于前者利润 D.当产量小于销量时,则后者利润一定大于前者利润

E.当产量大于销量,无期初存货时,则后者利润小于前者利润

14.如果按成本计算流程的不同进行分类,则分类结果应当包括( ) A.估计成本计算 B.实际成本计算 C.标准成本计算 D.分批成本计算 E.分步成本计算

15.按照变动成本法的观点,在特殊条件下,产品成本总额应当随着产品的产量成正比例变动。这些特定条件包括( ) A.生产工艺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 B.单位变动生产成本不变 C.固定销售费用总额不变 D.财务费用总额不变 E.前后期销量不变

16.在管理会计中,变动成本法也可以称为( ) A.直接成本法 B.边际成本法 C.吸收成本法 D.制造成本法 E全部成本法

17.下列各项中,与导致狭义营业利润差额出现没有任何关系的因素包括( )。

A单价 B销售量 C变动生产成本 D固定非生产成本 E变动非生产成本 18.如果某企业在某期发生了狭义营业利润差额,就意味着该企业在该期发生了以下特殊事件,即( )。

A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贷款与期初存货中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出现了差异。 B两种成本法计入当期利润表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水平出出现了差异 C两种成本法对固定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方式出现了差异 D两种成本法的利润的格式出现了差异 E两种成本法的营业利润水平出现了差异

19.在应用变动成本法的多种设想中,属于“结合制”的内容有( )。 A期末对需要按完全成本法反映的有关项目进行调整 B期末编制完全成本法的会计报表 C日常核算以变动成本法为基础 D单独核算固定性制造费用 E单独核算变动性制造费用

20.下列各项中,属于变动成本法优点的有( )。

A便于分清部门的责任,实施成本控制 B易于为管理部门所理解和撑握 C符合传统的成本概念 D简化产品成本计算 E有利于长期决策 (三)判断题

1.按照变动成本法的解释,期间成本中只包括固定成本。( ) 2.生产成本中的直接成本就是变动成本,间接成本就是固定成本。( )

3.当存货量不为零时,按变动成本法确定的存货成本必然小于完全成本法下的存货成本( )

4.在相关范围内,不论各期产量是否相等,只要销售量相等,其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各期营

业利润都必然相等。

5.在确定企业的成本时,完全成本法要考虑所有的成本,而变动成本法只考虑变动成本。( )

6.在一般情况下,两种成本法分期营业利润差额的性质受到产销平衡关系的影响。( ) 7.变动成本法认为期间成本中只包括固定成本。( ) 8.我国的制造成本法实际上就是西方的完全成本法。( )

9.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入利润表的期间费用,虽然形式上不同,但实质上相同。( ) 10.当产销绝对平衡时,按变动成本法确定的存货成本必然等于完全成本法下的存货成本。( )

11.在任何条件下,广义营业利润差额的性质都与产销平衡关系有关。( )

12.无论哪种成本计算法,对非生产成本都作为期间成本处理,必须在发生的当期全额计入利润表;所不同的只是计入利润表的位置或补偿的顺序上有差别。( )

13以成本计算规范性的不同为标志,可将成本计算分为业务成本计算、责任成本计算和质量成本计算。

14.我国所称的吸收成本法实际上就是西方的直接成本法。( )

15.变动成本法的理论前提是产品成本只应该包括变动生产成本,固定生产成本必须作为期间成本处理。

16.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下出现不为零的利润差额,只有可能性,没有必然性。( )

17.导致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这两种方法分期营业利润出现狭义差额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们对固定性生产成本的处理采取了不同的方式。( )

18.在应用变动成本法的多种设想中,能同时兼顾企业内部管理和对外报告要求的方法被称为双轨制。

19.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之间的最本质的区别就是两者所提供的信息的用途不同。

( ) 20.变动成本法既有利于短期决策,也有利于长期决策。 ( ) (四)计算分析题 1.已知:某公司从事单一产品生产,连续三年销售量均为1000件,而三年的产量分别为1000件、1200件和800件。单位产品售价为200元,管理费用与销售费用均为固定成本,两项费用各年总额均为50000元,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为9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为20000元。第一年的期初存货量为零。 要求:

(1) 分别采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第一年的营业利润。 (2) 不用计算,直接判断第二年和第三年按变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利润。 (3) 按照利润差额简算法分别计算第二年和第三年两种成本法的利润差额。 (4) 不用编利润表,计算第二年和第三年完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 (5) 根据本题计算结果,验证两种成本法广义利润差额特殊变动规律的合理性。

2.已知某企业只产销一种产品,其有关资料如下:生产量为2000件,销售量为1800件,期初存货为零;贡献边际率为60%;原材料为6000元,计件工资为4000元,其他变动性制造费用每件0.4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2000元,变动性销售与管理费用每件0.2元,固定性销售与管理费用总额为300元。 要求:

(1) 根据给定的贡献边际率确定售价。

(2) 按两种方法计算单位产品成本。 (3) 按两种成本法编制利润表。 (4) 说明两种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不同的原因。

3.已知:某企业本期有关资料如下:单位直接材料成本10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5元,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7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4000元,单位变动性销售与管理费用4元,固定性销售与管理费用1000元。期初存货量为零,本期生产量1000件,销售量600件,单位售价40元。

要求分别按两种成本法的有关公式计算下列指标:

(1) 单位产品成本。 (2) 期间成本。 (3) 销货成本。 (4) 营业利润。

4.已知某公司连续两年的产销量、成本和售价等资料见表3—1。

表3—1 产销量、成本和售价资料

项目 生产量(件) 销售量(件) 单位变动生产成本(元/件) 固定性制造费用(元) 固定性销售管理成本(元) 单价(元) 8000 8000 15 40000 10000 40 第一年 6000 15 40000 10000 40 第二年 10000 该厂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第一年为150000元,第二年为100000元,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

要求:用利润差额简算法计算完全成本法的各年营业利润。

5.已知: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第一年、第二年的生产量分别为170000件和140000件,销售量分别为140000件和160000件,存货的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每单位产品的售价为5元,生产成本资料如下:每件变动生产成本3元,其中包括直接材料1.30元,直接人工1.50元,变动性制造费用0.2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每年的发生额为150000元。变动性销售与管理费用为销售收入的5%,固定性销售与管理费用发生额为65000元,两年均为发生财务费用。 要求:

(1)分别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并确定第一年和第二年的营业利润。

(2)具体说明第一年和第二年分别按两种成本计算方法确定的营业利润产生差异的原因。 6.已知:某公司按变动成本法核算的20x2年1月产品成本资料如下(该公司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单位产品成本50元,本期固定性制造费用30000元,期初存货数量500件,本期完工产品6000件,本期销售产品5500件,销售价格100元/件,固定性销售与管理费用45000元。已知上期产品单位固定生产成本为5元。 要求计算下列指标:

(1) 完全成本法下的期末存货成本。 (2) 完全成本法下的本期营业利润。

7.已知:某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第一年,第二年产量分别为8000件和5000件,销售量分别为7000件和6000件。每件产品售价为50元,生产成本为:每件变动生产成本10元,固定生产成本每件发生额80000元。变动性销售与管理费用为每件5元,固定性销售与管理费用每年60000元。

要求:

(1) 分别按两种成本法计算产品单位成本。 (2) 分别按两种成本法计算营业利润。

(3) 分析两种成本计算的营业利润发生差异的原因,并进行调整。

第四章

(一)单项选择题

1、按照本量利分析的假设,收入函数和成本函数的自变量均为同一个( )。 A、单位变动成本 B、销售单价 C、固定成本 D、产销量

2、在贡献式本量利关系图中,总成本线与变动成本线之间的距离所代表的是( ).

A、贡献边际 B、固定成本 C、利润区 D、亏损去

3、下列各项中,需要先计算综合保本额和保利额的多品种本量利分析的方法是( )。

A、综合贡献边际率法 B、联合单位法 C、分算法 D、主要品种法

4、在利润—业务量式盈亏临界图中,若横轴表示销售量,则利润线的斜率表示( )。

A、贡献边际率 B、变动成本率 C、单位贡献边际 D、单位变动成本 5、已知A企业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销售单价为2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12元/件,今年的固定成本总额为40000元,预计明年将增加8000元的酌量性固定成本,其他条件不变,则明年该企业的保本量为( )。 A、1000件 B、4000件 C、5000件 D、6000件

6、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为56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36元/件,固定成本总额为4000元。如果企业要确保安全边际率达到50%,则销售量应达到( )。

A、143件 B、222件 C、400件 D、500件

7、根据量本力分析原理,下列措施中,只能提高安全边际而不会降低保本点的是( )。

A、提高单价 B、增加产量 C、降低单价变动成本 D、降低固定成本 8、某公司生产的产品,单价为2元,贡献边际率为40%,本期的保本量为20万件,其固定成本为( )。

A、16万件 B、50万件 C、80万件 D、100万件

9、已知某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评价结论为“值得注意”,据此可以断定,该企业安全边际率的数值( )。

A、在10%一下 B、在10%至20%之间 C、在20%至30%之间 D、在30%至40%之间 10、已知某企业的销售收入为10000元,固定成本为2200元,保本作业率为40%。在此情况下,该企业可实现利润是( )。

A、1800元 B、2300元 C、3300元 D、3800元 11、某企业的变动成本率为60%,安全边际率为30%,则其销售利润率为( )。 A、12% B、18% C、28% D、42%

12、当企业的贡献边际总额等于利润时,该企业的固定成本总额( )。 A、等于0 B、不等于0 C、大于0 D、小于0 13、在单位和销售量不变的条件下,如果贡献边际额上升了,那就意味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