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6 14:54:4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把握中段年段目标,有效落实段的训练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反思
南昌大学附属小学 刘小梅
中年级是一个过渡的阶段,既是低年级教学的继续和发展,又是高年级教学的起始阶段,其主要教学目标就是在继续重视词句训练的同时,着重抓好段的训练。
现结合第七册31《飞向蓝天的恐龙》,说说如何有效进行段的训练。
首先,来看看《飞向蓝天的恐龙》这一课在段的构成上的特点。 一、段落之间逻辑严密。
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先提出观点: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第二自然段提出赫胥黎的假设和考古发现的事实依据,而三、四段则向读者介绍了科学家们根据化石推断的恐龙演化成鸟儿的过程。
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介绍了恐龙演化成鸟儿的过程,并在推断的基础上得出科学的结论。这篇课文段与段之间环环相扣,衔接紧密,很好地体现了说明文的科学性和严密的逻辑性。
二、段落结构清晰。
如作者在介绍恐龙演化成鸟儿的过程时是这样写的: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
1
先一样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用四足行走;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不足几公斤;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恐龙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 这段话段落的段落结构清晰,按照总分结构来写,分述部分又扣住“形态各异”来写,从三个方面有条理地进行介绍,而每一方面又进行对比描写,让我们对这个庞大的恐龙家族有了清晰的了解,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很好的范本。
针对本课教材的特点,我在教学中是这样落实段的训练的。 一、进行概括主要内容的训练。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中年级要让学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第四自然介绍了恐龙演化成鸟儿的过程,段篇幅很长,密密麻麻一共有21行,1000来字,课后练习中也要求学生能够简要地复述恐龙变成鸟儿的过程。
如何设计有效的概括主要内容的训练呢?我设计了这样的填空: 大约两亿三千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 ),数千万年后,( ),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 ( ),后来,猎食性恐龙中的一些种类( ),最终,( )。
因为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如果要让他们直接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难度很大,学生难以把握,训练往往流于形式,所以我给学生架设了一个阶梯,给出了提示的短语,体现训练的梯度,让学生能借助填空的形式来简要地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领悟段落的表达方法。
2
在教学恐龙演化成鸟儿的过程时,我是这样来设计的: 1、读下面这段话,看看作者是怎样来介绍这个形态各异的恐龙家族的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用四足行走;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不足几公斤;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恐龙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
2、学生交流表达上的方法,即按照总分结构来写,分述部分运用排比的手法,扣住“形态各异”从三个方面有条理地进行介绍,每一方面又进行对比描写。
3、通过朗读加深对表达方法的理解。
第一次,有男女生配合朗读,男生读总起的句子,女生读分述的句子,加深对这段的总分结构的印象。第二次,老师读总起的句子,男女生分别读分句中前后对比的部分,感受前后的对比。
4、背诵这段话。
让学生借助图片的提示,能当堂背诵。背诵既是语言的积累,语言的内化,又是对段落表达方法的深入领悟,把段的训练落到实处。 三、理清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为了帮助学生理清猎食性恐龙变成鸟儿的过程,先让学生读文中描写的一段话: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骨骼中空,身体轻盈;脑颅膨大,行动敏捷;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一样拍打;它们的体表长出了美丽的羽毛,不再披着鳞
3
片或鳞甲。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人或寻找事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这些树栖的恐龙在树木之间跳跃、降落,慢慢具备了滑翔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飞行。
然后出示了一组短语:
转移到树上生活 能够主动飞行 具备滑翔能力 在树木之间跳跃、降落 身体变小,长得像鸟
接着让学生按照先后顺序排列,然后结合自己的语言有条理地讲述,意在引导学生理清句子之间的逻辑顺序。
另外为了帮学生理清第四自然段中科学家的两种推断和得出结论的关系,我安排了这样的引读:
(老师)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越来越像鸟类,(生读:骨骼中空……),这仅是部分科学家的推测,还有一部分科学家认为(生读:飞行并非始于树栖生活……)虽然科学家们的推测是不同的,但是得出的结论是相同的,结论是毋庸置疑的,(生读:鸟类,它们飞向了蓝天……)
通过这样的朗读训练,学生对于文章的脉络理得更加清晰:即先写科学家的推断,再写科学家的结论,而结论是建立在推断的基础之上的,使学生对说明文严密的逻辑性在具体的语言学习中加深领悟。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