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2 0:22:3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认识人民币》第四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二册58页。 【教学目标】
1、掌握用“尝试-调整”“有序罗列”的策略,解决如何把钱正好用完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
验。
3、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养成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归纳概括能力,体会解题方法的多样性和优化策略,体会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学生初步掌握用“尝试-调整”“有序罗列”的策略,解决如何把钱正好用完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信封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今天是小猴子的生日,猴妈妈让它去挑选自己喜欢的生日礼物。
小猴来到了快乐书店,里面的书可多了。(出现主题图) 【设计意图】从有趣的故事情景导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与激情。 二、学习策略,解决问题。 1、理解问题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每本杂志价格。(师板书杂志挂图)
生:要解决的问题是用13元钱正好可以买下面哪两种杂志。 (全班齐读问题)
师:读了这个问题之后,你们觉得有哪个词语是比较重要的? 生:正好。
师:“正好”是什么意思? 生:刚刚好。
师:还有其他意思吗?生汇报。
师:“正好”的意思就是两种杂志的价钱总和刚好是13元,不多也不少。
(设计意图:正确理解题意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通过师生互动,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学生可以充分正确理解题意。) 2、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师:应该怎样解答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简单的解决问题。(板书课题:简单的解决问题)
师:现在同学们可以拿出学具,跟同桌边摆边说出你的想法。(生讨论摆学具)
师:哪一组同学上来分享你们的想法。(一组学生上台边摆边说) (1)教学“尝试—调整”策略
生:我选了6元的《画报》和7元的《连环画》。 师:为什么选这两本? 生:因为6元+7元=13元。
师:为什么我们不选《画报》和《卡通世界》?
生:因为《画报》和《卡通世界》合起来是14元,14元比13元多了。
师:比13元多了,怎么办? 生齐答:换一本。 师:怎样换?
生:把《卡通世界》换成便宜点的。 师:那我们就选5元的《我是小学生》吧。
生:也不可以!因为6元的《画报》和5元的《我是小学生》合起来
是11元,11元比13元少了,要换贵点的。
师:对了。当发现结果比13元多时,我们可以把其中一本换成便宜点的(板书:换便宜);当结果比13元少时,把其中一本换成贵点的(板书:换贵),一直换到正好为止。 (2)教学“有序罗列”策略
师:刚才是选了两本,再根据结果进行调整。如果现在我们只是先选
定5元的《我是小学生》这一本,又能怎样准确地把答案找出来呢?可以先跟同桌讨论一下。(生讨论)
生:将《我是小学生》和《画报》、《卡通世界》、《连环画》一本一本
地合起来。(生上台边说边连线)
师:同学们想不想也像这位同学一样动笔连一连?那我们打开数学
书,一起跟着老师来连一连。
师:刚才我们先选定《我是小学生》这一本,再跟其他杂志一本一本地合在一起。接着选定哪一本和其他杂志合起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