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7 11:28:2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缺乏自信心的原因及对策
作者:樊荣
来源:《青年时代》2016年第13期
摘 要:学生学习体育的自信心,是指相信自己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的一种心理状态,在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树立较强的自信心,促进其主动参与、大胆探索、活泼进取的良好个性形成,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各方面能力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实际情况,正确选择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不但可以感染学生,使其增强自信心,而且可以及时发现他们的不足之处,熟练、准确地进行帮助和指导。 关键词:体育教学;自信心;原因;对策 一、学生自信心不足的原因分析
(1)对自己的期望过高。有一些学生对自己要求过高,希望自己什么都比别人好,什么事都要求十全十美,过分苛求自己。而现实往往并非如此,人总是有不足之处的。由于他们希望自己是最好的,因此习惯与现实中最好的人进行比较,从而更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从而否定自己、拒绝接纳自己。
(2)失败经验的影响。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遭受失败,会使个体变得消极被动、怀疑自己,对自己进行不合理的评价。成功的经验使个体产生肯定的自我评价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确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一项活动,从而增进自信心。相反,失败的经验会使个体的自尊心遭受打击,自我需要得不到满足,从而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导致自我否定的意识,并表现为消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否定,从而影响自信心。另一方面,替代性经验对个体的形响也是不容忽视的。班杜拉认为,当个体观察到那些与自己水平接近的人成功时,能够提高自我效能感,增强个体的自信心。相反,当个体观察到那些与自己水平接近的人失败时,就会降低自我效能感,导致自信心的降低。
(3)家庭教育的影响。一是有些父母总是不停地表扬孩子,结果适得其反,导致孩子缺乏自我意识,每做一点小事都希望得到表扬,否则就不去做。二是现代家庭独生子女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过分的保护严重干扰孩子身心的正常发展,导致孩子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社交困难,缺少自信,优柔寡断,甚至产生负性情绪,丧失道德情感和责任心。三是有些父母总是主观地否定孩子的言与行,喜欢用特别优秀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作比较,用过高的成人化标准要求孩子。长此以往,孩子会觉得自己很无能,自尊心和自信心被无情地摧毁。因此,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做父母的应该时时反省自己的言行,系统学习一些家教知识,科学帮助孩子克服自身缺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不正当的归因。人们在体验到成功或失败时,从行为结果寻找行为的内在动力因素,称之为归因。缺乏自信学生,其归因往往是不正确的。不自信的学生常把失败全部归因于自身的缺点,并夸大自己的缺点;而对成功的归因往往是外部因素,而不是自己的能力,从而削弱自信心。但是,如果把失败归因于不可抗拒的外部因素,那么,即使是失败也不会削弱自信心,而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内部原因,如自身的努力、能力等,能给人带来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二、学生自信心不足的对策分析
(1)用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指导,对于不善于交往、胆怯、怕羞的学生,在体育课上可多安排他们参加跨栏、跳高、单杠等活动,培养勇气,树立较强的自信心;对于性格内向,甚至孤僻的学生,则多组织他们参加一些集体性活动,促进他们与其他同学的沟通和合作,锻炼交往能力。
(2)适时的运用表扬和批评。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准确把握学生的情感需求,使师生在思想上产生共识,在心理上引起共鸣,在行动上形成合力,促使其人格、人性得以健康发展,形成不畏困难,勇于开拓的良好品质与素质[3]。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他们以战胜困难的勇气,让他们感受到通过训练,就能从失败中获得成功。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学生的技术动作和情意表现,关心学生的情绪状态。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可能给学生带来影响,如:点点头、一次微笑、竖起大拇指,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学生完成动作好时,教师可以说“你很勇敢”、“做得真漂亮”。当学生产生害怕心理时,教师用“勇敢些”、“放松些”、积极主动参与,增强信心。
(3)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学生在学习上受到挫折后,他们往往把失败归因于自身的能力,因而抱怨自己,缺乏必要的自信心。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首先要给他们更多的关怀和帮助。教师平时要多和学生接触,增进相互间的理解和信任,成为他们心中可信赖的人,这样对防止和消除学生在课堂上不安和恐惧心理都有重要的作用。教师信任学生,热诚执教,不辞劳苦耐心指导,通过语言行为、表情,让学生感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怀和信任就会减少他们心理上的压力。
(4)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将体育游戏等有趣内容引入课堂,给学生以兴趣,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吸引力,使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将学习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4]。在交往中彼此可以增进了解、沟通感情。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地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有成就感,并感到“追求无限”,使之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