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以及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文献综述.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4 11:03:3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精品文档

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以及农药残留

检测技术的文献综述

摘要:介绍了农药残留的现状及其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同时对农药残留检测技

术进行系统的综述,并对今后农药残留检测及控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农药残留 食品安全 检测技术

农药残留是指在农业生产中施用农药后一定时期内残留于生物体、农副产品及环境中微量的农药原体、有毒代谢物、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残留的数量叫农药残留量,以每千克样本中有多少毫克(或微克、纳克等)表示。农药残留是使用农药后的必然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农副产品上的残留量超过限量,人畜长期食用后会引起慢性中毒或病变,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控制降低农药残留,发展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农药残留现状及种类

1.1 农药残留的现状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安全。在农业生产中,由于农药、化肥等农业化学投入品的使用,导致农作物严重污染,人们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农产品,引起食物中毒的事件经常发生。2010年1 月25 日至2 月5 日,武汉市农业局在抽检中发现来自海南省英洲镇和崖城镇的5个豇豆样品水胺硫磷农药残留超标,消息一出,立即引起社会各方关注,豇豆产地收购价与销售批发价均出现大幅下滑。

农药残留已经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最大障碍,常常被进口国当作借口阻挡在门外,不仅给农户造成经济损失,而且还导致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减弱或下降,引起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纠纷。国际市场对出口农产品安全要求很高,从2000 年起,欧盟等国家对农药残留颁布了更严格的标准,从2006 年5 月29 日开始,在日本市场流通的生鲜食品就适用肯定列表制度,一棵白菜要检测20个项目,最多的一种农产品要检测50个项目,合格后才能通关[1]。

农药喷洒在作物上经过一定时间后,由于日晒、雨淋、风吹、高温挥发和植物代谢等的作用,药剂逐渐分解、减少,但不能全部消失,收获的农副产品上仍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残留极少量的农药,长期食用或接触这种带有残留农药的农副产品对人畜所产生的毒性,称之为残留毒性,简称残毒。有的农药残留在土壤中需几年,甚至10 多年方能消失。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农药防治病虫草害的国家之一,历史记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当前我国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问题十分普遍且比较严重,几乎遍及各地各类作物,例如粮食、油料、蔬菜、水果、茶叶、中草药等作物品种,都能普遍检出。下面以残留比较严重的蔬菜和水果为例,说明农药残留的现状。

蔬菜和水果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却是农药残留最为严重的案例。近十几年来,我国蔬菜水果的种植面积和种植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连作面积大幅度提高,温室、大棚等种植面积较快增长,这些都为病虫的滋生和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随着种植技术的不断进步,蔬菜水果的生长期越来越短,而环境污染日益加剧,蔬菜水果的病虫害越来越严重。一方面,目前农村基本上仍然以小面积家庭式种植为主,防治病虫害的手段和方法十分有限;另一方面,种植户缺乏知识素养和整体意识,为了确保农产品收入的稳定,随着蔬菜、水果病虫害的逐渐加重以及超剂量施用高毒、高残留农药,致使蔬菜、水果中的农药残留水平和范围已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2]。

1.2 农药残留的种类

1.2.1 有机氯农药残留

有机氯农药(organophosphorus pesti2cides,OPPs)具有高残留性。我国虽已停用很久,但有机氯农药杀虫效果好、价格低,所以部分发展中国家仍广泛应用。有机氯脂溶性强,不易水解和降解,非常稳定,聚集于人体脂肪,在自然和食物中能长期残留,停用后自然环境要经25~110 年才能复原。果蔬、粮、谷、薯、茶、烟草都可残留有机氯,禽、鱼、蛋、奶等动物性食物污染率高于植物性食物,而且不会因其贮藏、加工、烹调而减少,很容易进入人体积蓄[3]。 1.2.2 有机磷农药残留。

有机磷农药(organochlorine pesti2cides,OCPs)的发展较有机氯农药晚一些,是生产和使用最多的农药品种。它具有品种多、防治对象多、应用范围广、使用方式多、在环境中降解快、残毒低等特点。我国有机磷农药使用已有近40 年的历史,已生产的品种近40个,敌敌畏、敌百虫、乐果等年产量均在1万t 以上。有机磷不稳定,挥发性强,在自然环境下容易分解,进入生物体内易被酶分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解,故不污染环境,在食物中残留时间也短,因此慢性中毒少,急性中毒多。有机磷是神经毒物,人们吃了施用有机磷农药的果蔬或茶叶、薯类、谷物等,可能发生肌肉震颤、痉挛、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等症状,甚至昏迷死亡。 1.2.3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carbamatepesticides)是继有机磷类农药之后发现的一种新型农药,也是我国目前使用量较大的杀虫剂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粮食、蔬菜和水果等各种农作物。常见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有西维因、呋喃丹和速灭威等。此类农药具有分解快、残留期短、低毒、高效和选择性强等特点。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有机氯类农药品种相继被不同国家禁用或者限制使用,以及抗有机磷类农药的昆虫品种的日益增多,氨基甲酸酯类药的使用量正逐年增加[4]。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克服了有机氯类农药高残留和有机磷类农药的耐药性的缺点,具有分解快、残留期短等特点,但降解产物通常具有与母体化合物相同或更强的活性,在农业生产中施用后,其代谢产物常常残留在土壤及水体中[5]。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人体的急性毒作用与有机磷类农药相似,抑制体内乙酰胆碱酯酶,使其失去分解乙酰胆碱的功能,造成组织内乙酰胆碱的蓄积而中毒[6] 。

目前已有一些研究开始关注此类农药的致畸、致突变和致癌作用问题,研究较多的是西维因的致畸作用。据报道,该类农药对某些动物可表现出致畸性,例如狗在全部妊娠期每日摄入超过 3125mg/kg的西维因可导致畸胎,每日摄入量大于300mg/kg对小鼠也有致畸性。另外,在致癌作用方面,也有一些研究表明,乙基氨基甲酸酯可引起小鼠和大鼠的肺肿瘤,但这类农药对人能否致癌尚未确定[7]。

1.2.4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pyrethroidpesticides)是一类重要的合成杀虫剂,常见的菊酯类农药有溴氰菊酯和氯氰菊酯等。该类农药是模拟天然菊酯的化学结构而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大多以无色晶体的形式存在,一部分为较粘稠的液体[5],具有高效、广谱、低毒和生物降解性等特性。人类短期内接触大量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后,轻者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和呕吐等;重者表现为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肌肉跳动、甚至抽搐和昏迷等症状。由于多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对鱼类和贝类等水生动物毒性较大,一些国家已对其使用做出了严格的限制。因此,对在农作物、食

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