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吉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9 10:35:3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推进吉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作者:朱艳丽

来源:《行政与法》2015年第09期

摘 要:吉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在立足“三农”和面向“三农”服务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农村信用社系统正面临着如何更好地巩固已有的农村金融业务基础,切实发挥农村信用社系统支持“三农”的主力军作用,实现成功改制与转型发展的目标等难题。本文认为,破解难题的重点就是要在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创新、转变服务模式,争取政府扶持,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关 键 词: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农村金融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07(2015)09-0032-05 收稿日期:2015-06-20

作者简介:朱艳丽(1967—),女,吉林通化人,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行政学院)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BJY119;吉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吉林省农地非农化中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40418078FG。

吉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吉林省农村信用社)作为政府主导成立的金融机构,自2004年成立以来,在立足“三农”、面向“三农”服务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其自身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等主要监管指标及在全国同行业中位次的大幅提升上。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目前,吉林省农村信用社进入了发展的关键时期,不良贷款率偏高、产权不明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累积的金融风险加剧等问题的存在使其难以适应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而如何更好地巩固已有的农村金融业务基础,切实发挥支持“三农”的重要作用,以实现成功改制与转型发展,是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 一、吉林省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现状

2003年8月,作为全国8个首批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省份,吉林省全面启动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2004年5月,省级农村信用社挂牌成立,50家县级农村信用社自下而上向省级农村信用社入股(总股本1,200万元),按省级政府授权,省级农村信用社对全省农村信用社履行管理、指导、协调、服务职能。吉林省农村信用社自成立以来,一直以改革发展作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全省农村信用社系统经营创新的主要思路,到2013年末,吉林省农村信用社资产总额达3155亿元,是十年前的7.6倍;各项存款达2113亿元,是十年前的7.4倍;各项贷款1375亿元,是十年前的7.1倍;实现利润(拨备前)47.5亿元,较十年前增加了48.8亿元;上缴税金18亿元,是十年前的30倍。上述五项指标在全省商业银行中均排名第一。特别是近三年来,省级农村信用社更加注重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的统一,资产规模、创利水平、纳税能力等主要指标翻了一番,用三年多时间再造了一个吉林省农村信用社。2014年,吉林省农村信用社面对“三期叠加”和经济下行的严峻形势,坚持改革发展与创新转型相结合并获得了长足发展。截至2014年末,吉林省农村信用社资产总额为3,731亿元,比2013年同比增长18.3%;存款余额为2,520亿元,比2013年同比增长19.3%;贷款余额为1,662亿元,比2013年同比增长20.9%;利润总额为59.4亿元,比2013年同比增长36.6%;纳税总额为21亿元,同比增长16.7%。

吉林省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过程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一是资产总额、存款余额、利润总额、纳税总额最大。截至2014年末,吉林省农村信用社各项资产总额、存款余额、利润总额、纳税总额均名列吉林省金融机构之首。二是点多面广。星罗棋布于全省城乡网点,占全省各金融机构的35%,形成了全面覆盖、布局优、功能全、形象好的网点服务体系;员工总数超过全省各金融机构的1/4。三是支农服务功能以及支农的信贷产品最全。吉林省农村信用社作为专业的支持“三农”金融机构,多年来不断开拓业务领域,不断完善支农服务功能,已成为支农信贷产品最全的金融机构。

二、吉林省农村信用社发展面临的挑战

吉林省农村信用社在发展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体制机制不理顺,面临的经营风险和挑战仍然十分突出。

(一)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金融业务发展的需要

随着吉林省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传统的“三农”业务逐渐萎缩,吉林省农村信用社面临着充分发挥地缘、信息、人缘优势,加大贷款频率高、需求少、灵活性强的微小企业信贷服务以及开辟传统农业贷款以外的第二战场的挑战。但与传统“三农”业务相比,城市与工业领域当中的大中型企业业务更为规范和复杂,其业务模式和风险管理差距较大,不同于涉农服务有较大灵活性的特点,更重视质押、抵押和企业财务报表的一对一审查。在管理上要求建立完备的部门支撑体系和规范的操作流程。因此,谋求转型发展是吉林省农村信用社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传统的服务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农村新型客户群体的需求

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农村金融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发展也由传统客户群体(单个农户或家庭)向农村新型经营主体、传统小额信贷资金向大额信贷资金、传统的季节性资金需求向非季节性资金需求、传统的单一资金用途向信贷资金多元化用途转变。原有的支农信贷品种、规模已难以适应农村多元化经济发展的需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传统的金融产品已经不能适应日趋激烈的农村金融市场竞争的需求

重视县域金融发展使商业银行重新返回农村市场,而且在国家已有政策支持、加强监管和保持资本金充足的前提下,还允许具有地区性质的乡镇银行进入农村金融领域,也就是说,农村金融市场不再是农村信用社一家独大。以农业银行为代表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乡镇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已经开始瞄准有实力的农村产业化企业发放农户小额贷款。目前,在县域金融和农村金融领域已经形成了农村金融服务竞争发展的新格局,传统农村金融产品已经不能适应日趋激烈的农村金融市场竞争的需求。而农村信用社无论是从经营业务主体、服务对象还是从金融产品等方面都已经打上了“三农”的烙印,激烈的竞争格局逼迫农村信用社必须快速变革转型以巩固在传统市场中的地位,因此,巩固传统农村金融市场即成为农村信用社发展的根本所在。

(四)传统的扶持政策已经难以帮助农信系统走出困境

现阶段,吉林省农村信用社面临着一系列发展难题:一是自身经营成本较高。作为支农、惠农的特殊金融机构,与其他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相比,农村信用社点多面广,管理成本相对较高,管理难度比较大,政府部门要求农村信用社网点只准增加不准减少,这无疑增加了农村信用社的经营负担。二是信用环境亟待维护。农村信用社作为服务 “三农”的特殊金融机构,面对的客户大部分都是乡镇村民,从目前的不良贷款构成来看,一部分不良贷款来源于历史遗留的小额信用贷款,而这部分贷款全部分布在农村,因此,农村的信用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农村信用社开展信贷业务的质量。信用环境差,贷款难以收回会给农村信用社造成经济损失,因而对信用环境的维护已经成为当前清欠工作的重点。三是税收政策优惠力度不大。农村信用社作为支持“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担负着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农村发展的重任。多年来,农村信用社无论是在信贷支农还是在金融服务方面都占据了县域金融的一大部分市场份额,但与此相关的政府部门出台的扶持政策却比较少,更没有针对农村信用社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比如农业贷款利息收入税收减免、相关其他业务收入税收优惠等。在这方面,农村信用社除了担负支农任务外,还要承担自负盈亏的经营风险,与其他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相比,同样作为盈利性金融机构,在经营方面,农村信用社就显得非常困难。 (五)员工综合素质较低的现状难以适应农信系统业务转型发展的需要

吉林省农村信用社员工存在着素质低、竞争意识不强等问题。一是农村信用社人员整体素质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知识结构单一,学历层次低,接受新知识、新业务能力较弱,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农村经济、金融的新变化。二是员工培训缺乏系统化。一线员工忙于前台工作,二线管理人员忙于日常业务处理,很少参与金融新知识培训,对现代科技手段掌握不足,仅凭借日常经验难以创新性地开展工作,更不能适应现代化金融工作的需要。而且管理人员断层,中青年管理人员匮乏,专业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缺乏,制约了农村信用社的可持续发展。 三、推进吉林省农村信用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