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勇攀高峰 科学发展书写华章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20:57:2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教育科研成果丰硕

我科组陈素芳老师参与了《理科多媒体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国家级课题)与《学科网站的建设及其在教与学中的应用研究》(国家级)的课题研究,撰写了《计算机辅助政治课教学的实践和探索》(该文在99年全国中学政治教师优秀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并发表于北师大《思想政治课教学》上);科组全体老师参加了《新课程下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估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国家级)的课题研究,形成了“政治学科各模块学分评价表”;陈素芳、杨扬、林菁参与《聿怀中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的课题研究,杨扬、林菁为此举行公开课并受好评;邱文荣、陈素芳、杨扬、张润丰、陈佳莉参与《聿怀中学“防分化”教学研究》的课题研究,杨扬、张润丰、陈佳莉等人举行公开课;陈素芳、张润丰、胡薇、林静兰参与《聿怀中学2007新高考研究》的课题研究,分别撰写了教学论文,如陈素芳的《新高考方案对高中政治课教学与备考的启示》、胡薇的《解读考纲的考核目标与要求优化备考策略》、林静兰的《新高考方案下政治备考的变与不变》、张润丰的《浅谈2007年政治新课程高考备考策略》,这些论文都能紧密结合学科教学实际、体现新课程理念。

(2)教育教学成效显著;

近年来高考连创佳绩:04年政治高考总平均分617.4列全市第一名,6人次进入市政治学科尖子生行列;05年政治高考总平均579分列全市第二名,3人次进入市政治学科尖子生行列; 06年在近半学生选报政治科、生源起点下降、考生人数增多、教师工作负荷加重的情况下,仍取得了总平均分593.4列全市第三名,5人次进入市政治科高考尖子生行列,王锐敏同学取得840分并列市政治科第一名的成绩;07年高考总平均分110.8,列全市第五名,1人次进入市政治学科尖子生行列。

(3)学生自我发展充分

学生提高了参与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能力,个性和潜能得到发展。例如在寒假期间高一年级的学生利用所学地经济学知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写出了实践报告等;积极参加各种学生社团活动,积极撰写小论文,积极参加艺术节的活动,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和社区服务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得以提高。

通过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和学生党校的学习,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得以提高,能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高一高二有许多的学生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经过年级党组织的培养,高三年级每年有数十名学生成为入党积极分子,4-6名优秀学生光荣的成为中共预备党员。

四、存在问题与今后努力方向

首先,教育教学理念和素质教育观念要常抓不懈。要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先进经验,学习研究新课标和高考相关精神,促进教育观念更新,确定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促使教育教学上新台阶。

其次,继续落实教学常规。规范的教育是教学质量的保证,也是教师健康成长的保证。通过教学常规的检查和落实,对教师在教学中的松懈现象和职业倦怠情绪及时发现,及时帮助调整。

再次,鼓励教师参与各种教研课题的研究。近几年,由于我校政治组声誉较高,选报政治专业的学生过多“差生”也多,政治教师的教学和管理难度加大,工作量加大,很多政治教师是满负荷超负荷地工作,高考形势又极其严峻,我科组主要精力放在应对高考和学生管理上,科研意识有所减弱,这方面必须强化。

要鼓励和协助科组教师树立“以科研助教学、以科研助管理”的思想,善于发现和善于分析研究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新问题,随时随地进行记录、分析、研究和反思,鼓励教师参加教育叙事研究,把教育教学科研简单化、日常化。

当前尤其要大力推动政治科组正在开展的《开发政治学科校本教程,促进学生创造力发展》校本课题研究。以此挖掘学科教学资源,激发科组教师的聪明才智,提高科组教师的教研科研能力和素质,以此促进政治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

最后,要强化教师的自我充电意识。加强学习,丰富提升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