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5 19:24:2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关于农村小额信贷发展问题的思考
徐树林
(1.河北大学出版社 河北保定 071002)
作者简介:徐树林(1967---)河北大学经济学院 河北大学2006级世界经济博士
生
农村小额信贷作为金融服务的制度安排和技术创新,可以为低收入群体提供进入信贷市场的平等机会,在促进农村信贷市场发展和改善低收入群体福利和收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势下,大力发展农村小额信贷就具有更加积极的意义。
国内外不同的学者和机构从不同的角对小额信贷进行了定义,这些定义多包含有小额信贷提供的服务内容、服务对象特征和希望达到的目标等方面的内容。例如:世界银行扶贫协商小组(CGAP)认为小额信贷是指为低收入家庭提供金融服务,包括贷款;有的的学者认为小额信贷是金融行业的一部分,是满足那些从未或很少得到正规金融服务的家庭和企业的金融需求。因此,小额信贷机构的主要目标客户是低收入家庭;孟加拉“乡村银行”创办人尤诺斯教授认为,小额信贷是帮助穷人尤其是贫困妇女的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适合世界上所有文化的经济状况;中国学者杜晓山和孙若梅认为,小额信贷是指为低收入阶层(包括贫困户)提供贷款和存款服务。贷款一般只用于生产目的而不用于消费,通常具有小额度、短期、分期还款、不需担保或灵活多样的担保形式、市场利率水平、贷款成员自我组织等特征。存款是建立在个人账户基础上的自愿储蓄及其交易[1] 。 各种模式的小额信贷均包括两个基本层面的含义:①为大量低收入(包括贫困)人口提供金融服务,即小额信贷项目的开展,服务于目标群体层的含义;②小额信贷机构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即小额信贷机构的持续性,也就是机构层的含义。
进入21世纪以来,小额信贷在实现世界千年发展目标中的作用日益得到关注,已经有大量的证据表明:对低收入者和贫困家庭提供小额信贷是一个与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紧密联系的关键因素,且作用巨大。
一、国外小额信贷的发展阶段和模式比较
世界上小额信贷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五个阶段:
1.“短命的实验”阶段。20世纪60年代开始,有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组织一直在试图为低收入阶层提供信贷服务。但国际组织援助和政府支持的为穷人提供信贷服务的项目,在60—70年代始终没有探索到既能为穷人提供信贷服务,又能解决信贷机构的自我生存的途径。不少曾经辉煌一时的项目,随着援助资金的转向而难以为继。这类项目被称为“短命的实验”“乡村银行家的梦想”。
2.“不懈的探索”阶段。20世纪70—80年代,孟加拉的“乡村银行”、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的“农村信贷体系”、玻利维亚的“阳光银行”、泰国的农业和农村合作社银行、国际社区自主基金会相继诞生。这些专为低收入群体或穷人提供小额信贷的组织和机构,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3.“持续的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小额信贷快速发展为一种为穷人提供良好金融服务的途径。作为提供良好金融服务的项目或机构,其金融行为日显重要。
4.“双赢的战略”阶段。1995年世界银行扶贫协商小组(CGAP)的成立标志着小额信贷被主流发展组织接受。1997年2月在美国华盛顿举办了首届小额信贷高峰会,标志着小额信贷运动的普及达到了高潮。在这一阶段,随着一些先行项目的成功,小额信贷的倡导者们认为:小额信贷机构不仅能够在反贫困的斗争中发挥重大作用,而且能够在不需要补贴、
1
1
可持续的基础上做到 “双赢”。
5.“创新兴行业”阶段。进入21世纪。随着小额信贷在整个发展中世界的普遍展开,对小额信贷的行业标准和行业监管的需求日渐显现,发展援助机构和一些国家政府开始寻求支持创建小额信贷行业的努力。根据世界银行统计,到1996年6月底,全世界有近900个小额信贷项目或机构,其成员超过1 000名且运用在3年以上。其中东亚和太平洋地区122个,南来98个,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362个,东、中、南、非134个,西非124个,中东和北非30人。[2]
从实证研究方面,主要有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以及“影响与行动”项目的研究。亚洲的研究以孟加拉、印度尼西亚和亚洲开发银行(ADB)的项目为代表。孟加拉的实证研究表明,建立起因果关系的综合和严谨的小额信贷影响研究能够揭示出项目在平滑消费和建立资产方面帮助穷人。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乡村信贷系统(UNIT)遵循可赢利和可持续发展方式的小额信贷,从培育和留住大规模和稳定的客户方面判断UNIT的成功。以商业化为基础,对印度尼西亚农村和城市小规模的经济以及数百万与UNIT有银行业务往来的家庭,已经带来强有力的积极作用。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研究项目涉及玻利维亚和东非,研究的结论是,小额信贷的大多数客户不是穷人也不是富人。大多数是那些能够满足他们日常需求、得到初级教育和基本医疗服务、有一定资产的家庭。“影响与行动”项目是福特基金会资助的一个全球性项目,从2000年开始,到2004年年底结束。该项目揭示出小额信贷正在改善其客户中大多数人的生活,关心社会业绩和金融业绩能够使小额信贷机构改善穷人的生活。
二、中国小额信贷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小额信贷已经走过了15个年头,从1993年的试点阶段,到1996年项目扩展阶段,以及2000开始的金融机构全面介入阶段。经过15年的发展,我国小额信贷走过了从学习个别技术环节、借鉴制度,到试图从中吸取适合中国国情的合理成分的过程。我国的小额信贷经过多年的发展,出现了资助机构试点项目、政府部门推行扶贫行动和正规金融机构的农村金融服务三种组织类型。通过不同的实践,对推动中国的小额信贷、扶贫和农村金融服务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暴露出了相应的问题。
1.外援资金的小额贷款扶贫试点。最初吸纳小额信贷中个别技术或组织环节,出现在联合国20世纪80年代援华项目中。这一做法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从完全的赠款改变为资金的循环使用;②从完全由政府组织项目实施到其中加入了妇女小组的形式,尽管这时的妇女小组是由基层妇联组织组建和管理的。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扶贫领域的政策制定者、资助者和研究人员,已经开始注意到国际小额信贷运动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期国外小额信贷案例,特别是孟加拉“乡村银行”的做法已经被介绍到国内。
2.政府主导大规模小额信贷农村扶贫。1996年以来,中央的政策和决议在政府小额贷款扶贫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1996年中央扶贫开发会议提出扶贫资金不仅要到县,而且要到村、到户;1998年2月国务院扶贫办召开的全国扶贫到户工作座谈会指出,从当年开始,凡是没有进行小额信贷试点的省区,要积极进行试点工作;已进行试点的要逐步推广;试点并取得成功的,可以稳步在较大范围内推广。当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做好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通知中,对小额信贷扶贫工作提出方针:积极试点、认真总结规范,逐步发展推广。1998年10月中共中央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总结推广小额信贷等扶贫资金到户的有效做法。1999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大会再次强调小额信贷扶贫的作用,指出:小额信贷是一种有效的扶贫到户形式,要在总结经验、规范运作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行。
3.农村信用社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试行开始于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于1999年下发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暂行办法》,2000年初下发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联保贷款管理指导意见》。这两个文件的出台,与国内外小
2
额信贷的理论和实践有关,推动了农村信用社开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中国人民银行2001年12月制定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指导意见》,要求全面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开展创建信用村(镇)活动。
信用社小额信用贷款的目的是加强农村信用社贷款业务的管理,更好地为农业生产和农户服务。信用社小额信用贷款顺利开展,无疑为中国的小额信贷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2005年3月末,全国有接近97%的农村信用社开办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近60%的农村信用社开办了农户联保贷款,有5743万户农户得到了农村信用社小额信用贷款的支持,1302万户农户得到了联保贷款。到2005年6月底,全国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余额为8240亿元,其中,农
[3]
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1766亿元,农户联保贷款余额968亿元。
小额信贷对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近20年的努力,农村贫困发生率已经从30%下降为3%,没有解决温饱的人口也下降到目前的3000万左右,扶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小额信贷有利于改善农村生产条件,促进温饱问题解决。小额信贷是专为穷人设计的走出贫困的有效方法,是一种全新的扶贫方式,不仅为贫困户提供生产建设急需资金,而且还提供相应的技术帮助,贫困户实施项目成功率高、效益明显。据调查,小额信贷扶贫项目的投入与产出比在1:1.5左右,贷款回收率一般在80%左右。
我国小额信贷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大部分农户对小额信用贷款认识不足。如有的农户认为有贷款影响自己在村中的声誉,也有的人将评定后的贷款证借与他人使用,使信用社的贷款证信用评定工作不能很好开展,这都为小额贷款的推广起到负面影响。
(2)农村信用环境不理想。部分农户信用观念淡薄,重视贷款不重视归还,加上村班子不够稳定,更换频繁,小额农贷得不到当地村委会有力支持。从目前各信用社已发放的小额农贷中已有部分逾期贷款,使小额农贷资金形成风险。
(3)部分农村专业户资金需求较大,贷款额度无法满足农户需求。贫困农户在春耕夏种时节难以及时获得贷款,他们于是逐渐地对小额信贷失去兴趣,宁可到信用社办理利息较高的信用贷款,也不再愿意花费较多的精力去申请办理小额信贷扶贫贷款。
(4)管理手段跟不上小额信贷的迅速发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重要特征就是额度小、笔数多、户多分散、不易管理。从信贷管理力量上来说,基层农村信用社信贷人员普遍较少,而每个信贷人员管理的农户数都随着小额农贷业务量的逐步上升而成倍增长,推广和实施工作需要逐户建立台账,逐笔登记贷款卡片,定期调整农户信用评定等级,工作量很大,信贷人员明显不足。从贷款管理手段来说,基层信用社金融电算化程度普遍较低,有些基层社甚至没有电脑(白天没电),贷款操作仍然采取手写笔记的方式,到期清收时也需要人工进行逐笔查找,效率极低,更无法进行持续动态的跟踪检查和信息反馈。
(5)农业贷款回报周期长。目前农业贷款缺乏相应的风险保障体系,如种养业,由于缺乏相应的农业保险险种,农业固有的风险由支农贷款来承担,增加了小额信用贷款的风险,这
[4]
将会影响小额信贷的进一步推广。 三、积极发展小额信贷的建议
到目前为止,我国小额信贷仍处于试验探索阶段,或者说是小额信贷发展的初级阶段,仍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和挑战。但同时也由于小额信贷本身的特征和优势,小额信贷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发展基础。虽然过去10多年我国小额信贷的放款业务增长较快,但小额信贷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在现阶段,要较好地发挥小额信贷的作用,必须注意和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要创造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小额信贷是一种利用金融与市场的手段来帮助广大农民增加收入的一个好办法。然而农民特别是中低收入农民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同时农业又不是我国经济的比较优势所在,农村问题的解决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仅靠小
3
额信贷本身,靠农村信用社并不能完全解决“三农”问题。换句话说,国家有必要也有责任来帮助农村信用社克服各种障碍与不足。这些帮助不仅是政策上的,可能还需要从资金上与行政上的帮助。如果没有国家的重视和帮助,从纯商业的角度出发,金融机构可能并不愿意参与这项需求量巨大的小额信贷工作。要使参与小额贷款的金融机构能赚钱,国际经验证明,最关键的是利率的高低。在国际上成功小额贷款的存贷差要高达8%—15%左右。在中国,由于不需要建立新的金融组织来发放小额信贷,加之贷款的方式也较国外简便,因此成本可能比国外同类贷款低一些但可能也需要5%—7%左右的利差。在目前农村信用社资金成本在
[5]
3.15%左右的情况下,贷款利率在8%—10%左右才能使项目自负盈亏。
2要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技能培训。小额信贷成功的经验表明,对农民借贷者的培训是小额信贷成功的关键所在。农民为市场中的弱势群体,他们对迅速变化着的市场反应不够灵敏,对适用技术的了解不够。因此要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技能培训,使他们能有效地使用小额贷款。实践证明,一个没有生产技能和缺乏创业知识的人,即使给了小额贷款也难以发挥效力。因此政府要强调科技扶贫,要帮助农民找到好项目,学会技术,然后贷款发展,在贷款生产中加强技术指导。
3.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方式来提高农户对小额农贷的正确认识,引导农户正确使用小额农贷发家致富。对于使用小额信贷已经成功的典型案例要扩大宣传,使农户真正认识到小额信贷对于农民增收的重要作用,从而扩大小额信贷的影响力。
4.坚持金融创新,规范和寻求适宜的监管方法。要为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要规范和扶持小额信贷试点项目,探索相应的规则和条件,寻求适宜的监管方法,以使我国小额信贷能够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并将其纳入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总体设计中考虑。对现有的各类小额信贷机构,视具体情况采取区别对待的政策,经过调整或改造及完善,符合条件的,允许合法存在并给予金融支持,同时,培育专营小额信贷业务、市场化运作的小额贷款组织。
5.建立农村农业小额信贷保障体系。如开展种养业保险等,从而分散农业小额信贷承担的风险,使信用社有更多的信贷资金,更放心地支持农户的发展。
7.作为信用社本身要转变经营观念,提高支农服务水平。一是对较大额度的贷款,根据情况可适当扩大授信额度,也可采取联保贷款的方式,解决部分农户担保能力差的问题。二是各基层社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增强为“三农”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信贷人员要深入到农户,主动上门服务,加大宣传力度,让所有农户了解农村信用社的政策、原则、宗旨和服务方向。三是要根据不同农时和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合理确定农户贷款的期限,要尽可能与农业生产周期相结合,在优先解决农民种养业资金需要的前提下,积极开办农民需要的住房、教育等消费性贷款。四是在实施信用村试点基础上,扩大信用村的影响,要积极争取人行监管部门、各级政府的支持,积极创建信用乡镇、信用社、信用户,共创金融安全区。
参考文献:
[1] 杜晓山,孙若梅.小额信贷基本内涵的界定.小额信贷扶贫,1997(01)
[2] 孙若梅.小额信贷与农民收入[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3] 余利民.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6(05)
[] 贾冀南,张丽君,叶军利.对当前农村信用社农村小额信用贷款若干问题的思考[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09)
[5] 梅迪.农村小额信贷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06(0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