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俄罗斯留学生情况统计及其社会学分析(上)-2019年精选文档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19:38:5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中国高校俄罗斯留学生情况统计及其社会学分析(上)

扩大中国高校外国留学生规模是中国教育部的方针,也是中国教育开放政策和科技现代化的显著成果。与1978年(1200名留学生)相比,2015年中国高校留学生增长了330倍(见图1)。外国留学生人数的增长速度在全世界绝无仅有。

过去,中国只是国外教育服务的消费大国,是国外留学生的主要生源国。2015年,中国接收的外国留学生总人数占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英国。对很多人来说,中国成为国际教育的领军者之一,是出乎意料的。

在中国,留学生只有面授形式,几乎一半的留学生为学历生(获得本科、硕士、博士毕业证和学位证),近10年学历生增长了2倍(见表1)。

中国政府奖学金是吸引留学生到中国学习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学历生人数增加的原因之一。亚洲是中国高校教育服务的主要消费方,亚洲留学生所占比例在2006-2015年间增长了1/3(见图 2)。

目前,中国775所大中专学校以及研究所有来自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其中15个国家为主要生源国,占所有外国留学生的比例超过60%。人数最多的是韩国、美国和泰国,近年在中国留学的学生人数增长速度较快的国家为泰国和巴基斯坦

(见表2)。

中国的外国留学生留学地域分布非常广泛,每个行政区都或多或少有留学生。吸引留学生的两个主要地区为北京、上海,这两个城市拥有全国1/3的留学生,此外还包括天津、江苏、浙江、广东、辽宁、山东、湖北、黑龙江等。

留?W生的主要专业为文科(以汉语为主),但近10年来,工程技术、商务管理专业留学生的比例明显增加(见图3)。 经过对中国高校俄罗斯留学生的情况进行详细研究发现,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俄罗斯留学生只有几百人,21世纪初才到千人,之后逐年增多(见表3)。

目前,中国250多所高校都有俄罗斯留学生,分布在21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近年来中国吸引俄罗斯留学生的主要区域仍为东北地区(黑龙江和辽宁)以及北京和上海(见表4)。俄罗斯学生人数增速最快的是辽宁省(主要在沈阳),人数最少的是青海(西宁)。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的俄罗斯留学生也极少,宁夏和西藏的俄罗斯留学生多是语言进修生。

与其他外国留学生一样,大部分俄罗斯留学生是学汉语的,且近10年俄罗斯留学生的这种专业选择依然占主体(见图4)。相较于2006年,2015年选择商业管理、工程技术、法律、医学、教育和教育学、文化艺术学科的俄罗斯留学生人数比例有所增加,人文社会学科的人数比例明显减少。俄罗斯留学生很少选择

学医,教育学方向也基本是体育专业,俄罗斯人最不感兴趣的专业是农业。

俄罗斯留学生的类别及其人数比例基本上与其他国家的留学生相同,但也有一些差异。总体来说,为获得学位证书来留学的俄罗斯人比较少,攻读博士学位的特别少――2014年共有213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辽宁以及北京和上海。进修生和语言生人数较多,但与2007年相比,2014年俄罗斯留学生中硕士人数大幅提高,进修和语言培训的人数减少(见图5)。 中国俄罗斯留学生所选专业的情况从表5的数据中可以表明。大部分人学汉语是进修,其中包括来华1至2个学期进行校际交流的学生,或在语言培训班学习的学生;相反,选择财经管理专业的则基本都是长期学习的学历生;工程技术专业的本科生和硕士生人数几乎一样多;人文社会专业和法律专业的硕士生最多;艺术文化专业本科生、硕士生和短期留学生数量几乎相同;选择师范教育专业(主要是体育)和教育学专业的学生多为高学历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和短期培训生;医学专业(中、西医)主要是短期培训生、本科生以及硕士生;自然科学几乎只有硕士生和博士生,该专业博士生比例最高,为25%;管理、工程技术以及法律专业的俄罗斯留学生中博士生人数最多。

中国的俄罗斯留学生主要集中在18所高校里,其中11所为北京和上海的高校,7所为其他省市的高校。在这些高校中有1/3的俄罗斯留学生接受学历教育和各种形式的培训(见表6)。

笔者分别于2006年和2016年对中国高校②的俄罗斯留学生就其对中国的学习和居住条件以及中国高校教学质量的评价做了两次调查。

参与调查的俄罗斯留学生几乎涵盖了俄罗斯的全部主要地区,欧洲占44%,乌拉尔和西伯利亚占33%,远东占23%。来自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伊尔库茨克、新西伯利亚、乌兰乌德、滨海边疆区和哈巴罗夫斯克区以及阿穆尔州的受访者最多,其中后三个区的受访者更愿意在离他们较近的中国东北地区学习。 从性别上看,2016年的受访者中37%是男性,63%为女性(2006年受访者情况也大致如此)。2006年受访者的平均年龄为20岁,2016年为25岁。留学生留学前的受教育水平不尽相同,2006年大部分留学生留学前没有完成大学学业,而2016年则大部分已接受过高等教育。

2006年和2016年大部分参与调查的俄罗斯公民在中国接受过语言培训(不超过2个学期)或作为交换生到中国学习过。有些进修生则是为了到中国搜集资料、准备毕业论文以备回国答辩,也有大学毕业后来进修的。近1/10的受访者为学历生,均获得中国奖学金,在中国完成系统的学习周期,其中大部分为本科生,硕士生较少,博士生则更少。

参与调查的大部分俄罗斯留学生学过汉语(2006年75%,2016年58%),其中包括汉语专业学生(未来的翻译和汉语教师)③,其他文科专业背景的留学生也很多:2006年,国际关系、

东方学、中国历史、哲学等专业为9%以上,经济(包括世界经济)、商务、贸易以及管理(国家管理)、区域学为11%,社会文化和教育学为2.5%,自然科学(物理、地理)为1.2%,科技信息为1%;2016年,以上文科专业人数占比分别为5%、25%、5%、2%、4%。 关于受访者了解留学高校的渠道,2006年的调查显示,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人的留学信息渠道来自之前曾出国学习的人,还有1/3的人从互联网获取留学信息。除此之外,还有两个信息渠道:派学生到中国学习(语言培训)的原学校、机构或公司和中央或地方教育管理机构。

近10年,俄罗斯留学生选择中国高校的动机(原因)没有实质变化。决定因素仍为朋友、熟人、亲戚、(受访者原)俄罗斯学校教师的推荐(建议);其次是俄罗斯学校、教育管理机关选派或得到中方邀请;居第三位的是中国高校的知名度和声誉(见表7)。费用④相对便宜也是具有较大吸引力的因素之一,因为到中国学习的俄罗斯学生大部分来自收入不高的家庭。 中国高校的基础设施和学生公寓⑤的条件近10年有了很大改观,这在俄罗斯留学生调查问卷中有所反映: 对住宿条件非常满意的留学生占比翻了一番(从25.9%到52.3%),完全不满意的减少了4倍(从19.8% 到4.5%)。

经过对比2006年和2016年的调查发现,俄罗斯留学生对中国高校为外国留学生准备的食堂、咖啡店、小吃铺、医疗服务、运动休闲条件的评价明显好转(见表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