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押题卷文综历史(一)含解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3:29:5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历 史 (一)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24.下表反映出西周社会的本质特征是

A.贵族生活腐化 B.血缘色彩浓厚 C.音乐发展迅速 D.社会等级森严

【解析】注意题干设问的限定词“本质特征”,据材料信息,不同的身份,使用乐

器和乐舞的规模不同,透过现象看社会的本质特征是:社会等级森严。D项符合题意要求;A项与题意差距较大,可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可排除;C项与题意无关,可排除。正确答案选择D项。

【答案】D

25.孔子主张“知(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朱熹主张“居敬察醒”,二者的共通之处是 A.强调法治 善

【解析】从材料看,二者都强调德性修养,这是共通的地方,B项符合题意;A

项与题意无关;C项指向不明,与材料信息不吻合;材料信息没有反映D项内容。正确答案选择B。

【答案】B

26.《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中写道:“始皇的焚书,武帝的尊儒,动机都一样。”文中的“动机”主要指 A.统一思想,巩固中央集权制度 B.唯我独尊,树立皇帝的权威 C.消灭异端学说 D.繁荣学术文化

【解析】把“动机”放在材料所处的历史背景中分析,主要指统一思想,巩固中

央集权制度;B项说法与题意有关,但不完全符合,可排除;C、D项与题意较远,可排除。正确答案选择A项。

【答案】A

27.黄遵宪的《日本国志》1887就已成书,因得不到总理衙门的首肯印行,一直未能出版。该书的遭遇主要反映了 A.阻碍中国近代化的势力强大 C.中国近代外交的发展阻力大

B.洋务派主张变革中国的制度

B.强调德性修养 C.重视教育 D.人性本

D.洋务派未得到统治者的支持

【解析】B项和C项与题意无关;D项不符合史实;从《日本国志》的遭遇明显

反映出近代化的艰难,阻碍中国近代化的势力强大,正确答案选择A。

【答案】A

28.马勇在《晚清二十年》中写道:“这是中国历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义举,也是

人类历史上为数不多地通过和平手段改朝换代,移交政权的先例。”材料中的“义举”指

A.清帝颁发诏书,宣布退位 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B.光绪皇帝亲政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解析】把“义举”放在材料背景中理解,“义举”指清帝颁发诏书,宣布退位。

B项没有体现改朝换代,不符合题意。C项并没有体现移交政权,改朝换代,当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时,清王朝仍旧存在。D项与题干时间不符,正确答案选择A项。

【答案】A

29.1942年2月,美国给中国巨额贷款5亿美元,超过了1937年到1941年7月贷款总数的两倍,而且未规定利率、偿还期、担保及借款用途。美国大力加强对中国援助的主要原因是

A.建立战后中美关系,维护美国的远东利益 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中美是同盟关系 C.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巨大贡献 D.美国企图通过经济援助,分割中国领土

【解析】据材料信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大力加强对中国援助。A、B、C

项都是原因,但主要原因是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巨大贡献,中国战场牵制了大部分日本的兵力,有力支持了美国的太平洋战场。D项不符合史实,可排除。正确答案是C项。

【答案】C

30.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记载:“战国亩产量79.41斤,西汉初年93.68斤,汉武帝时期117.11斤,1938年115斤,1949年130斤。”材料主要反映了中国农业发展具有

A.脆弱性 B.落后性 C.封闭性 D.先进性 【解析】从材料中亩产量的变化看,从战国到1949年,亩产量基本长期处于同一

水平,没有较大的提高,反映了农业发展的落后性;A、C、D项与题意不符,可排除。正确答案选择 B项。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