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综合整理lrp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4 1:43:4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遗传素质、社会生活条件、教育、个体的实践活动) (1)遗传及其作用

遗传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前提。它的作用表现在: ①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②遗传素质的差异是造成个体间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③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

④遗传素质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马克思“搬运夫与哲学家,王安石《伤仲永》,《天才的教育》的威特) (2)环境及其作用

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 环境对人的作用表现在:

①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

②环境决定人的发展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社会关系) ? (3)学校教育及其作用

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 1)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原因是: ①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②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③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2)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

①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学校教育对人的社会化具有规范与自觉化的特殊功能; 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儿童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与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③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④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 (4)个体在社会实践中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

个体的实践活动是个体发展得以实现,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个体的实践活动体系中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第二层次是个体的心理活动,最基本的是认知活动。第三层次是社会实践活动,是人与环境之间最富有能动性的交换活动,是一种能量的交换,体现了人的主动选择。

(六)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及其功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1)教育目的是人们对教育活动的一种设计。

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

(2)功能:教育目的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教育活动具有指导意义,它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评价作用。

①导向功能,教育目的为教育对象指明了发展方向,预定了发展结果,也为教育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

②激励功能,教育目的不仅能指导整个实践活动过程,而且能够激励人们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③评价作用,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3)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华图P38)

6

概念:对教育目的的价值性进行选择时所具有的倾向性。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主要有以下三种争论:

1)人本位的价值取向:把人的价值看成高于社会价值,把人作为教育目的的根本所在的思想主张。 代表人物:卢梭、康德、马斯洛、夸美纽斯、福禄倍尔、裴斯泰洛齐及孟轲等人。 观点:①教育目的应从人的本性、本能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状况出发

②教育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充分发展其个性,促进其全面和谐发展 ③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应以教育对个人发展所起作用来衡量教育价值。

2)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 代表人物:孔德和柏拉图、斯宾塞、涂尔干、凯兴斯泰纳等。

观点:①教育目的应当从社会需要出发,个人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

②教育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合格的公民,使其社会化,保证社会长治久安; ③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应以教育对社会的效益来衡量教育价值。

3)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辩证统一论 ??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目的论。主张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要考虑人的身心发展的各个要素。此观点准确地揭示了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的辩证关系及其对教育目的的意义,克服了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片面性。 4)两种价值取向的评析

①两者都有其积极一面和局限性。

②个人本位论提出了尊重人性,以人为本思想,在促进个性解放,提升人的价值和地位等方面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但其无视个人发展的社会需要,脱离社会来思考人的发展。

③社会本位论强调社会需要对教育目的的制约性,密切了教育与社会的联系,但过分强调人对社会的依赖,单纯把人当作社会工具来塑造,造成人本性发展的严重束缚和压抑

④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社会化与个性化、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是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个体与社会只能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人的发展是教育的直接目的,是社会价值和人的价值实现的着眼点。在人的发展中,既要体现社会发展需要,也要体现人的发展需要。

2、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及其组成部分 ?

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术基础上的。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确立了科学的人的发展观,是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基本理论:

①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

②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 ③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

④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必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发展的可能性; ⑤马克思预言,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 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组成部分:

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决定了全面发展教育的整体内容,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

1)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2)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是、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3)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制,培养

7

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4)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质的教育。

5)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总之,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关系密切,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缺一不可。因此,为了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要求学生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素质教育:

1)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

3、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999年6月,中公中央和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规定教育目的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意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七)学校教育制度

1、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发展

1)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领导体制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教育目的的实施提供了制度化的组织保证。 2)发展:

(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①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与社会同一的人类早期教育,终于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 ②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学历社会”出现)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随之颁布的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以及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

③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

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2、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华图P41??)

8

(1)旧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1)壬寅学制:(中国第一个现代学制)1902年,由清政府管学大臣张百熙主持首次制定了现代学制《钦定学堂章程》,史称“壬寅学制”,虽然该学制未能实行,但从此形成了旧中国现代学制。 2)癸卯学制:1903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这个学制体现的是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3)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学制)辛亥革命后,蔡元培任教育总长时,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壬子癸丑学制”,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设女子高师,废除读经,增加自然科学的内容,学堂改为学校。

4)壬戌学制:1922年,北京政府颁布《学校系统改革方案》,参照美国的“六、三、三制”。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学制,也是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最为成熟的学制。 (2)新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1)1951年学制改革

1951.10 ,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规定》,提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学制。(新中国正式颁布实行第一个学制) 2)1958年学制改革

1958年,为配合全面进行的“大跃进”,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进行学制改革。 提出三种类型的学校形式:全日制学校、半工半读学校、各种形式的业余学校。 确定了“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和“六个并举”、“三个结合”的办学原则。 3)1985年的教育体制改革

十一届三种全会后,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1985年,党中央做出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教育体制改革的内容:

①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②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五四制、六三制) (3)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 ?

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的教育: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20世纪初我国的单轨学制不象美国的单轨学制,而是现代生产和现代社会生活还未充分发展条件下的单轨学制。随着生产和社会的发展,对有文化劳动者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单轨学制必然要走向多轨学制。

我国学制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向是重建和完善分支型学制。现在的道路是通过发展基础教育后的职业教育走向分支型教育,下一步的道路是通过高中综合化走向单轨学制。

(八)教师与学生

1、教师劳动的特点(华图P54)

1)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a、教师劳动的对象具有复杂性。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决定了教师劳动的复杂性;b、教师劳动的任务和内容是复杂的。教师的劳动属于专业性工作,教师为专业人员,从职业性质上认定它是从事精神财富生产的脑力劳动者,具有复杂性。

2)强烈的示范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活动的这一本质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然带有强烈的示范性。教师劳动与其他劳动的一个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教师主要是用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去直接影响劳动对象。

3)独特的创造性

9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比一般劳动的创造性更具有灵活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表现在对教育、教学的原则、方法、内容的运用、选择和处理上,还表现在教师的教育机智上,教育机智就是一种对突发性教育情景作出迅速、恰当处理的随机应变的能力。

4)长期性

培养人才是长期的系统工程,教师的教育影响不能马上显露出来。教师劳动具有长期性的特点,追求的应是长期育人目标,而不应只追求短期的考试成绩。

5)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

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不仅仅限于学校。既然学生接受外界影响没时空的界限,教师的劳动自然也无时空界限可言。因此教师必须广泛深入学生的活动范围中去,把握自己的教育对象,协调各种影响,使学校教育始终能够发挥主导作用。

6)群体和个体的统一性

教师的个体劳动最终都要融会于教师的集体劳动中,教育工作需要教师的群体劳动 (间接性、专业性、主体性、系统性)

2、教师的素养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华图P55)

◆教师的素养:

(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专业性)知识和技能;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 3)了解该学科的发展脉络;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包括:

1)敬业。敬业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第一要素。

2)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要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观、学生观、教育质量观。 3)掌握教育理论和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4)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3)教师的道德素养

1)热爱教育工作;2)热爱学生;3)自身的道德修养。 (4)教师的人格特征

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个性的品质特征,良好的个性品质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 一名称职的教师或优秀教师必须具备以下人格特征:

1)情绪稳定,性格开朗,兴趣广泛;2)坚定的意志和积极的进取精神;3)心胸开阔,兼容并包。

◆教师的专业发展:(华图P55语文P79)

1)一方面是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过程,这是教师通过自我反思而求得在专业知识于技能态度上的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

2)另一方面是教师职业能力专业化的过程,这是学校或其他部门开展的各种提升专业的学习活动或培训活动,以促使教师达到教师专业标准。

·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一般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角色适应阶段、主动发展阶段、最佳创造阶段。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专业知识的拓展与加深、学科专业素养的深化、教育专业能力的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升华等方面。

·教师的专业发展的途径包括:师范教育的职前培训、新教师的在职培训、教师继续教育等。

3、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新》P102)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