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政府奖学金生管理工作的思考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1 20:58:5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关于中国政府奖学金生管理工作的思考

一、中国政府奖学金设立的背景

国际学生教育发展是教育国际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智力资源全球配置的重要形式,是日益激烈的国际人才竟争的重要手段,大力发展国际学生教育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为吸引优质生源、资助各国学生来中国高校学习,我国教育部设立了中国政府奖学金。中国政府奖学金由中央财政出资,委托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简称基金委)统一负责管理。中国政府奖学金是现阶段我国来华留学生奖学金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来华留学生扩大规模及提高层次起着巨大的积极作用;中国政府奖学金生的管理办法,对于地方政府奖学金生、孔子学院奖学金生、企业奖学金生、外国政府奖学金生等各类奖学金生的管理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因此,如何打造中国政府奖学金这一国家品牌显得尤为重要。

2012年来华留学生总计328,330人,其中中国政府奖学金生为28,768人,占比达到了8.76%,这些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分布在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89所高校和科研院所中学习。(图1为2012年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分生源地区和来华学习门类的人数统计[1]。)在各高校推进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如何有效管理大规模、多元化、不同层次的中国政府奖学金生,成为各高校来华留学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中国政府奖学金生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1.有关中国政府奖学金生的管理有待细化

1)请假及出国境审批

近年来,来华留学生规模的迅速发展,同时许多学校积极推进其教育国际化,来华留学生享受与中国学生同等的待遇,因此有各种机会可以被公派出国境参加国际会议、参与学术活动、进行科学考察、收集论文资料等。

来华留学生频繁或长期出国境,给学校的动态化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面对来华留学生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尤其对于中国政府出资培养的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学校在推行趋同化管理的同时,更应加强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因此,学校应建立请假及出国境审批制度,细化、完善相关管理规定,明确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可允许出国境的事项原因、时间期限、频率及对学籍、奖学金的影响,规范对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出国境的管理。除此以外,学校还应督促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在出国境期间注意安全,保持与学校的联系,并在离境之前购买好境外人身保险。

2)延长学习期限

学校对于学历学位生有规定的学习期限,但每年都有部分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因学习进度较慢、论文答辩推迟等原因无法按照规定的学习期限正常毕业,而须延长学习期限。

根据基金委的最新规定,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博士研究生可按规定申请延长奖学金期限继续在华学习,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进修生不能延长奖学金期限。然而,除了博士研究生,其他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尤其是硕士研究生,须延期毕业的情况也经常发生。从学生的角度考虑,由于课程难度、语言问题、自身学习能力等各方面原因,导致学习进度较慢而需适当延长学习期限也可以理解,如果仅仅因学习最后阶段无法延期而影响学业,也会对学生心理造成很大压力,从而容易引发矛盾。

为保障来华留学生正常完成学业,学校在学生入学之初就应告知相关规定,使学生能有计划的安排学习进度。另外,学校也应结合留学生的特点改进教学方法,完善相关规定,使学校能够对其更有针对性的培养。在延长学习期限的问题上,学校可考虑在各相关部门同意其延长学习期限申请的情况下,按照学校制定的标准,以中国政府奖学金生自费的方式承担由于延长学习期限而产生的学校资源使用、教师指导等各项费用。

3)汉语补习结果测评

目前,对于中国政府奖学金预科生,基金委明确要求达到规定的汉语水平标准才方可进入专业学习;但对于汉语补习的中国政府硕、博研究生,进入专业学习的汉语水平并没有硬性要求。因此,通常有部分汉补学生汉不参加HSK考试,。进入专业学习时因语言问题难以跟上教学进度,严重影响学习效果;从学校的角度来看,接受汉语水平达不到标准的学生直接参加专业学习,对学校资源也造成一定的浪费。

因此,对于参加汉语补习的中国政府奖学金生,不论其专业学习是否还在汉补的学校,在汉补学习结束时都应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汉语水平测试。没有达到HSK要求的学生,原则上不予接受其进入专业学习。

4)校外住宿管理

根据基金委的规定,学校对享受免住宿费的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免费提供学校宿舍。校内住宿便于集中管理,安全也较有保障。但随着中国政府奖学金生规模的扩大,不少学校留学生公寓已经不能满足留学生居住的要求,已有一些学校开放中国政府奖学金生校外住宿的政策,部分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已选择到校外住宿,原因主要有:提高住宿质量、方便家属陪读、要求私人空间、宗教信仰等。

留学生选择校外住宿缓解了学校住宿资源紧张的问题,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留学生与中国社会的交流融合,但也为学校的管理带来了一些问题,例如:容易产生安全隐患;为学校及时掌握其信息增加了难度;校外住宿游离于学校管理之外。

因此,对于来华留学生尤其是中国政府奖学金生的校外住宿,学校应加强规范管理,寻求更加行之有效且符合实际的管理方法。首先,学校应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告知相关规定和注意事项;其次,建立或完善审批制度,允许中国政府奖学金生申请校外住宿,获得批准的学生须退房,学校给予一定补贴;再次,建立联系制度,要求学生定期与学校或学院指定老师联系,并配合完善校外住宿信息登记及更新,以便学校准确掌握学生校外住宿的地址和联系方式。

5)建立反馈机制

中国政府奖学金生的管理是整个来华留学生管理工作的一大重点,因此建立反馈机制,及时了解中国政府奖学金生的诉求,有效提高教学和管理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可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就教学、日常管理、住宿条件等各方面展开调研、征求意见,也可借鉴复旦大学多年的成功经验,采用公共意见邮箱和反馈意见表的形式,建立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向学校反馈意见的渠道。更重要的是,学校在收集学生反馈意见之后,相关职能部门应及时梳理工作中的疏漏与不合理规定,并将改进工作落到实处。2.中国政府奖学金生生源质量有待提高

预科生是中国政府奖学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学校各类来华留学生中,中国政府奖学金预科生发生打架斗殴等各类违纪事情的频率相对较高。原因可能为:预科生多来自不发达国家,学生年龄较小,自我约束力较差;预科生通常在预科学校仅学习一年,对学校没有归属感;预科生入学时通常是第一次离开母语文化,来到异国他乡,语言的限制与文化的隔阂导致其较难接受和融入。

为提高预科生的管理,学校应在开学之初加强入学教育和文化引导,消除跨文化焦虑;在培养过程应加强监控,改进教学和管理方法,因材施教、科学管理;同时,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积极组织丰富、健康的课余生活,帮助和引导预科生融入中国的生活,培养预科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知华、友华、爱华的情感;学校还应建立心理辅导机制,加强心理疏导,减少预科生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心理问题。

对于中国政府奖学金学历学位生,学校则可结合新出台的预录取规定,借双向选择的机会,提高招生标准,提升生源质量。在教学方面,可参考复旦大学复旦学院、同济大学新生院等成功的创新模式,对本科新生先集中进行一年通识教学,待打实基础后,再进入专业院系学习,有效提升学习效果。

3.中国政府奖学金生管理的信息化有待完善

为加强对中国政府奖学金生的动态化、信息化管理,学校应充分考虑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在整个来华留学生群体中的特殊性,并与现有来华留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紧密结合。根据一般学校的情况,来华留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已实现注册报到、基本信息维护、签证管理、住宿登记等功能,可基于现有功能建立中国政府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