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说课稿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4 1:27:1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说课稿 12小理 唐翠蓬

尊敬的各位评委:

您们好!我是XXX,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第69-70页《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加以说明:一、教材、学情分析;二、教法学法;三、教学过程设计;四、板书设计。 一、 首先,我对教材作一个简要的分析

在教学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过有关平行线的知识,知道了什么是平行线、会画平行线、会检验平行线。同时,对平行四边形也有了初步的认识。认识了平行四边形的形状,能够从各种图形中辨认出平行四边行,这些都是建立在直观的基础上的感性认识上,本节课将通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然后进一步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意义、特征、特性以及平行四边形与正方形、长方形的关系上升到到理性的认识。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喜欢动手、动脑。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因此在教学中我抓住这些特点让他们通过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分析归纳等来理解所学知识。

(教学目标分析 )结合前面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根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的要求,关注学生的观察、动手、和操作能力我设计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对应的数学思想。

2、学生经历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究的过程,充分感受平行四边形的本质特征。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积极探索的精神,感受数学的价值。 (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难点:作平行四边形的高,明白底与高的对应关系。 二、 我针对这节课的教学和学法是这样设计的:

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我主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和引导,通过课件来引导学生,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交流的方法来进行教学。 教学准备

课件、三角板、尺子、平行四边形卡纸、长方形活动框

三、教学流程

为了突出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活动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 复习旧知

通过PPT出示课件,让学生判断平行线。之后用两组平行线组成一个四边形图形,问同学们是什么图形,从而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旧知识复习,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课件的动画演示自然由平行线过度到平行四边形,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平行四边形的本质,为后面平行四边形意义的教学做好思维上的孕伏。) 2.巧用实例,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一组生活中有平行四边形的图,请学生找有哪些平面图形,当说到平行四边形的地方用红课件闪烁一遍,再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表面是平行四边形的。师生小结后问:“想了解平行四边形的更多知识吗?”教师板书出课题。之后通过比较找出他们的共同点,从而让学生自己动手验证他们的猜想。 (设计意图:用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明白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用提问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产生探新欲望,明白探究内容。 活动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

要求学生用准备的平行四边形纸片,和同桌探究平行四边形那两条边是互相平行的。然后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获得新知,培养了他们的动手、动脑、分析、归纳等能力。且对所学知识加深了印象。) 活动三:随堂练习,巩固新知

出示图片让学生判断是否是平行四边形,并通过练习来让同学们明白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活动四: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请学生用手中的平行四边形纸片找出平行四边形的高和低。它们的高和低又有多少条。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既体现了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又培养了动手、动脑能力。使难点更好的得到了突破。) 活动五:巩固练习(课件出示)

1、 标出下图中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设计意图:根据艾滨皓斯遗忘曲线,四年学生易记易忘这一特点,及时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活动六:全课小结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小养成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总结) 三、 板书设计:

最后我来说说我的板书设计主要以平行四边的性质、定义、特征为内容。 性质:容易变形

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特征:对边相等且平行 对角相等 高和底:(贴图)

以上是我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一课的分析和教学设想,这节课有两个主要的亮点:1、在新知探究教学过程,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自己探究中学习知识,学生乐学、爱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其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2、全课充分搭建了交流展示的平台,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做中学,玩中学的快乐教育。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