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二轮复习 语言运用 训练(全国)(36)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18:33:0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8届二轮复习 语言运用 训练(全国)

1.请从下面两组词语中任选一组进行扩写,描述一种情景或陈述一种见解,不少于30个字。

(5分)

①腊梅 坚忍 大雪 ②莲花 高洁 淤泥

【答案】①在百花凋谢之时,坚忍、顽强的梅花迎着漫天飞舞的大雪,傲然绽放,笑迎酷寒。

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香远益清的莲花,是正直与高洁的象征,尤其为文人们所深深喜爱。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

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带动全民重温那些经典的古诗词,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中国诗词大会》组委会拟征集舞台悬挂对联,请你根据提供的上联写出下联。要求符合对联的基本格式。(6分) 上联:唐风汉韵入耳皆是天籁之声,声声抑扬顿挫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答案示例:古调近体过目均为珠玑之篇,篇篇妙不可言(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

分)

【解析】试题分析:对联题要求在形式上两联要对仗工整,每个词的词性和短语的结构要相

同;在内容上要相关,相近或相反。本题在内容上应该是对古典诗歌的高度赞美的评价,以此彰显“中国诗词大会”的栏目主题。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什么样的文章是好的,什么样的文章不好,得有一个标准。我觉得应该提倡两条:一是准确,二是自然。准确就是符合客观实际,不歪曲,画马像马,画人像人。自然就是不造作,不装腔做势,要说老实话、心里话。??拿穿衣服来讲,不能穿奇装异服,打扮得非常奇怪、惹人注意,其实效果不好。真正的美应是很平淡的,写文章尤其如此。我记得朱自清先生引用过一篇小学生的作文,有这样两句话:“冬天到了,树上的叶子都落光了。”朱先生非常称赞这两句。这两句有什么稀奇?没有。但非常自然,有一股味儿。这就使我想起《红楼梦》里的凤姐作诗,头一句“一夜北风起”就很自然,不是造作的。

(选自朱德熙《写作和写作教

学》)

依据朱德熙先生提出的好文章的标准,以“冬天到了,树上的叶子都落光了”作为首句,写

一段描绘冬景的文字。

【答案】(冬天到了,树上的叶子都落光了。)鹅毛般的大雪从天空中纷纷飘落下来,房子

上、树上、地上,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小伙伴们穿着厚厚的棉衣,戴着暖暖的帽子、围巾,在雪地里打雪仗、堆雪人,大家玩得好开心。瞧,那雪人长得又怪又可爱。它大大的肚子,小小的嘴巴,尖尖的鼻子是用红萝卜做的,两颗黑弹珠做成了眼睛,一个小脸盆当帽子,真是有趣极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时,要根据题目中朱德熙先生所讲的“非常

自然”的原则,对冬天景色加以描绘。要能抓住冬天景物特点,语言要准确、自然。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阅读下面的文字,用一个对偶句给材料拟一个恰当的标题。要求:①扣住材料的主要内容;

②不超过14个字。

近日,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提出,要切实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加强对外传播能力建设,提升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增强我国国际话语权。中国戏曲“走出去”就是这样的实践:将中国传统戏曲自信地置于世界戏剧语境之中,用前瞻的视野和大胆的创新让东西方文化发生碰撞,形成文化的对话与互鉴。

戏曲走出去,再一次重申了“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审美原则,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文艺工作者和各级文化部门当共同努力,打造出更多文化名片,让中国股市在世界的舞台上收获更多掌声。

【答案】示例:打造文化名片,讲好中国故事。

5.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中央电视台以“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为主题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开播后,反响强烈。大会参赛者为初中生,成人体验团也同步听写。但成人体验团听写 “熨帖”的正确率仅为10%,听写“癞蛤蟆”的正确率也只有30%。一些成年观众随节目自我检测,结果很“汗颜”。大会导演组透露,第一份预测题测试大毕业5年后的成人,正确率为40%;测试初二学生,正确率达80%。

(1)根据材料中的数据,你得出什么结论?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述。(不超过20字) (2)根据材料中有关内容,概括《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举办的宗旨。(不超过25个字) 【答案】(1)成人的汉字书写正确率明显低于初中生。 (2)着眼未来,提高全民汉字书

写水平、传承中华文明。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压缩语段的题目,注意比较材料中的数字,达到观点,然后概括宗旨。 【考点定位】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概括材料的内容的题目,注意材料的主体和主体特征,总结总之要注

意开头的句子,“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 6.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在方框内写出四个关键词。(6分)

据报道,我国国家图书馆浩瀚的馆藏古籍中,仅1.6万卷“敦煌遗书”就有5000余米长卷需要修复,而国图从事古籍修复的专业人员不过10人;各地图书馆、博物馆收藏的古籍文献共计3000万册,残损情况也相当严重,亟待抢救性修复,但全国的古籍修复人才总共还不足百人。以这样少的人数去完成如此浩大的修复工程,即使夜以继日地工作也需要近千年。

【答案】古籍 修复 人才 不足 【解析】

7.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50字。(6分)

雨 草坪 爱 琴键

【答案】雨落在萋萋的草坪上,像是在钢琴上弹奏着一首爱的圆舞曲,那白皙纤细的指尖温

柔有力地敲打在黑白相间的琴键上。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首先要紧扣题干中“描写性文字”和“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这两

点要求,然后,仔细揣摩题中四个词语之间在内容上的关联,运用联想,设想一个场景加以描写。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8.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五个较短的句子。可适当调整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6分)

皖江经济带是以国家规划的重点发展区域为依托,以皖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皖江的合肥、马鞍山等九城市,延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地理位置重要,区位优势突出,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经济区域。 【答案】①皖江经济带是以国家规划的重点发展区域为依托的经济区域。 ②皖江经济带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③皖江经济带地理位置重要,区位优势突出,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 ④皖江经济带以皖江城市群为支撑。

⑤皖江经济带涵盖皖江的合肥、马鞍山等九城市,延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

【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9.下面文字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6分)

信息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为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便利。谣言在网下及网络群组、微博、视频网站中传播,马上就会成为热点。如果谣言内容涉及到人们的生活,产生恐慌情绪在所难免。此时,做好科普就尤为重要,而网络作为科学知识的存储空间,是科普的好手段。只要利用网络信息,就能让谣言无处藏身。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①谣言在网下网上传播,不一定马上成为热点。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谣言内容涉及人们生活,不一定产生恐慌情绪。 利用网络信息,不一定能让谣

言无处藏身。

【解析】注意文中表述绝对的句子“只要利用网络信息,就能让谣言无处藏身”“如果谣言

内容涉及到人们的生活,产生恐慌情绪在所难免”。

10.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6分)

大江南北流行的一句话:众人划浆开大船。人多智慧多,合作能实现共赢。所以,作为一个现代人,只要学会和别人合作,就能取得成功。如果双方不是合作关系,就肯定是敌我关系,就会产生竞争。而竞争必然会使人变得更自私、更狭隘。

①学会与别人合作,不一定就能取得成功。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②双方不是合作关系,不一定就是敌我关系。 ③竞争不一定会使人类变得更自

私、更狭隘。

【解析】注意语段中表意绝对的句子“如果双方不是合作关系,就肯定是敌我关系”“竞争

必然会使人变得更自私、更狭隘”。

1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6分)

城市绿化是栽种植物以改善城市环境的活动。城市生态系统具有还原功能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城市中绿化生态环境的作用。城市绿化好,它的生态系统就一定很好,居民各方面的生活环境也就一定很好。好的生活环境一定能提升一个城市的品质,也就意味着这个城市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①不是城市绿化好就能说明城市的生态系统好。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②不是城市绿化好就能说明居民各方面的生活环境好。 ③不是好的生活环境就

能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