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分子结构与性质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9:02:4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2讲 分子结构与性质

【考纲点击】

1.化学键与分子结构:(1)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2)了解共价键的形成、极性、类型(σ键和π键),了解配位键的含义;(3)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4)了解杂化轨道理论及简单的杂化轨道类型(sp、sp2、sp3);(5)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或杂化轨道理论推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空间结构。2.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1)了解范德华力的含义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2)了解氢键的含义,能列举存在氢键的物质,并能解释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一、“两大理论”与微粒构型

1.中心原子杂化类型和分子空间构型的相互判断

分子(A为 中心原子) 中心原子孤 电子对数 0 AB2 1 2 AB3 AB4 2.等电子原理 (1)等电子体特征

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或离子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物理性质相似,化学性质不同。 (2)常见等电子体

粒子 -CO2、SCN-、NO+2、N3 中心原子 杂化方式 sp sp2 sp3 sp2 sp3 sp3 分子构型 直线形 V形 V形 平面三角形 三角锥形 正四面体形 示例 BeCl2 SO2 H2O BF3 NH3 CH4 0 1 0 通式 价电子总数 AX2 16e- 立体构型 直线形 --CO23、NO3、SO3 AX3 AX2 AX4 AX3 AX AX4 24e- 18e- 32e- 26e- 10e- 8e- 平面三角形 V形 正四面体形 三角锥形 直线形 正四面体形 SO2、O3、NO-2 -3-SO24、PO4 --2-PO33、SO3、ClO3 CO、N2 CH4、NH+4 二、分子结构与性质 1.共价键 (1)共价键的类型

①按成键原子间共用电子对的数目分为单键、双键、三键。 ②按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分为极性键、非极性键。 ③按原子轨道的重叠方式分为σ键和π键。 (2)键参数

①键能: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 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

②键长: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的核间距,键长越短,共价键越稳定。 ③键角:在原子数超过2的分子中,两个共价键之间的夹角。 ④键参数对分子性质的影响 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

(3)σ键、π键的判断 ①由轨道重叠方式判断

“头碰头”重叠为σ键,“肩并肩”重叠为π键。 ②由共用电子对数判断

单键为σ键;双键或三键,其中一个为σ键,其余为π键。 ③由成键轨道类型判断

s轨道形成的共价键全部是σ键;杂化轨道形成的共价键全部为σ键。 2.配位键与配合物

(1)配位键

①配位键的形成:成键原子一方提供孤电子对,另一方提供空轨道形成的共价键; ②配位键的表示:常用“―→”来表示配位键,箭头指向接受孤电子对的原子,

如NH+4可表示为,在NH+虽然有一个N—H键形成的过程4中,

与其他3个N—H键形成的过程不同,但是一旦形成之后,4个共价键就完全相同。 (2)配合物 如[Cu(NH3)4]SO4

配位体有孤电子对,如H2O、NH3、CO、F-、Cl-、CN-等。中心原子有空轨道,如Fe3+、Cu2+、Zn2+、Ag+等。 3.分子性质

(1)分子构型与分子极性的关系

(2)溶解性

①“相似相溶”规律:非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非极性溶剂,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极性溶剂,若存在氢键,则溶剂和溶质之间的氢键作用力越大,溶解性越好。 ②“相似相溶”还适用于分子结构的相似性,如乙醇和水互溶,而戊醇在水中的溶解度明显减小。 (3)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