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的形成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8 13:53:3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课题名称 台风的形成 教学对象 高一 课时 15min 一、课标分析 1、识读一般的卫星云图 2、学习阅读气旋示意图。 科目 课型 地理 新授课 二、教材内容分析 台风是我国东部沿海最重要的天气现象也是上海最重要的天气现象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本节内容可以说是大气圈中前几个专题“气压带与行星风系”“季风”等基础知识的延伸、是前面已学过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状况相结合的具体运用。突出了地理课的地域性和实践性。 三、学情分析 课本中“台风、寒潮和梅雨”的内容是我国东南沿海常见的三种天气现象,与上海地区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台风是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等知识的延伸,认识台风、了解台风,能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地理,学以致用。 四、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 知道台风是热带气旋,台风的形成时间与地点 过程与方法 学会描述台风的形成过程,总结台风形成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对身边有用的地理,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天气现象,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运用地理视角观察地理现象,提高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台风的形成过程,台风的形成条件 教学难点 台风的形成过程 六、教学方法设计 教法 讲授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 学法 自主探究法、练习法 七、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教学媒体) 1、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课本、教学设计; 2、学生的学习准备:课本、地图册、草稿纸、笔、橡皮;回忆相关知识、 八、教学流程设计 台风的定义 台风的形成过程 台风的形成条件 台风的结构 九、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观察多媒体上的图片思考是什么气象灾害造成的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通过展示图片引入本节内容 好,我们开始上课,在上课之前我们先看一组图片;这是什么气象灾害带来的场景呢?从这些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台风给我们带来非常大的影响,那么问题来了,威慑力如此之大的台风他是怎么形成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

台风的定义 要想探究台风是怎么形成的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台风,老师让大家预习了想必同学们能够从课本上找出台风的定义是什么,我们请一个同学说一下: 在西北太平洋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 大家看这句话,我们可以得出,台风的形成地点是西北太平洋,是一种中心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强调热带气旋) 好,大家看课本上给出台风定义的时候最后又加了一句话:台风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那么他是如何从气旋发展而来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下, 我们假设在这里存在着一片温度大于26度的海洋,温度在26度以上说明气温比较高,洋面气温高,会形成低气压,近洋面就有大量的空气膨胀上升,到达上空会出现向四周辐散的现象,使洋面气压降低,(画图)外围空气源源不断的补充流入上升区,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流入上升区的空气向右偏转,像车轮一样转动起来,而上升的空气膨胀变冷,其中的水汽冷却凝结成水滴时,要放出热量,又会促使低层空气不断上升,这样,近洋面气压下降的更低,外围空气补充的更加厉害,上升空气旋转的也更加猛烈,当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形成了台风。大家看低层气流的辐合有助于上升气流的加强,那么高空气流的辐散现象呢,有助于低层上升气流的发展和加强 台风的形成过程我们分析完了,那么下面我们请大家自己动手总结一下,台风形成的热力条件、水汽条件、动力条件分别是什么,大家小组讨论如何用更精炼的语言表述出来 热力条件:广阔的暖洋面(大于26度)(只有广阔的暖洋面才可以为台风的形成提供充足的能量) 水汽条件:源源不断的水汽条件(台风的形成需要大量水汽的补充,无论是在高空还是在近洋面,只有在广阔的海洋上才可以有源源不断的水汽补充) 动力条件:地转偏向力(因地球自转的关系,使流入的空气像车轮一样转动起来,这是台风形成的一个关键因素) 根据课下自己的预习找出台风的定义,并记录笔记 认识什么是台风 风的形成过程 跟随老师的思维分析思考台风形成的过程 边画图边分析使学生更加形象的认识台风形成的过程 台风的形成条件 学生自己动手,小组合作,根据分析台风的形成过程总结台风的形成条件。 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动手总结台风形成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