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6 14:31:5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中国民俗文化》课程简介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为全院学生开设的人文类通识课。主要内容包括六大部分:①人生仪礼中的出生礼、成人礼、婚礼和丧礼中的不同仪式及其表达的丰富内涵和中国人的现世观;②饮食起居文化中民俗事项的象征意义和中国“同类取象”的传统思维;③日常生活习俗的历史根源和变迁以及传统家庭观念;④四大传统节日的习俗和承载的中国文化的元素以及传统节日如何传承和发展;⑤民居的建筑和居住习俗及其“天人合一”、“等级有序”“阴阳平衡”的居住理念;⑥民间信仰的类型与特点,以及中国民众的实用心理。同时,结合实践,通过课外民俗专题的探讨,掌握民俗发展和传承的脉络。
二、教学目的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了解中国民俗文化的特色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通过扩大知识面和深入探讨,在思想素质和知识能力上得到提高。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学课时以外,指导学生对自己的姓氏和生肖进行探究达到寻根问祖、重视家庭的目的;结合家乡和本土的民俗,理解各种民俗中蕴含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注重亲情、热爱家乡以及热爱中国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即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和谐共处、诚实守信等在民俗中也得到充分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认真领悟并在情感价值观上得到提升。
三、课时分配
2学分32课时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考查课。总成绩=平时成绩(50%)+课程论文(50%)
五、教材及参考书:
1、教材:
柯玲:《中国民俗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2、参考书: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