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0 2:26:1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课程名称:数学 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版 适用对象:小学四年级 课时安排:58课时 设计者: 侯书香

单 位: 郑州市惠济区南王村小学

一、背景

四年级学生已经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学习基础。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小学第一学段的学习方法。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已经养成,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但是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数学思维发展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二、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在三年级下册学习“元、角、分与小数”的基础上,扩展对小数的认识,把小数和分数初步联系起来,进一步了解小数的意义。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小数乘法”。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经历探索小数乘法意义的过程,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运用小数乘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第五单元“认识方程”。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初步了解可以用字母表示数;通过直观模型,初步了解方程;通过游戏活动,初步了解等式性质,并能用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认识图形”。通过分类活动,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了解梯形的特征。通过对三角形分类,了解各类三角形的特点。通过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和等于180°,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会运用学过的图形设计一些简单的图案。能通过欣赏图案,体会图形排列的规律,感受图案的美;并能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2.第四单元“观察物体”。通过实际观察,学生体会到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景物,看到的画面不同;能辨认从不同位置拍摄的相映照片和先后顺序;能辨认从观察点高低、远近拍摄到的相应照片和先后顺序。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六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必要时可使用计算器);通过实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多个单位),认识折线统计图;根据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平均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四)实践活动与综合运用

本册教材在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中,配有题材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呈现形式多样化的应用问题和实践活动。结合具体学习内容设计的实践活动,有综合运用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初步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

三、课程内容

单元 单元 训练重点 序号 专题 1.小数的意义(一)(认识小数的意义) 教学内容 安排 一课时 课时

2. 小数的意义(二)(进一步认识小数的意义) 一课时 1.小数意义的认识。 小数的认2.小数大小的比较。 1 识和加减3.小数的加减法。 法 4.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6.比身高 (小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7.歌手大赛(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8.练习一 两课时 一课时 两课时 5.买菜(小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一课时 4.比大小(比较小数的大小) 一课时 3. 小数的意义(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 一课时 1.图形分类。 1.图形分类(对学过的一些图形进行分类) 一课时 一课时 2.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2.三角形分类(认识各种三角形) 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3.探索与发现一(探索和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两课时 角形、等边三角形。 2 认识图形 3.三角形内角和。 180°) 4.探索与发现二(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一课时 4.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和大于第三边) 5.初步认识梯形,进一步认5.四边形分类(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初步认一课时 识平行四边形。 6.欣赏与设计图案。 识梯形) 6.练习二 一课时 1.买文具(小数乘整数) 1.小数乘法的意义。 一课时 2.小数点搬家(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2.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两课时 规律) 变化的规律。 3.街心广场(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小数位数的关3.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小数两课时 3 小数乘法 系。 位数之间的关系。 一课时 4.包装(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 4.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一课时 5.蚕丝(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 5.解决相关的简单问题。 两课时 6.手拉手(小数的加、减、乘混合运算) 6.小数的混合运算。 一课时 7.练习三 整理与复习一 三课时 一课时 一课时 一课时 一课时 两课时 一课时 一课时 一课时 一课时 一课时 1.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范1看一看(从不同位置观察立体图形) 围。 4 观察物体 2.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形3.搭一搭(还原立体图形) 状。 1. 用字母表示数。 4.练习四 1. 字母表示数 2.我说你搭(按指令搭出立体图形) 2. 认识方程,会用方程表2. 等量关系(找等量关系) 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3. 方程(认识方程) 5 认识方程 3. 等式的性质。 4. 解简单的方程。 4. 解方程(一) 5. 解方程(二) 5. 初步学会用方程解决简6. 猜数游戏(进一步体会等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