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5 21:14:4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
《图形的运动(一)》 课标内容和课标解读
课标内容
《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中提出“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
《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中提出“结合实例,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能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课标解读
运动是世间万物的基本特征,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在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大量的运动现象,如平移、旋转、对称等。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内容中,图形的运动有两种最基本的形式:一种是形状和大小不变,仅仅发生位置变化的图形运动;另一种是形状不变而大小变化的图形运动。本单元学习的是第一种图形运动形式,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图形的运动”。它主要包括: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图形的平移;初步认识旋转;解决问题。在课程实施中,只要求让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图形的平移和旋转,不要求学生掌握画出图形的对称轴及在方格纸上作图、定量刻画图形运动的内容。
一、结合生活实例,通过观察、操作、想象、思考,使学生直观认识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一)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观察、分类等数学活动中,初步感知图形的运动特征
1.通过观察熟悉的游乐场等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不同物体的各种运动形式。
2.通过比较、分类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尝试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运动现象,初步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在课程实施中,可以选择生活情境中的实物,让学生说一说它是怎样运动的,再让学生找出与它运动方式相同的事物;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根据运动特点的不同进行分类。
(二)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对称现象,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辨认轴对称图形
1.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经验,通过观察植物、动物、建筑物等对称现象,说一说见过的对称现象,直观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2.通过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等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轴对称图形的形成过程,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对折后“完全重合”的特征,直观认识对称轴。在课程实施中,要注意通过
合适的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活动的目的,保证活动的有效性。如以“为什么要对折纸?”使学生体会到是为了使剪出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以“为什么只在一边画图?”使学生体会到因为对折了,剪出来的两部分是同样的;以“观察展开的剪纸上的折痕,你能发现什么?”使学生理解对称轴的含义。
3.通过“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等练习,进一步巩固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在课程实施中,如果学生判断某些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有困难,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折一折的方式判断。
(三)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平移、旋转现象,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学生能直观认识平移、旋转现象,能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1.通过观察观光电梯、推拉窗、风车、直升飞机螺旋桨等物体的运动现象,让学生发现平移、旋转现象的共同特点,直观感知平移、旋转的特征。
2.通过用肢体语言表达平移、旋转现象,加深学生对平移、旋转概念的认识与理解。
3.通过说一说生活中的平移、旋转现象,让学生巩固对平移、旋转概念的认识,体会平移和旋转现象就在我们身边,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4.通过画一画、转一转等数学活动,让学生直观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例如,让学生利用小汽车图形的平移画出一排小汽车,体验图形平移的特征;在展示交流中,学会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在平移的教学中,要突出平移的特点,即:平移时物体或图形的方向和大小没有变化,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可以上下、左右、斜着移动,但要沿直线移动。
二、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初步渗透变换、转化的数学思想
(一)通过观察想象、操作验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创设“哪几座小房子可以通过平移相互重合?”等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或借助想象尝试解决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在课程实施中,要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在头脑中模拟图形的平移过程来解决问题;对用想象解决问题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通过移一移来解决问题,以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通过创设“下面的图形分别是从哪张对折后的纸上剪下来的?”等练习情境,让学生依托想象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再通过操作验证解决问题。在不断经历“观察—想象—验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让学生经历由易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观察与动手操作中进行思考和发现,渗透变换、转化的思想方法
1.创设“剪出手拉手的4个小人”等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理解题意,抽象出数学问题。
2.通过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引导学生经历由易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渗透变换、转化的数学思想。例如,在例4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剪一个小人的经验进行迁移,同时将问题转化为简单些的剪两个手拉手的小人的问题,以操作的方式探索折纸方法、画图方法,并经过不断的调整解决剪4个小人的问题。
3.在解决“剪出手拉手的4个小人”等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例如,在例4的教学中,学生由于缺少解决问题的思路,往往会随意地剪图,并出现剪一两次不成功就放弃的现象,这时教师要适时介入,合理引导,直至成功。
“解决问题”在实验教材中,多安排在“数与计算”领域,现行教材在本单元作了安排。在课程实施中,既要注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要注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通过欣赏生活中的对称现象,使学生感受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美
1.通过欣赏树叶、蝴蝶等大自然中的对称现象,让学生感受对称美,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2.通过欣赏建筑物、剪纸作品等,让学生感受对称在生活、艺术中的运用,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创造欲望。
本单元是“图形的运动”的起始单元。在课程实施中,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而典型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中,积累学习抽象图形运动的感性经验,也为今后从图形运动的角度认识图形(如圆柱体、圆锥体)、理解度量(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推导等)做好铺垫。
第1课时 《图形的运动(一)》教材分析及重难点突破
一、教材分析
“平移与旋转”是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平移和旋转现象是生活中常见的几何现象。教材在介绍平移和旋转现象时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例引入,使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并体会它们的特点。通过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深入理解概念,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