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21:35:1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安全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安全须知

1.工作前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2.工作前检查所使用的工具是否完好,设备是否运行正常,若有毛病不得迁就使用,并及时报告、处理。

3.工作前不饮酒,工作中精神集中,态度严肃,不谈笑打闹,并关心他人的安全,自己感到身体不舒适时,应及时报告。

4.不做自己不熟悉和领导没有指派的工作。

5.进行生产时,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设备操作规程和工艺规程。

6.工作地点要保持清洁,地面不得洒有滑油或冷却液,对夹具、工具、半成品、材料、成品等要码放整齐、稳固,避免砸伤或绊倒。

7.如工作需要穿过机床之间的空间时,注意不要碰在机器设备的转动部分和电气部分。 8.使用机器设备和电动工具工作,下班后或因事离开工作地点,必须停车并关好电门。 9.正确使用一切防护保险装置,对机器设备上的保险装置不得随意拆卸。

10.操作旋转机械设备,不准戴手套。生产现场不准穿拖鞋,女工必须戴防护帽,发辫不允许露出,不准穿裙子,不准穿高跟鞋。

11.未经有关部门允许,车间内的一切电气设备不得任意拆卸和安装。 12.如电气发生故障时,则应立即通知电气维护人员抢修。

13.拆卸、安装及修理电气设备时,应首先切断电源,确认无电后再进行工作,不得带电作业。

14.车间内不允许用抛掷方式来传递工具、零件,避免伤人和损坏设备。

15.通道必须保持畅通,不得放置材料、毛坯半成品以及其他物品,更不能在通道上进行作业,以免影响运输和通行。

16.内贮有压力的容器上,不得进行修理工作,避免被喷出的蒸气、气体和其他的物质伤害。

17.厂内各种气瓶的运输,应有专用的小推车,并且用锁链或卡箍固定在推车上,禁止用手肩等扛送,避免倒下碰撞而发生事故。

18.使用吊车工作时,对吊挂的重物必须捆绑牢靠,必须注意运行范围内无故障,不得有阻碍物和人站立在吊车重物下。

指导书

19.登高作业时,必须有人监护,检查梯子、安全带等是否良好,架设的梯子应与地面成55~60度角并有防滑措施,工作人员应配备工作袋,不得随便往下投掷工具及其它东西。

20.多人搬运设备时,应有专人统一指挥。

21.有毒有害作业场所,必须在通风良好的情况下进行工作,工作地点不得吸烟、饮水和吃东西。

22.在进行酸碱溶液作业时,应穿戴防酸碱工作服、防酸碱手套等防护用具。如果酸碱溶液喷溅到手上、脸上或其他部位时,应立刻用大量的清水冲洗。

23.局部照明或手提灯必须采用安全电压(36V),潮湿的工作场所应用24V或12V。 24.汽油柜、气瓶库及易燃易爆场所,不得穿化纤服装和鞋底有钉的鞋子或携带易燃物进入,同时,所有的电气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

25.需对装过易燃易爆物质的器皿或设备进行焊接时,事前必须经过清洗,以免发生爆炸。 26.电气设备着火时,应首先切断电源,用干粉灭火器或干砂熄灭。

27.发生人身事故、火灾、火警及其他意外事故立即抢救伤员,保护现场,报告领导,电话报告有关职能部门,现场人员有责任向调查分析事故者讲述事故经过。

指导书

电、气焊工作业指导书

1.目的和范围

保证工人在气割、焊接操作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保证气割、焊接设备的安全生产,降低有害气体对人身的污染,防止设备发生故障和缺陷所引起的人身伤亡事故。适用于公司所有气割、焊接工作业。 2.职责

2.1.工段长对本工段气割、焊接的安全负责,做好安全管理及检查工作,对操作人员进行监控,控制事故为零。

2.2.操作者在气割、焊接时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做到“三不伤害”。 3.工作内容

3.1.工段长的工作内容

3.1.1.班前会宣传安全生产知识,在安排生产的同时,布置安全生产计划。 3.1.2.班前对上岗员工的穿戴劳动防护用品进行检查,符合公司规定。

3.1.3.生产过程中对生产现场进行安全检查,纠正违章行为,始终保持员工在作业时处于一个安全有保障环境无污染的作业环境。

3.1.4.班中出现事故隐患和发生异常现象,要及时进行处理。发生重大事故,保护现场,立即报告分厂领导或兼职安全员。

3.1.5.班后会总结当天的安全生产执行情况,处罚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员工。 3.2.操作者的工作内容

3.2.1.班前接受工段长的安全生产教育和计划。

3.2.2.上岗前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达到领口、袖口、腰部、鞋带扣系牢靠,在固定场所操作,佩戴围裙和护脚片。

3.2.3.上岗前检查使用的设备、设施和工具符合安全性评价要求。 3.2.3.1.气、切、焊工

a)气瓶装二个防振橡胶圈,放在固定框架内。 b)气瓶与其它易燃气瓶、油脂等分开远离10m之外。 c)减压器在有效之内,压力表指针是否灵活正常。

d)胶软管、无变质、老化、脆裂和漏气,没有油脂的胶管不准使用,橡胶管接口处及喉卡卡紧。

e)橡胶软管接压力表、减压器、焊接连接正确氧气软管为红色,已炔软管为黑色。 f)通透焊咀、割咀规定必须用钢丝或竹丝,禁止用铁丝。 g)检查焊炬、割炬的焊射能力。

h)根据工件的厚度,选择适当的焊炬、割炬及焊咀、割咀。 3.2.3.2.电焊工

指导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