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9 13:23:2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为确保此项取得实效,做到有章可循,和民政沟通,衔接民政部门的低保和五保数据,在工作中严格遵循坚持统一标准、全面调查;坚持实事求是、科学识别;坚持分级负责、分类指导;坚持严格程序,公开公正的四项基本工作原则,采取在农
户申请的基础上,调查人员进村入户调查,全面了解掌握各户收入情况,逐户计算人均纯收入。我乡结合“两项制度”,严把“报—查—评—审—批”五个环节,把丧失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和老弱病残等明显弱势群体人员的家庭优先纳入贫困人口范畴,然后根据调查收入低于新标准以下的农户拟定为贫困户。对拟定贫困户由村民主评议小组进行评议,真正把决定权交给群众。对拟定的贫困户进行最少不低于7
天的公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及时纠正评议、公示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组织抽调的调查组人员在包村领导带领下迅速进村入社到户,按照“入户调查,村组评议,乡审核”原则,达到摸排全面,调查详实,登记准确,定性合理,全面实行阳光识别确认,确保新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甄别和建档立卡工作的质量和实效。 (五)广泛宣传,培训到位 通过召开动员会、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深入宣传了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的相关政策。积极采取“以会代训、全程参与”的方式,着力抓好了培训工作,确保其掌握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基本知识。各驻村工作组进村入户,召开村民小组会议,为全面开展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同时,基于农村广大贫困群众文化素质低、理解能力差,特别是一些特困群众不识字和白天忙农活的实际,各村成立宣传小组,上门逐户面对面宣传讲解,帮助广大群众了解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使他们真正理解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提高广大群众参与试点工作的积极性。贫困户识别期间,我乡举办各级培训班2期共80人次,进村入户开展识别工作的干部共20余人,向广大农民朋友发放宣传资料800余份,极大地推动了我乡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工作积极稳妥进行。 (六)加强督查,确保实效 我乡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深入5个村督查指导,对贫困户名单及相关档案进行抽样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出纠正,需要解释的进行耐心解释,确保做到公开、公平、公正。6月份以来,我乡派出多批次干部组成的工作小组深入村社,采用随机抽查的办法,抽检了5个村的18个社共199户贫困家庭,对照农户申请表中的数据和情况进行逐项检查。通过村干部反映、向
附近村民了解情况以及到贫困户家实地察看、询问等多种方式核实,确保识别对象不错位、不缺位,实现了符合政策的一户不漏、不符政策的一户不评,让真正需要得到扶助的贫困农户享受到国家改革发展的成果。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个别村社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村在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贫困对象识别程序混乱,导致工作推进缓慢。二是个别村社宣传发动不够到位,部分群众存在认识偏差。在工作开展期间,不少农户认为被确定为贫困户后会得到很大的利益,特别是在信息采集环节需要贫困户提供银行账号。三是一些村干部作风不扎实、工作不细致。一些干部为了减轻工作量,填报数据不够细致,也出现个别有关数据错误。 四、下一步打算 (一)档案归档,完善数据库。由于我乡的扶贫建档立卡相关的档案资料较多,我乡将安排专人负责,继续完善档案数据库。 (二)结合实际,分类制定落实帮扶措施。根据帮扶对象的特点和需要,结合每个村的实际,分类制定扶助措施,落实帮扶计划。在帮扶形式上与整村推进、基础设施、产业扶贫、贴息贷款、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社会保障等多种形式和措施结合。
【篇三:精准扶贫生态环境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
关于精准扶贫生态环境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
为切实改善我县贫困村生态环境,结合县情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一)土地整治和地质灾害综合治理。依托土地整治、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项目,至2016年,完成基本口粮田建设工程54109亩,配套田间道路134公里;在18乡镇31个行政村64个自然村实施地质灾害搬迁避让工程,对全县2402户11467人进行易地搬迁安置。至2020年,建设高标准农田41324亩,配套田间道路148.8公里;组织实施土地整治、旧村庄复垦项目
4.84万亩,完成全县14个地质灾害治理项目,有效预防地质次生灾害。
(二)林业生态和林业经济。紧紧围绕创建全省核桃大县和全国生态示范县总体目标,巩固提升西灵山、三湾梁、铁炉梁、水清梁、石沟河流域、响水河流域6个五万亩干鲜果示范基地建设成效,发展果品产业增收,发展林下经济增收,引导农民育苗增收,落实惠民政策增收,依托新一轮退耕还林、三北五期造林、天保二期工程等项目建设,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快发展林业经济,整合各类项
目资金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到2016年,贫困村群众林业纯收入达到1700元以上,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 — 80 —
31.02%;到2020年,贫困村群众林业纯收入达到3100元以上,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5.01%以上,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建立。
(三)草原生态保护。通过落实补奖政策,进一步巩固草原保护建设成果,完善基本草原划定和草原规范化承包,落实草原禁牧,减轻草原放牧压力,遏制草原退化趋势,改善草原生态环境;调整牧草种植结构,扩大优良牧草种植基地建设,为减轻草场压力、发展草业提供物质基础;开展舍饲圈养,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切实做到“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肉、减畜不减收”。到2016年,全县草原植被覆盖率达到83.5%以上;2020年达到85%以上,草原沙化、鼠害、超载过牧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同时建立起生态循环型畜牧业服务体系,标准化养殖场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比例达到50%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率达到80%以上,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较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
(四)村容村貌整治。以提升农民群众生活水平为目标,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农村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分层次、分步骤地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着力建设一批村容整洁、环境优美、基础完善、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2015年建成“万村整洁”村35个,到2016年55%以上的贫困村实现村庄环境整洁;到2020年,全县所有贫困村基本实现村庄脏乱差全面治理,畜禽养殖区和居民生活区科学分离,垃圾污水得到 — 81 — 有效处理,村庄绿化美化亮化。 二、主要工作
(一)强化国土资源整治
实施单位:国土局、水保局、农综办、农业局
1.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实现农田“地平整、土肥沃、旱能灌、涝能排、路相通、林成网”,既能显著增强农田防灾减灾、抗御风险的能力,也可方便农机作业,充分发挥农机抢农时、省劳力、增效益的作用,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实施过程中项目建设工程内容包括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道路工程和防护林工程,力争到2020年全县实现梯田全覆盖。
土地整治项目:项目涉及贫困户4885户、贫困人口22110人。2015年-2016年拟实施的土地整治项目共3个。分别为清水县金集
镇潘山村等3个村土地整治项目、红堡镇等7乡镇17个自然村旧村庄复垦项目、松树乡下曹村土地整理项目,项目总投资3670万元,建设总规模2.23万亩,新增耕地面积3051.3亩。2017年-2020年拟实施的土地整治项目共9个。分别为新城乡黄粱村土地整理项目、秦亭镇秦亭村土地整理开发项目、丰望乡磨上嘴土地整理开发项目、黄门乡下成村土地整理开发项目、红堡镇杜川村土地整理开发项目、红堡镇后川村土地整理开发项目、白驼镇姚黄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白沙乡太石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和万紫石材有限责任公司土地复垦项目,总投资 — 82 —
5259.39万元,建设总规模3.08万亩,新增耕地面积1969.8亩。(详见附表1-1)。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项目涉及贫困户1030户,贫困人口4781人。到2016年,在新城乡的四合村、蒲魏村,黄门乡的台子村、下城村新修梯田14057亩,配套田间道路14.6公里,项目建设资金为1216.73万元。在松树乡的文湾、椅山、李沟、代王,王河乡的全寨、成寺、后坪新修梯田14057亩,配套田间道路22.6公里,项目建设资金为1218.31万元(详见附表1-2)。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项目涉及贫困户1194户,贫困人口5414人。到2016年,在新城乡的大陆、王尧、杨壑、方湾、闫川村新修梯田4050亩,营造水保林7144.05亩,经济林1208.85亩,种植人工草1078.35亩,封禁治理15566.7亩,修建谷坊20座,新建田间道路20.4公里,项目建设资金为858万元;到2020年,在白驼镇姚黄、化岭、阳坪、梨湾、路山、白驼、折湾村新修梯田8244亩,营造水保林7104.5亩,经济林8400亩,种植人工草900亩,封禁治理16230亩,修建谷坊36座,新建田间道路49.8公里,项目建设资金为1300.84万元(详见附表1-2)。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项目涉及贫困户622户,贫困人口2886人。到2020年,完成清水县樊河赵家沟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在新城乡四合、蒲魏、李湾村新修水平梯田6000亩, — 83 —
营造水保林900亩,建沟道谷坊12座,生产道路10公里,建设资金为518.26万元;完成清水县汪家沟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在王河乡全寨、成寺村新增梯田4895.7亩,营造水保林829.65亩,种草690亩,配套田间道路5.0公里,新修沟道谷坊13座,建设资金为606.82万元(详见附表1-2)。
2.实施地质灾害综合防治。积极争取中央省市项目搬迁避让与工程治理的项目立项工作,配合发改、扶贫实施好精准扶贫项目。统筹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新型城镇化试点等项目,在项目选址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作为项目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的前提条件。重点新农村和小城镇选址建设中注重地质灾害避让和防治,做到利弊权衡,统筹兼顾,从根本上改善我县生态及地质环境,为各类项目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地质灾害搬迁避让工程:项目涉及贫困户1901户、贫困人口8972人。2015年—2016年,实施搬迁避让的乡镇村组有土门乡西坡村、远门乡曹王村、贾川乡贾川村等18乡镇31村,共完 — 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