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期末总复习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1 13:29:4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宏观经济学》总复习

1、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框架。 国民收入核算 投资理论 开放理论和政策 货币理论和政策 国民收入决定 财政政策和理论 消费理论 失业和通货膨胀理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2、试述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指标:GDP、NDP、NI、PI、DPI之间的关系。

(1)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总量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国内生产净值(NDP):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新增加的产值,即在GDP中扣除了折旧后的产值。(总投资、净投资、重置投资的概念)

国民收入(NI):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生产的各种生产洋提供者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的货币价值之和。

个人收入(PI):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有个人得到的全部收入之和。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最后归个人所有并能直接支配和使用的全部收入。

(2)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指标之间的关系 GDP-折旧(资本消耗)=NDP NDP-企业间接税=NI

NI-(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公司未分配利润)+政府和企业给个人的转移支付+利息调整+红利=PI

PI-个人所得税=DPI

3、凯恩斯提出的基本心理规律有那些?

凯恩斯提出的基本心理规律有: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以及流动性偏好。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是指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

1

加的多。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是指由于资本家普遍对未来存在信心不足,从而导致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流动偏好指出于交易动机、预防动机以及投机动机而使人们对货币的流动性产生偏好。

4、凯恩斯理论的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在何时达到均衡?如何调整以实现均衡?

(1)凯恩斯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认为,当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时,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经济达到均衡。

(2)如果投资大于储蓄,经济社会的总支出大于总收入,企业的非意愿存货投资大于零,即企业的存货会增加,企业会削减生产。反之,储蓄大于投资,经济社会的总收入大于总支出,企业的非意愿存货投资小于零,即企业的存货会减少,于是,企业会扩大生产。通过以上调整,最终达到均衡。

5、试用图解法导出IS曲线,并分析IS曲线变动的因素。

(1)利率的敏感程度d、边际消费倾向影响IS曲线的斜率。

(2)在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d和边际消费倾向不变的条件下,自主性支出的变动会引起曲线的平行移动;

(3)如果投资函数和储蓄函数的斜率发生变动,曲线的斜率也会发生变动。

6、“增加储蓄将减少国民收入,引起经济萧条;增加消费会增加国民收入,引起经济繁荣。因此,节俭对经济不利”。(1)用凯恩斯理论分析以上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2)从我国经济现实出发,分析以上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1)任何经济理论都是以一定的条件为前提的,离开了具体的条件很难判断一种理论的正误。凯恩斯理论是以有效需求不足的萧条经济为背景提出来的。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增加储蓄会导致消费需求的下降,从而加深总需求不足的矛盾。另一方面,由于企业投资需求不足,由于储蓄率的上升而带来的投资品供给的增加只能导致产品的积压,所以储蓄不能顺利地转化为投资。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中,节俭对经济不利的说法是正确的。但从长期来看,一个经济的繁荣还取决于社会的总供给能力,即经济的发展要受到资源的限制,那么,增加储蓄,增加资本的积累也是非常重要的。

(2)过去我国的传统美德是节俭,但是,近年来经济增长脚步的放慢使很多人认识到消费的重要性,政府也在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并用将息、增加收入,甚至放长假等方法来刺激消费。

但是,我国现在的经济环境并不是凯恩斯理论中的萧条经济,我国的经济资源也还比较缺乏,再有,我国经济增长的缓慢部分由于体制上的原因造成的。所以,在鼓励消费的同时,还要刺激投资、增加政府支出和出口。从长期来看,我们还要主义制度变革、资源的增加和技术进步,这才是长期繁荣之路。

7、财政政策效果与IS、LM曲线的斜率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答案:从IS-LM模型看,财政政策效果的大小是指政府收支变化使得IS曲线变动对国

2

民收入变动产生的影响。显然,从图形看,这种影响的大小,随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不同而有所区别。

在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IS曲线越陡峭,则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化越大,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大。反之,IS曲线越平坦,则财政政策效果越小。(用图形表示)

IS斜率大小主要由于投资阿利率系数所决定,IS越平坦,表示投资的利率系数越大,即利率变动一定幅度所引起的投资变动的幅度越大。若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反映较敏感,一项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得利率上升时,就会时私人投资下降很多,因此,IS越平坦,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被挤出的私人投资就越多,从而使国民收入增加得就越少,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小。

在IS曲线斜率不变使,LM曲线斜率越大,即LM曲线越陡峭,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动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反之,LM斜率越小,曲线越平坦,则财政政策效果越大。(用图形表示)

这是因为,LM曲线斜率大小主要决定于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LM曲线斜率加大,即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较小,或者说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反应较不灵敏,这意味这一定的货币需求的增加将使利率上升较多,从而对私人部门投资产生的挤出效应较大,结果使财政政策的效果较小。

8、货币政策效果与IS、LM曲线的斜率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答案:从IS-LM模型看,货币政策效果的大小是指货币供给变化使得LM曲线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产生的影响。显然,从图形看,这种影响的大小,随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不同而有所区别。

在IS曲线不变时,LM曲线斜率越大,即LM曲线越陡峭,则移动LM曲线时收入变化越大,即货币政策效果越大。反之,LM曲线越平坦,则货币政策效果越小。(用图形表示)

这是因为,LM曲线斜率大小主要决定于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LM曲线斜率大,即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较小,或者说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反应较不灵敏,这意味着货币供给增加导致一定的货币需求的增加将使利率下降较多,从而对投资和国民收入有较大影响,结果使货币政策的效果较大。

在LM曲线斜率不变时,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IS曲线越陡峭,移动LM曲线时收入变动就越小,即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小,反之,IS斜率越小,曲线越平坦,则货币政策效果越大。(用图形表示)

IS斜率大小主要由于投资的利率系数所决定,IS越平坦,表示投资的利率系数越大,即利率变动一定幅度所引起的投资变动的幅度越大。若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反映较敏感,一项扩张性货币政策使得利率下降时,就会时私人投资增加很多,因此,IS越平坦,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时被挤出的私人投资就越少,从而使国民收入增加得就越多,即货币政策效果越大。

9、宏观经济政策有些什么目标,各目标的含义是什么?

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社会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

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 (1)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一目标。它在广泛的意义上是指一切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仇参加生产的状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