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6 5:59:5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胃癌患者的术后护理与健康教育(一)
【摘要】胃癌发病原因与饮食因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及幽门螺旋菌(Hp)感染有关。近年来发现,胃幽门螺旋菌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目的讨论胃癌患者的术后护理与健康教育。方法对手术后的患者进行护理。结论对胃癌患者进行手术后护理可帮助患者解除疼痛不适感,指导患者增强体质,加快身体恢复速度,避免并发症。 【关键词】胃癌术后护理健康教育
胃癌发病原因与饮食因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及幽门螺旋菌(Hp)感染有关。近年来发现,胃幽门螺旋菌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1病情观察:术后定时监测病人的血压、脉搏、呼吸、神志、肤色、尿量、切口渗液情况。 2禁食、胃肠减压:保持胃管引流通畅,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胃管以防血痂堵塞胃管;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及量,术后24小时内可由胃管引流出少量血液或咖啡样液体l00~300ml。若有较多鲜血,应警惕吻合口出血,要及时与医生联系并处理;妥善固定胃管,胃管是术中放置在吻合口附近,一旦脱出,难以重新放置到合适位置,告诉病人留置胃管的重要性,不能自行拔出;若胃管脱出,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重新放置,动作要轻柔,以防造成吻合口出血。 3解除疼痛不适:协助患者取舒适的体位,如术后患者神志清楚、血压平稳后,给予半坐卧位,松弛腹肌,减轻疼痛,同时膈肌下移,促进呼吸和循环。告诉患者咳嗽时用手或小枕头按压伤口。固定好引流管,以免翻身活动时牵拉引起伤口疼痛。必要时按医嘱给予止痛药,同时观察止疼药的效果、副作用,并予以记录。
4加强营养:术后早期继续给予胃肠道外静脉营养治疗,待肠功能恢复后给予肠内营养治疗。肠内营养更有利于营养素的吸收,还有助于维持肠黏膜结构和屏障功能的完整性。 5饮食指导:胃大部或全胃切除后病人的治疗既要补充营养,又要结合患者自身对饮食的耐受情况,区别对待,切不可强求一律。一般在胃手术后24~48小时内禁食,第3~4日肠道恢复功能、肛门开始排气后先进少量多餐的清流饮食,然后改为全量流质饮食、“胃切一号”,而后逐步由无渣、少渣半流质饮食过渡到普食。一般坚持半年以上的半流质饮食才能逐渐恢复到正常饮食。
饮食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则。
1)限制餐间、餐后液体食物的进量,液体食物更易加速残胃的排空,使未经消化的高渗食糜倾入小肠,造成小肠膨胀和蠕动增快,引起腹泻或不适。所以,对胃切除术后病人的饮食,应尽量缩短流食阶段,改为半流食或软饭。在停止流食后可按干稀搭配原则配餐,每餐都配以烤面包干、烤馒头干、饼干等干食。如欲饮用汤汁、饮料、茶水等,宜安排在餐前或餐后0.5~1小时。牛奶视病人耐受情况而定,能进流食后酸奶更适合病人。
2)减少糖类,增加蛋白质和脂肪入量。糖类在肠道水解和吸收速度快于蛋白质和脂肪。胃切除术后如若出现反应性低血糖(多发生于餐后1~3小时),只要减少糖类进量,尤其是单双糖的进量,病情即可改善。故在饮食中应少进糖类食物,更要禁用或少用糖果甜食。
3)少量多餐。这种进食方式可以减缓过量高渗食糜倾入小肠而引起的不适感,也是增加营养摄入较为可行的方法。一日3次正餐,2~3次加餐。
4)解除惧食心理,摄入营养充足的平衡膳食。胃切除后病人体重减少或不增加的现象十分多见,这与术后不敢进食、怕引起不舒服而导致的能量摄入不足有关。 6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1)术后胃出血:术后6小时内应每15~30分钟测生命体征一次,待病情平稳后可改为4~6小时测一次。如病人出现烦躁不安、脸色苍白、大汗淋漓、生命体征不稳、胃管内引流出鲜红色的胃液,甚至呕血或黑粪持续不止,需警惕胃内大出血,应立即报告医生,做好紧急处理的准备。 2)术后梗阻:如出现上腹发作性剧烈疼痛、上腹饱胀、频繁呕吐等症状,则提示有梗阻发生,
应立即给予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输液治疗。如不能自行缓解,则应行再次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