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毕业论文格式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8 4:00:1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同济大学毕业论文格式

【篇一:同济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同济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工科类、理科类专业) (同教[2007]20号)

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毕业前最后一个重要学习环节,是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它既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又是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也是对学生的毕业资格及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为了规范我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并规范统一格式,特制定本规定。 一、毕业设计(论文)类型及基本要求

工程设计类:学生必须独立完成一定数量(由系、教研室或研究所规定)的设计图纸,除了计算机绘图图纸外还必须完成1~2张手工设计图纸,一份15000字数以上的设计说明书(含计算书)。

计算机软件类:学生必须独立完成一个软件或较大软件中的一个模块设计,撰写10000字数以上的软件说明书。

理论研究类:学生必须独立完成一项研究课题,撰写一篇约20000字数(理科类专业可酌减,由学院(系)确定)的学术论文。 实验研究类:学生必须独立完成一项研究性的实验,撰写一篇15000字数以上的研究报告或论文。 二、毕业设计(论文)资料基本组成

1.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2.开题报告;3.毕业设计(论文)文本(包括:封面、目录、中英文摘要或设计总说明、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谢辞);4.图纸(图纸数量较多时可单独装订成册);5.外文科技文献译文封面、译文及原文复印件;6.光盘;7.成绩评定书等。 三、各资料的具体要求

设计(论文)任务书:任务书是经教研室或研究所同意、教学院长(系主任)签署后,由指导教师向学生下达允许进行毕业设计的正式教学文件,学生必须根据任务书规定的质和量要求按时完成。任务书内容应具体、明确,以利学生掌握和教师检查。任务书应在毕业设计正式启动前下达,以保证学生有充分时间撰写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是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前,向所在系、教研室或研究所提交的正式申请,该工作一般应在毕业设计(论文)任务

书下达后二周内完成。学生在开题报告中主要阐述:选择该课题的目的与背景、课题的主要内容、拟定的最终目标。

开题报告中“指导教师审核意见”栏,除签注“同意”或“不同意”外,还应简要写明理由,“专业审核意见”栏应由专业教研室、研究所或系主管领导审批。

封面及课题名称:课题名称应该简明、突出主题。如字数太多,可分列成主标题和副标题,主副标题字数均不得超过20个。字体、字号详见附录。

中英文摘要或设计总说明:论文内容摘要主要是对撰写过程中实践、实验、研究的内容、方法和得到的主要结果的完整概括,中文字数一般为300字左右,并应有相应的英译文。 设计总说明主要阐述本设计的基础条件、技术要求、基本数据、效果分析(经济、社会、人文等方面)及简要结论,中文字数一般为1500字左右及300字左右的英文摘要。个别无设计总说明书的专业,也应有300字左右的英文设计简介。

关键词一般3~5个为宜,字体、字号参见附件16。

目录: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即:1??、1.1??、1.1.1??),要求标题层次清晰。

目录中的标题应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附录也应依次列入目录。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正文包括绪论、正文主体与结论。

绪论应说明本课题的意义、目的、研究范围及要达到的技术要求;简述本课题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说明本课题的指导思想;阐述本课题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正文主体是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其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工作的基本前提、假设和条件;模型的建立,实验方案的拟定;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设计计算的主要方法和内容;实验方法、内容及其分析;理论论证,理论在课题中的应用,课题得出的结果,以及对结果的讨论等。学生根据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性质,一般仅涉及上述部分内容。

结论是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出的总结,对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的比较和课题尚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与建议。结论要写得概括、简短。

正文汉字必须使用国家公布的规范字,字体、字号详见附录。 正文中有关问题的具体规定是: 1. 章节编号格式

采用三级标题排序:

第一级,用阿拉伯数字“1”、“2”、“3”……等表示。

第二级,用阿拉伯数字 “1.1”、“1.2”、“1.3” ……等表示。 第三级,用阿拉伯数字 “1.1.1”、“1.1.2”、“1.1.3”等表示。

两级之间用下角圆点隔开,每一级的末尾不加标点。各级标题均单独占一行书写。第一级标题居中书写;第二级标题序号顶格书写,再空一格接写标题名,末尾不加标点;第三级空两格书写序号,再空一格书写标题名。第三级以下单独占行的标题顺序采用a.、b.、c.?和a.、b.、c.?两个层次,标题均空两格书写序号,后空一格写标题名。正文内的分项采用(1)、(2)、(3)?作序号,对分项中的小项采用①、②、③?作序号或数字加半括号,括号后不再加其他标点。

2. 科技名词和名称

科学技术名词术语尽量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称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使用外文缩写代替某一名词术语时,首次出现时应在括号内注明其含义。外国人名一般采用英文原名,按名前姓后的原则书写。一般很熟知的外国人名(如牛顿、达尔文、马克思等)可按通常标准译法写译名。 3. 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应按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使用。 4.量词和单位制

量词和单位必须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标准gb3100~gb3102-93,它是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的。非物理量的单位,如件、台、人、元等,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例如:件/台、元/km。 5. 数字

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测量统计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但在叙述不很大的数目时,一般不用阿拉伯数字,如“他发现两颗小行星”、“三力作用于一点”,不宜写成“他发现2颗小行星”、“3力作用于1点”。 6. 公式

公式应居中书写,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公式和编号之间不加虚线。 7. 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