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3 0:51:2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昼夜交替
【教学目标】
1.能用地球仪、手电筒模拟昼夜的形成。 2.知道昼夜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3.能够根据地球自转大致推算出某地的时间。
4.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的主要内容,意识到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不断进步的。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探究昼夜变化的成因。 2.难点:根据已知条件推算某地的时间。
【教学准备】
手电筒、地球仪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用图片演示昼夜交替情景)谈话:这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大家知道是什么现象吗?
2.提问:昼夜变化有什么规律呢?对此,你有什么问题? 3.学生讨论交流。
二、介绍人类对昼夜现象形成原因的探索
1.提问:你认为昼夜现象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学生讨论并交流。
3.讲述:人类很早就对昼夜的形成进行了探索,并形成了许多观点。 4.介绍对昼夜现象的探索。 5.交流各自的发现。 三、模拟昼夜的成因
1.讲述:昼夜到底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呢?我们可以通过模拟实验来进一步认识。 2.介绍模拟实验的方法。
(1)用手电筒代表太阳,地球仪代表地球。
(2)围绕地球仪转动手电筒,观察地球仪上的明暗变化,提问:太阳绕地球一周,可能
1 / 3
需要多长时间。
(3)固定手电筒位置,转动地球仪,观察地球仪上的明暗变化,提问:地球自转一周需多长时间。
3.学生实验。
4.比较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和太阳绕地球所需时间的长短。 5.思考并交流:通过以上实验能够说明昼夜形成到底是什么原因?
6.小结:太阳不可能用24小时围绕地球转一圈,说明地球上的昼夜交替不会是太阳围绕地球转动的结果,而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则要短得多,因此昼夜交替只能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7.讲述:哥白尼是世界上第一位对“太阳绕地球转”的看法产生怀疑,并最早提出“地球围绕太阳转”这一正确结论的人。
8.演示:当太阳(电灯)照射地球(地球仪)时,地球上被太阳照亮的那一部分是一天中的什么时候?黑暗部分又是一天中的什么时候?
9.学生讨论并交流。
10.在地球仪上插一标志,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观察并思考:当标志从明亮部分转到黑暗部分的交界处时,这是一天的什么时候?标志进入黑暗部分是什么时候?标志从黑暗部分转到明亮部分的交界处时是什么时候?标志正对太阳是一天中的什么时候?
11.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所在位置,观察:当中国是白天中午时,哪些国家是黑夜。 12.交流并总结昼夜成因。
四、认识不同地区日出时间不同的原因及时差对人的影响
1.我们知道了昼夜形成的原因,你能解释以下现象吗?
用多媒体展现自转中的地球,标出北京、纽约和巴黎的位置。在北京举办奥运会的时候,纽约和巴黎的观众应该在什么时候收看实况转播?为什么?
2.学生讨论并交流当一个地方是黎明的时候,哪些地方是黄昏?哪些地方是正午?哪些地方是午夜?
3.小结。
【教学反思】
一、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
昼夜交替是我们每天都要经历的现象,但是成因很多同学不一定知晓。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希望学生能够运用示意图对昼夜现象的形成进行解释。 二、挖掘材料的结构内涵
2 / 3
1.选择有结构的实验材料。
有结构的实验材料就是指能揭示科学概念的材料。如将小地球仪、去掉灯头的手电筒作为有结构的实验材料提供给学生,目的是要避免学生从零乱的材料中片面认识事物特征,而让学生较全面地从本质上认识事物,获取科学的知识与方法,给学生较大的思考空间。
2.采用有意义的典型材料。
通过典型材料引发典型经历,典型经历引发科学思维,科学思维引发科学认识,科学认识的提高就是科学课堂效率的提高。如在演示实验中将大的地球仪和没有灯罩的台灯组合进行模拟实验观察,并选取相关的多媒体资料,让学生观察这一动态活动过程,使学生的认识水平得到了发展。
三、选用学生提出的问题
教学中围绕昼夜现象的形成跟太阳的照射,地球是球体,球体不断自转,三个因素有关的事实展开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活动。课堂上为了提高学习有效性,为学生营造了一种和谐宽松的气氛,不断地激励学生敢于想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并始终注意选用学生提出的问题作为探究的动力点,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选用学生提出的问题作为有效教学的动力
在本课的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对学生的探究思维范围估计不足。由于时间关系,学生的模拟实验展示验证假想的部分还不够充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还需要更全面、细致的考虑,对学生、对教材要更深入的了解,运用更多的方式使课堂教学更有实效!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