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两会精神 建设高品质学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8 4:54:0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学习贯彻两会精神 建设高品质学校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9949(2016)05―0003―03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根本方向和核心任务,即:提高质量和促进公平。这为我们广大基层学校校长和教育工作者,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高品质学校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信念、强劲了动力。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王定华司长对学校品质作这样阐述,“学校品质是质量、内涵、文化、特色、信誉的集合体。”五要素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融为一体。

笔者认为“更高质量”是高品质学校的标志性要求。坚持以生为本,培养全面发展、充分发展、持续发展的学生,“教”和“学”的行为需力求轻负担、高效益。这样,学生的兴趣、爱好等个性特长才可得到全面彰显,内在潜能才能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唤醒与激发。学生人格完善,心智健全,社会责任感、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等核心素养全面增强,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成才。

“更加公平”是高品质学校应有的根本价值取向。学校

教育教学行为以全体学生的未来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它不是停留在实现低水平的、初级阶段的“起点的公平”,而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更高水平的“过程的公平”、“结果的公平”,享受到有质量、有内涵、有水准的公平。并且,这种公平会惠及每一位学生,包括特殊的群体(随迁子女、留守儿童、残障学生和老少边穷地区的学生),每一位学生都会被重视、被关爱、被关注,都不会被遗忘。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正处在转型期,经济发展正渐入新常态,生态文明建设正步入加速期。与之相应的,全社会也更加关注人的幸福感受、生命体验以及终身发展,更加呼唤多样化、创新型的人才。李克强总理在“十三五”开局之年,提出“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的目标,也正是顺应了广大老百姓长期以来“学有优教”、建设高品质学校的热切期盼。

然而,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令人十分担忧。不少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应试化教育”、“分数化教育”倾向根深蒂固,“分分分是学生的命根,考考考是学校及老师的法宝”,热衷于掐尖抢生源,挤压音体美课程,推行“军事化”学习管理,学校异化为高考、中考的“加工厂”、“训练营”,学生成为考试的机器、解题的工具。如此种种,可谓是“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学校教育似乎成了“为了分数的教育”和“为了少数学生的教育”,教师为了分数

而教、学生为了分数而学,搞得校长很累、教师很苦、学生不堪重负,社会及家长抱怨很多。这种教育完全背离了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背离了教育规律、青少年成长规律,没有“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行为都是同绕着“升学”而展开的,违背了教育公平,其质量是“灰色的”,充满着“泪水”甚至是“悲愤”的,广大人民群众呼唤教育转型、学校转型的呼声不断高涨。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新任务和新挑战,全面完成好李克强总理提出的更高质量和更加公平“两大”根本任务,我们必须要下定决心根治上述应试教育的顽症,打造质量与公平“增长极”、“升级版”,使党和国家关于教育的顶层设计全面落地。

正如,我们不能孤立地分析和看待应试教育的顽疾一样,我们要想彻底根治它,也绝非“单兵突击”所能解决的,也绝不是像有人抨击的那样:只要改革高考、中考制度就能“万事大吉”、“一了百了”。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系统治理、协同推进,需要完善体制机制、打“组合拳”、综合施策,才能发展更高质量与更加公平的教育。 可喜的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批有教育理想和教育追求的校长,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摒弃短视的“教育功利”,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动力,大胆探索学校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