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训练安全应急预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1:51:5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XXXX篮球训练安全应急预案

为确保篮球训练、比赛(2015年7月21日—7月25日)的安全、有序进行,确保运动员人身安全,根据比赛场地、人员构成等实际情况,制订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XXXX篮球训练安全的全过程。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成立篮球训练比赛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1、领导小组 组 长: 成 员:

主要职责:

处置领导小组是整个应急救援工作的指挥中心,负责向上级部门报告和请示,协调应急期间各救援环节的运作,统筹安排各项应急行动,保证应急工作快速、有序、有效地进行。

2、工作小组:

组 长:龙玉鹏 副组长:田自然 成 员:刘开江 刘昊林 主要职责:

1.开展安全事故防范宣传教育,制定实施抢险救灾方案,提高领队教练员与运动员的防范意识。

2.统一领导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确定现场指挥人员,负责应急队伍和资源的调动。

3.负责事故原因调查和善后工作。 三、事故预防预案 (一)训练安全:

1、学生篮球训练坚持自愿原则。

2、教练员要严格考勤,队员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到校参加训练必须由家长向教练员请假。在校训练期间不能私自外出、离开校门,保障训练期间队员的组织纪律。否则,责任自负。

3、队员要严格按训练规程和教练要求进行训练,不能做危险动作,更不准故意在对抗性训练中对其它队员做伤害性动作。否则,责任自负。

4、注意饮食安全,不吃冷饮,不私自就餐。

5、在校遵规守纪,不得破坏校园公共设施,以及其他公共及私人财物。

(二)比赛安全

1.在赛前开展安全宣传教育,组织运动员学习并熟悉安全预案,学习并掌握集体活动安全事故发生时的预警信号、预防和自救知识以及运动安全自我防护知识,并教育运动员在比赛中要听从指挥,不违章操作。赛前,带领运动员熟悉场地和疏散路线图。

2.运动员认真进行准备活动,以防止运动伤害。

3.运动员视自身身体情况可终止自己的比赛,任何人不得阻拦。带队教师应密切关注本校运动员身体情况,发现学生身体出现异常,可强制其停止比赛。

4.运动员在比赛时绝对听从裁判的安排、指挥,如果对比赛成绩有异议的,必须通过领队或教练员向大会仲裁委员会提出,不得私自找裁判裁决,更不允许寻衅滋事。

5.未进行比赛的运动员在指定位置观看,未经领队、教练员或带队教师许可不得擅自离开,各领队要随时清点本队人数。

6.应急救援组人员在运动会期间必须始终坚守岗位,随时准备处理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

7.负责带队的所有工作人员必须保证通讯工具24小时畅通。

8.大会退场时,所有人员须服从大会指挥按秩序退场。 (三)饮食安全

1.后勤保障组要认真检查运动员饮食卫生安全,不吃三无产品,确保训练和比赛期间的饮食安全。

2.对本校参赛运动员进行必要的食宿卫生及安全知识教育。 (四)交通安全

1.乘坐车况良好、证件齐全、有营运资格的客运车辆。 2.搞好交通安全教育,组织好训练和比赛路途中的秩序,保证路途安全。

3.在乘车前及下车后,要认真清点本校运动员人数,同时,要将本校参赛运动员安全送达比赛场地及学校、家庭,并将相关情况报告领队。

4.在来、去学校的路上,安全由学生自己负责。

5.学生按规定时间10分钟未到学校、由教练员立即电话通知家长,并妥善安排 。

(五)安全及保卫

1.训练和比赛期间,所有人员必须在相应的训练区域、工作区域、比赛区域或观众区域,不得随意走动,更不得在上述区域外活动。

2.应密切关注本校及全队运动员的动向。 (五)用火安全

所有运动员不得玩火,做好消防安全教育。 四、若事故发生,则采取如下措施 (一)应急预案启动

事故发生,事发现场负责人(责任人或当事人)向处置领导小组组长报告并得到处置领导小组组长确认后,即启动应急预案。紧急情况下,直接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然后报告处置领导小组组长。

(二)报告及程序

1.报告程序:事故发生后,事发现场负责人(责任人或当事人)必须立即报告应急指挥部处置领导小组组长。处置领导小组组长根据情况指挥救援并逐级向相应单位、部门报告。非紧急情况,不得越权、越级报告。

2.应向处置领导小组组长报告的内容:

(1)事故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及事故现场情况。 (2)事故的简要经过及影响人数。 (3)事故原因的初步分析。 (4)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的措施。 (5)事故报告及其主要负责人。 (三)抢救及程序 1.抢救程序

(1)事故现场负责人迅速组织现场处置,同时,及时将事故信息报告处置领导小组组长。

(2)处置领导小组组长接报后,授权宣传信息组通过宣传系统发布紧急集合、疏散信号。

(3)应急救援组人员全部就位,以确保人员安全为首要原则现场组织抢救、疏散。

(4)根据情况,及时向110、119、120、报警、求援。 2.应急救援处置

(1)运动伤害事故:立即通知现场医生进行处置,并报告处置领导小组组长;如处置困难,立即报告救援小组送医院或相适应的医疗机构医治;如果特别严重,先拨打120请求支援,后报告处置领导小组组长。

(2)治安突发事故:在能力范围内立即制止并组织现场人员疏散,并报告处置领导小组组长;如处置困难,立即报告救援小组和110请求支援,再报告处置领导小组组长。

(3)交通事故:立即组织逃生、清点人数,并报告处置领导小组组长;如处置困难,立即拨打110请求支援,再报告处置领导小组组长。

(4)火灾:立即组织现场人员疏散,报告处置领导小组组长,在安全地带清点人数,协助应急救援小组和专业人员救援;如特别严重,应立即拨打119请求支援,稳定现场人员情绪,然后报告处置领导小组组长。

(5)楼道踩踏事故:迅速恢复秩序,立即救助受害者,报告处置领导小组组长,最后通知医生进行处置;如果特别严重,应在迅速恢复秩序后,立即救助受害者并拨打120请求支援,最后报告处置领导小组组长。

(6)建筑物垮塌事故:稳定现场人员情绪,报告处置领导小组组长并立即组织现场人员疏散,清点人数;如处置困难,立即稳定现场人员情绪,报告处置领导小组组长,保存体力,等候救援。

(7)饮食卫生事故:立即通知现场医生进行处置,并报告处置领导小组组长,事故调查处理组初步调查食源和原因,封锁并保护好相关食品制作、出售场所等现场,等待相关部门调查;如处置困难,立即报告救援小组送相适应的医疗机构医治;如果特别严重,先拨打120请求支援,后报告处置领导小组组长,处置领导小组组长向相关部门报告。

(8)不可预知的其它紧急情况(天气突变、恐怖活动):教师应立即稳定情绪,建立秩序,指挥学生按照指定路线有序进行紧急集结,并迅速疏散到安全地带(如果没有危险应原地不动,听候安排)。同时,以最快速度将事故信息报告处置领导小组组长。

对没有及时撤离的人员,要向救援人员指明具体位置和所处状况,以便及时、正确营救。

3.疏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