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血管超声检查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7/1 1:36:0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五节 四肢血管的超声诊断

一、上肢静脉的解剖基础 ?由深、浅静脉组成;

?上肢自手掌至腋窝均与同名动脉伴行,多为两条;

?成对的桡尺静脉于前臂近端汇入肱静脉→成对上行于上臂二头肌的下缘移行为腋静脉;

?头静脉和贵要静脉组成上肢的浅静脉系统; ?头静脉走行于前臂外侧汇入腋静脉;

贵要静脉走行于上臂的内侧近正中汇入肱静脉;

一、下肢动脉解剖基础 自腹股沟韧带逐次向远侧:

股总A→股浅A →腘A →胫前A →足背A

↘股深A ↘胫后A →至内踝以下 ↘腓A

一、下肢静脉解剖基础

?静脉血流缓慢,压力较低,故管壁薄,收缩力弱,管径较相应的动脉略大; ?壁内具有静脉瓣,由内膜皱襞形成,薄而柔软; ?瓣膜顺血流开放,逆血流闭锁,防止血液逆流; 一、下肢静脉解剖基础(5)

?分为深静脉与浅静脉,二者之间有交通支;

?自足到小腿的深静脉(胫前后V)都与同名动脉伴行,每条动脉有两条静脉伴行→腘静脉→股浅静脉→股总静脉

?下肢浅静脉包括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 ?大隐静脉由下肢内侧上行注入股总静脉; ?小隐静脉由下肢外侧上行注入腘静脉。 一、下肢静脉解剖基础(6)

?下肢深、浅静脉的交通支有调整下肢静脉血流的作用; ?交通支常以直角方向,由浅静脉至深静脉; ?交通支内有瓣膜,阻止向浅层回流;

二、 四肢血管的检查方法 ? 检查体位

1、上肢血管:取平卧位,上肢外展;

2、下肢血管:取仰卧位、下肢轻度外展 外旋

取俯卧位、足抬高20~30度 预设置条件 ? 四肢动脉/ 静脉

彩色多普勒调节

? 探头频率7~14MHZ

? 探测深度6 ~ 12cm ? 声束与血流夹角<60? ? 取样容积1 ~ 2mm

观测数据

? 二维超声观察血管壁有无增厚及斑块、管腔 内有无血栓、血管搏动幅度;

?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观察彩色血流分布状况、 充盈度、有无异常血流;

? 脉冲多普勒观察血流流速曲线形态及性质并 记录血液动力学参数。 三、彩色多普勒检查注意事项 ? 对比检查

? 近心端向远心端

? 取样容积置于血管中央 ? 多普勒增益适当 ? 探头压力适当 ? 肌肉放松

? 调整速度范围、滤波器及彩色增强器 ? 聚焦点 ? 连续扫查

四、正常四肢动脉的超声特征(1) ? 二维超声表现

? 彩色多普勒(CDFI)表现 ? 脉冲多普勒(PW)表现

四、正常四肢动脉的超声特征(2) 二维超声表现

? 左右对称,管径由近至远逐渐变小;

? 管壁为三层结构:内膜、中膜、外膜,连续性 好,呈两明一暗三条平行回声带; ? 探头加压不易变形; ? 腔内血液为无回声;

? 有规律的搏动,收缩期内径大于舒张期内径; 彩色多普勒(CDFI)表现

? 彩色血流充盈良好,边缘整齐; ? 色彩呈单一色;

? 于血管轴心处较明亮。 脉冲多普勒(PW)表现

高搏动性波形,表现为三相波:

第一相:心脏收缩期迅速流向肢体远端的血流波;

第二相:主动脉瓣关闭及外周血管弹性回缩血液反 流的波形;

第三相:舒张期大动脉弹性回缩血液再次流向肢体 远端的血流波形。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的影响因素

? 肢体坏疽、浮肿、肢体破溃等因素 ? 动脉闭塞后的部分再通 ? 肥胖

? 彩色分辨率的影响

五、正常四肢静脉的超声表现(1) 二维超声表现

?管腔显示清晰,内壁光滑,连续性好,壁薄;

?管腔为无回声,增大增益,可动态观察到管腔内的“雾状”回声,随血液流动(由于血流缓慢,红细胞散射形成) ?探头加压后管腔被压瘪或消失,

?下肢静脉深吸气后屏气or做Valsalva动作后管径增大。 彩色多普勒表现

?与伴行动脉血流方向相反;

?深吸气或做Valsalva试验时,大、中静脉内无血流信号显示; ?远心端肢体加压,近心端血流加速,甚至出现混叠现象;

?挤压小腿放松后或做Valsalva试验时,无反向血流,说明深静脉瓣关闭良好。 脉冲多普勒表现

随呼吸运动变化的单相、低速、向心的血流; 曲线随呼吸由波浪起伏变化;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病理

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继而血栓形成,以至血管慢性闭塞。 临床表现

50岁以上,有高血压、高血脂或糖尿病史。

困乏、发冷、麻木、疼痛、间歇性跛行、动脉 搏动减弱或消失,趾/足溃疡坏死。

好发于腹主A下段、髂A、股A,上肢A少见。 糖尿病人多在膝关节以下中小型动脉。 四肢动脉闭塞的超声表现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表现

? 闭塞前段:彩色血流呈暗红色,彩色血流突然中断,阻断处出现小股蓝色血流; ? 闭塞段 :血流信号消失;

? 闭塞后段 :彩色血流减弱或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