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司发展和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4 13:30:5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关于公司发展和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

机械公司自2008年正式生产以来,已经走过五年的历史。五年来,在生产、质量、服务等环节出现了许多问题,发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目前还尚未得到根本的解决。我感觉,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彻底的解决,公司将无法在市场立足,无法继续生存下去。我认为公司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领导的观念存在一定的偏差。迁就心理、凑合心理在每个人心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一是主要精力用于处理具体的、事务性的工作多,考虑公司的发展建设少,考虑宏观控制少;二是在用人上没有把聚集一流人才作为公司发展的首要任务,作为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工作去做,仅靠以干代训去培养人才显然是不能获得高素质人才的;三是在产品质量上追求合格多,追求优质少,标准不高。

第二,公司的内部管理体制上还存在着吃大锅饭的现象。虽然我们现在实行了效益工资制,但效益工资的管理上还比较粗放,只和产值挂钩,不和完成任务的标准联系,要求还比较低,满足于能完成生产任务,对于完成任务的质量、数量要求不严,没有对每个人的工作情况进行具体的考核,除大的失误造成经济损失处罚外,根本体现不出效益工资对员工工作积极性的调动作用。

第三,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力量薄弱。管理人员只能勉强完成值班期间的生产任务,很少有精力去抓公司的日常管理,公司的管理制度和各个岗位的操作规程得不到有效的落实,造成公司的正常运转不

1

够严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和随心所欲现象时有发生,领导及管理人员和员工的交流几乎没有,更谈不上对员工的教育,人性化管理还做得不够;正常的月、季、半年的检查、考核、评比、讲评都得不到落实;公司在组织管理等方面的服务保障工作也未能及时到位,与公司的正规化建设差距较大。技术人员除完成正常的工作外,很少有时间去学习专业知识,更何况无人组织,无人督促、无竞争机制。

第四,应有的机制或有效的工作秩序不完善。一是例会制度执行不严。公司召开例会,研究、安排部署当前工作,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而不是出问题才开会“补窟窿”,但目前我们基本上是这样,没有严格执行例会制度,没有形成这样一种习惯,靠临时面对面的交代解决问题,显然是不够的,只能是看到什么抓什么,想到什么抓什么,什么着急抓什么,严重缺乏对工作的研究、分析、预判,更无法集中多数人的智慧;二是信息通报制度没有建立起来。如未来一周销售、生产信息无通报,公司建设信息通报等等,各部门只能被动地应付工作,而做不到主动地去迎接工作,工作中没有主动权;三是竞争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考评、奖罚的力度还不够大,还不够及时,使员工的主动性和干好工作的热情受到了打击;四是培训教育的力度不大,时间很短,内容不够系统,尤其是对新员工的培训还落实不到位,上岗考核不严格。

根据以上存在问题,有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

一:要彻底转变思维方式,干部、股东进一步解放思想,团结协调、奋进,紧拧一股绳,切实把鲁鑫公司的发展建设放在第一位,切

2

实把产品质量放在第一位,以优质产品树立公司的形象,起码对于那些重点客户要做到这一点。优质产品要有优质原材料来和优秀团队来打造,即要用稳定优质的材料,先进的技术,严格的管理来保证产品的质量。

二:彻底打破现有的管理模式,建立一种能够调动广大员工积极性的具有活力的管理模式。建议采取制造部、车间、班组承包经营的做法,生产上可按每生产一件产品成本定额承包,品保部可以按定岗人员工资额承包,也可按质量绩效承包。承包后公司按合同监督检查各部门的工作完成情况,搞好服务保障工作,但要把各部门的人员使用管理权彻底交还部门领导,各部门有权撤换增减本部门人员。这样有利于调动管理人员的主动性和责任心,有利于形成团结、稳定、积极尽责的良好局面,有利于管理者行使自己的权利,有利于化解各种利益关系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也有利于消除广大员工的种种偏见。

三:在建立公司正规秩序上下功夫。公司正规秩序的建立就是想方设法把公司的各项制度落到实处,用制度规范生产经营秩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一是要建立并始终如一地坚持例会制度。不管生产任务是否紧迫,每周应召开一次例会,由制造部领导或公司领导主持,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研究一周工作重点,小结上周存在的问题,收集、整理、分析各部门上报的情况和数据,分析质量和安全上存在的问题;二是建立信息通报制度。每周例会要发布销售和生产任务信息,为计划材料和生产提供服务。此外,要及时发布公司销售、生产、技术、管理方面的积极信息,以鼓舞大家的士气。要在公司院内显著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