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5 21:25:2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无机及分析化学复习题
1.是非判断题
1-3所有非电解质的稀溶液,均具有稀溶液的依数性。
1-4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不仅与溶质种类有关,而且与溶液的浓度成正比。 1-5难挥发非电解质溶液的蒸汽压实际上是溶液中溶剂的蒸汽压。 1-14 ·kg-1的蔗糖溶液和·kg-1的甘油溶液的渗透压相等。
1-22两种或几种互不发生化学反应的等渗溶液以任意比例混合后的溶液仍是等渗溶液。 1-23溶胶是指分散质颗粒直径在1-100nm分散体系。
1-25电解质对溶胶的聚沉能力可用沉聚值来衡量,聚沉值越大,聚沉能力强。
1-29溶胶粒子带有电荷的原因是由于溶胶粒子选择性吸附与其组成相似的离子,而高分子带有电荷是由于高分子在溶液中解离而产生正、负离子。
2-1某反应体系从状态A变为状态B后又经另一途径返回状态A,此过程中体系内能不变。 2-2功和热都是能量的传递形式,所以都是体系的状态函数。 2-6单质的标准熵为零。
2-7某一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它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其变化途径无关。 2-9石墨、金刚石和臭氧都是单质,它们的标准生成焓都为零。 2-11 H2O(s)→H2O(g)是个熵增过程。 2-16质量作用定律适用于各种反应。
2-17增加反应物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进行得更完全。 2-28催化剂可大大加快某反应的反应速率,故其平衡常数也将随之增大。 3-2微观粒子的质量越小,运动速度越快,波动性就表现得越明显。 3-12多电子原子中,电子的能量决定与主量子数n和角量子数l。 3-19描述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波函数Ψ需要用四个量子数来确定。 4-6σ键的特点是原子轨道沿键轴方向重叠,重叠部分沿键轴呈圆柱形对称。 4-7一般来说,σ键的键能比π键键能小。 4-9两个σ键组成一个双键。
4-21 1个s轨道和3个p轨道,形成1个sp3杂化轨道。 4-26色散力仅存在与非极性分子之间。 4-27取向力仅存在于极性分子之间。
4-28 CO2分子与SO2分子之间存在着色散力,诱导力和取向力。 4-29乙醇水溶液中分子间作用力包括取向力、色散力、诱导力和氢键。 5-7从误差的基本性质来分可以分为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过失误差三大类
5-14精密度高不等于准确度好,这是由于可能存在系统误差。控制了偶然误差,测定的精密度才会有保证,但同时还需要校正系统误差,才能使测定既精密又准确。 6-1在水溶液中解离度大的物质,其溶解度也大。
c(H?)c(Ac?)?Ka6-2由于乙酸的解离平衡常数Ka?,所以只要改变乙酸的起始浓度即c(HAc),
c(HAc)?必随之改变。
6-3在浓度均为 mol·L-1的HCl,H2SO4,NaOH和NH4Ac四种水溶液中,H+ 和OH-离子浓度的乘积均相等。
6-4弱碱溶液越稀,其解离度越大,因而酸度也越大。
6-5将10mL mol·L-1NH3·H2O溶液稀释至100mL,则NH3·H2O的解离度增大,OH-离子浓度也增大。
6-6在一定温度时,稀释溶液,解离常数不变而解离度增大。
6-7将氨水的浓度稀释一倍,溶液中OH- 离子浓度就减小到原来的一半。 6-8弱酸浓度越小,解离度越大,因此溶液中H+ 离子浓度也就增大。
6-9根据稀释定律,弱碱溶液越稀,其解离度就越大,故溶液中(OH-)越大,溶液pH值越大。
6-10 NaHCO3中含有氢,故其水溶液呈酸性。 6-11 pH值小于7的溶液一定是酸。
6-12水的离子积在18℃时为×10-15,25℃时为×10-14,即在18℃时水的pH值大于25℃时的pH值。
6-13浓度为×10-7 mol·L-1的盐酸溶液的pH值=。
6-14稀释10mL mol·L-1HAc溶液至100mL,则HAc的解离度增大,平衡向HAc解离方向移动,H+离子浓度增大。
6-15两种酸溶液HX和HY,其pH值相同,则这两种酸溶液浓度也相同。 7-2用水稀释AgCl的饱和溶液后,AgCl的溶度积和溶解度都不变。 7-6为使沉淀损失减小,洗涤BaSO4沉淀时不用蒸馏水,而用稀H2SO4。 7-7一定温度下,AB型和AB2型难溶电解质,容度积大的,溶解度也大。 7-8向BaCO3饱和溶液中加入Na2CO3固体,会使BaCO3溶解度降低,容度积减小。 8-4氧化数发生改变的物质不是还原剂就是氧化剂。 8-5任何一个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组成一个原电池。
8-6两根银丝分别插入盛有 mol·L-1和 1 mol·L-1 AgNO3溶液的烧杯中,且用盐桥将两只烧杯中的溶液连接起来,便可组成一个原电池。
8-7在设计原电池时,?值大的电对应是正极,而?值小的电对应为负极。 8-8原电池中盐桥的作用是盐桥中的电解质中和两个半电池中过剩的电荷。 8-18电极电势大的氧化态物质氧化能力大,其还原态物质还原能力小。 8-25在电极反应Ag+ + e?Ag中,加入少量NaI(s),则Ag的还原性增强。
?=K,[HgCl]2-的??=K,则反应[HgCl]2-+4I-=[HgI]2-+4Cl-的平衡常数为9-17已知[HgI4]2-的?4142,444??K1/K2。
9-18 [Cu(NH3)3]2+ 的积累稳定常数β3是反应[Cu(NH3)2]2+ + NH3[Cu(NH3)3]2+的平衡常数。 9-23金属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配合物越稳定,测定准确度越高。 9-24配位滴定中,酸效应系数越小,生成的配合物稳定性越高。 9-25酸效应和其它组分的副反应是影响配位平衡的主要因素。
9-26 EDTA滴定某种金属离子的最高pH可以在酸效应曲线上方便地查出。 9-27 EDTA滴定中,消除共存离子干扰的通用方法是控制溶液的酸度。 10-3有色物质溶液只能对可见光范围内的某段波长的光有吸收。 10-4符合朗伯-比耳定律的某有色溶液的浓度越低,其透光率越小。
10-5符合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不移动,但吸收峰降低。
10-6朗伯-比耳定律的物理意义是:当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均匀的有色溶液时,溶液是吸光度与吸光物质是浓度和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
10-7在吸光光度法中,摩尔吸光系数的值随入射光的波长增加而减小。 10-8吸光系数与入射光波长及溶液浓度有关。
10-9有色溶液的透光度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所以透光度与溶液的浓度成反比关系。
10-10在吸光光度测定时,根据在测定条件下吸光度与浓度成正比的比耳定律的结论,被测溶液浓度越大,吸光度也越大,测定结果也就越准确。
10-11进行吸光光度法测定时,必须选择最大吸收波长的光作入射光。
10-12朗伯-比耳定律只适用于单色光,入射光的波长范围越狭窄,吸光光度测定的准确度越高。
10-13吸光光度法中所用的参比溶液总是采用不含被测物质和显色剂的空白溶液. 10-14在实际测定中,应根据光吸收定律,通过改变比色皿厚度或待测溶液浓度,使吸光度的读数处于~之间,以减小测定的相对误差。
10-15在吸光光度法测定时,被测物质浓度相对误差的大小只有透光度为15%~65% 的范围内才是最小的。
2. 选择题
1-1 0.288g某溶质溶于15.2g己烷C6H14中,所得溶液为·kg-1,该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B. 18.9 C. 46
1-4已知乙醇和苯的密度分别为和0.900g·mL-1,若将乙醇与600mL苯互溶,则该溶液中乙醇kg-1)为 的质量摩尔浓度(mol·
A. B. 85.2 C. 氨水的浓度为Cmol?L-1,密度为ρ g·mL-1,其质量摩尔浓度为(mol?kg-1) A. 1000c1000??17c B. 17c1000?17c C. 1000c1000c? D. 1000??35c 1000?17c1-16一封闭钟罩中放一小杯纯水A和一小杯糖水B,静止足够长时间后发现 A. A杯中水减少,B杯中水满后不再变化 B. A杯变成空杯,B杯中水满后溢出
C. B杯中水减少,A杯中水满后不再变化 D. B杯中水减少至空杯,A杯水满后溢出 1-17浓度均为?kg-1的蔗糖、HAc、NaCl和Na2SO4水溶液,其中蒸气压最大的是 A.蔗糖 C. NaCl D. Na2SO4
1-21在100g水中溶解了6.0g某非电解质(M=60g ? mol-1),则在时此溶液的沸点 A. 0.51?C B. ?C C. ?C D. ?C 2-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0,△S <0,在任何温度下,正反应都能自发进行 B.△H<0,△S<0,在任何温度下,正反应都能自发进行 C.△H<0,△S>0, 在任何温度下,正反应都能自发进行 D.△H>0, △S>0, 在任何温度下,正反应都能自发进行 2-33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来说,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H越小,反应速率就越快 B.△G越小,反应速率就越快 C.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就越快 D.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就越快 2-34质量作用定律适用于
A.反应物、生成物系数都是1的反应 B.那些一步完成的简单反应
C.任何能进行的反应 D.多步完成的复杂反应
2-46某反应的速率方程是v=k[c(A)]x[c(B)]y,当c(A)减少50%时,v降低至原来的1/4,当c(B)增大2倍时,v增大倍,则x,y分别为
=, y=1 =2, y=0.7 C.x=2, y= =2, y=2 2-47影响化学平衡常数的因素有
A.催化剂 B.反应物的浓度 C.总浓度 D.温度 2-51对可逆反应来说,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平衡常数间的关系为
A.相等 B.二者正、负号相反 C.二者之和为1 D.二者之积为1 3-1对薛定谔方程中,波函数Ψ描述的是
A.原子轨道 B.几率密度 C.核外电子的运动轨迹 D.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
3-2下列叙述中,能够描述测不准原理的是
θ
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