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护理工作流程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3:48:1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专科护理工作流程

1.外科备皮的护理流程及质量标准

项目 衣帽整洁 仪表 (5分)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 评估: 1.病人的病情、手术方式、皮肤准备的范围。 2.准备范围内的皮肤完整情况(有无痈、疖),毛发的长短情况(短毛可不备皮) 3.病人的心理状态和合作程度。 4.做好解释:目的、注意事项 要 求 得分 3 2 说明 4 操作前准目的:去除手术区毛发和污垢,为手术时皮肤消毒做好准备,达到预防切口感备 染的目的。 (15分) 准备: 1.护士:洗手,戴口罩、帽子。 2.病人:理解皮肤准备的意义,并配合操作,注意保暖。 3.环境:温度适宜,屏风遮挡。 3 3 用物: 治疗盘内放置备皮刀、弯盘、治疗碗内盛肥皂液(或滑石粉、脱毛剂)、软毛刷、橡胶单、纱布、治疗巾、毛巾、棉签、手电筒;脸盆内盛热水。 环境准备:调节换药室或病房内的温度及光线;屏风遮挡病人。 皮肤准备:再次核对病人→确认手术方式,确定皮肤准备的范围→铺橡胶单和治疗巾→协助病人摆好体位,充分暴露备皮区域。 操 作 过 程 (50分) 剃除毛发:用软毛刷蘸取肥皂液或滑石粉,涂擦备皮区域→一手用纱布绷紧皮肤,一手持备皮刀,分区剃净毛发.(注意:备皮刀与皮肤保持45°,与毛发生长方向顺行,不可逆行剃除毛发,以免损伤毛囊;或用脱毛剂涂擦备皮区域,作用一定时间后清除脱落毛发.)→手电筒检查毛发是否剃净,以及有无损伤局部皮肤→用浸温水的毛巾清洗局部皮肤。 清除污垢,修剪指(趾)甲:腹部手术者需用棉签沾取酒精清除脐部污垢和油脂→四肢手术者,入院后应每日温水浸泡手足20分钟。 全身皮肤准备:协助病人沐浴→洗手,修剪指(趾)甲→更换清洁衣服 记录 整理用物 操作后 按垃圾分类处理用物 (10分) 脱手套,洗手、记录 1.备皮刀符合要求。 质量标准 2.备皮时间不宜距手术时间太长,一般在手术前日或手术日晨进行,急诊手(10分) 术例外。 3.操作过程中应具有爱伤观念,动作轻柔,熟练,注意保暖。 总体 1.病人和家属了解皮肤准备的目的,并愿意配合。 评价 2.病人安全,皮肤准备清洁、无损伤。 (10分) 5 5 8 动作粗暴损伤患者皮肤扣20分 20 10 5 2 3 3 4 10 5 5

- 1 -

2.腹部常见引流管护理流程及质量标准

2-1负压引流器的护理流程

项目 要 求 得分 3 2 4 说明 衣帽整洁 仪表 (5分)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 评估: 1.操作的环境温湿度适宜,闲杂人等回避。 2.病人的病情,引流管的位置、局部皮瓣有无积液、周围皮肤完整度。 3.病人的心理状态和合作程度。 告知目的: 保持引流通畅;防止逆行感染;准确记录引流物的颜色、性质和操作前准量,作为评估病情的参考。 备 准备: (15分) 1.护士:洗手,戴口罩、帽子。 2.病人:理解更换负压器的意义和注意事项,并配合操作。 3.环境:温度适宜,注意保护隐私。 用物: 治疗盘内放置碘伏、棉签、负压器、治疗单、弯盘、胶布、血管钳、治疗碗(内放消毒纱布一块),必要时准备手套 再次核对病人,耐心向病人解释操作目的 调节换药室或病房内的温度、照明;屏风遮挡病人。 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暴露引流管和负压器的连接处。 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8分) 方法一,暴露引流管与皮肤的接口,观察引流管周围敷料有无液体渗出,触摸引流管与皮瓣连接口下缘有无肿胀和病人自觉症状。 方法二,自上而下查看引流管中有无血块堵塞,同时,自上而下连续挤压引流管。 操 置治疗单于引流管和负压器的连接口之下 作 打开新的负压器包装(确定负压器开关关闭,保持有效负压) 过 用血管钳夹住引流管末端(距接口3cm处) 程 (50分) 用碘伏棉签分别从接口向导管两侧消毒,两遍(范围:接口上下2.5cm) 用消毒纱布分离引流管和负压器的接头 再用碘伏棉签消毒导管末端(顺序:由内而外) 连接引流管与新负压器接口 取下引流管末端的血管钳 打开负压器开关 检查整个引流装置是否通畅,负压是否有效 贴更换日期标签于负压器上 妥善安置病人 测量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 整理用物 操作后 按垃圾分类处理用物 (10分) 洗手、记录 1.每日更换,如引流量较多超过负压器容量应随时更换。 质量标准 2.保持引流通畅,防止扭曲、受压、滑脱。 (10分)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4.准确记录引流情况,发现异常及时与医师联系。 总体 病人和家属了解更换负压器的目的和意义,并积极配合。 评价 更换后的负压器负压功能良好,导管通畅。 (10分)

- 2 -

3 3 5 2 2 2 无菌观念不强扣20分 4 2 4 2 5 3 5 2 2 2 4 2 2 5 3 3 4 10 5 5 2-2 “T”型管及腹腔引流的护理流程

项目 衣 帽整洁 仪表 (5分)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 评估患者: 病人病情,“T”管敷料外观及引流情况 操作前准备 患者准备:协助患者排尿 (15分) 洗手、戴口罩 告知目的:“T”管在位通畅,有效引流;观察引流胆汁的性质、量、颜色等;更换敷料、引流袋,保持引流装置无菌状态。 要 求 得分 3 2 2 3 2 3 5 2 2 2 5 2 2 2 5 5 5 5 5 3 3 3 4 无菌观念不强扣20 分 说明 用物:治疗盘内放置碘伏、棉签、治疗单、胶布、引流袋、血管钳、治疗碗(内放消毒纱布一块)必要时准备手套 推治疗车至病人床旁,耐心向病人解释操作目的 调节换药室或病房内的温度、照明;屏风遮挡病人 协助患者舒适卧位 检查局部敷料有无松动和渗出,“T”管出皮肤处有无滑脱与引流袋接头有无裂缝,衔接情况。挤捏T管是否通畅。 垫治疗单于引流袋与T管连接处。 打开新的引流袋包装 用止血钳夹住引流管末端(距接口3cm处) 用碘伏棉签消毒T管管口及管口上、下2.5cm,两遍 用消毒纱布分离T管与引流袋。 再用碘伏棉签消毒T管末端(顺序:由内而外) 去除新引流袋接头帽,连接 检查引流袋管道是否通畅,妥善固定,引流袋上注明更换日期 安置病人,整理床单位 整理用物 操作后 按垃圾分类处理用物 (10分) 洗手、签字、记录 1.“T”管保持密闭无菌、妥善固定、引流通畅。 2.胆汁的色、质、量及时观察并记录,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报告医生。 3.掌握观察拔管指征,及时记录:①“T”管留置达2周左右;②引流量逐渐减少、色清、体温下降、黄疸消退、全身情况改善、食欲增进、大便色泽;质量标准 ③胆汁培养阴性;④夹管1—2d病人无腹痛、发热、黄疸;⑤“T”管造影(10分) 显示:肝管、胆总管、十二指肠通畅,无残余结石。 3.保持引流管周围的皮肤完整,敷料清洁。 4.带管出院的病人和家属掌握引流管护理的要点,如无菌和妥善固定,日常生活习惯的调整和注意点,如避免盆浴,淋浴时保护置管处的方法。 总体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查对制度 评价 动作熟练、轻巧、稳重、准确,关爱患者,与患者沟通交流好 (10分)

- 3 -

操 作 过 程 (50分) 准确测量引流液的量(用量杯) 5 10 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