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站客运系统优化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 22:47:4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后相同,基本达到了优化的目标。但方案二由于要拆除内设的楼扶梯,实际难度较大,这里选择方案一作为最后的优化方案。

5 结论

本文主要对地铁13号线龙泽站进行了客流的调研,统计了客流设施的客流数据,并进行客流到达规律的整理分析。对早高峰时间段,客运设施服务水平和能力进行匹配程度的分析。通过Anylogic仿真软件,对地铁站客运设施最高峰客流进行了仿真,并服务水平进行了评价。针对现状中所存的问题,提出了对客运设施的优化设计方案。。针对闸机客流密度较大的现象,提出增加早高峰时期的进站闸机数量。针对通往西直门方向站台的扶梯客流密度较大的现象,处于安全和节能的方面考虑,提出在早高峰时关闭该区域的扶梯,使客流通过楼梯进入站台。针对通往东直门方向站台左侧的楼梯区域排队客流密度较大,提出将楼扶梯改建成只有楼梯或者改建成外架楼扶梯的设施,以减小对排队区域面积的现象。

同时,提出两种方案,对方案中所优化设计进行合理性的分析,验证是否达到优化的目标。本次方案设计中选择方案一作为最后的优化方案。在本次方案中,没有考虑实际布局优化设计的成本与环境因素,因此所提出的优化方案设计在实际运用中,仍需要考虑优化工程实际的成本与环境等一些因素。

本文虽然在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受到时间,人力,精力和能力的限制,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遗憾。今后,进一步可以研究的工作有:

(1)由于调研人数的有限,所调研的时间段和测得的客流数据较少。为进一步减小误差和提高方案的可信度,可以对地铁站调研时间和调研人数,以取得较完整的客流数据。

(2)龙泽站早高峰期间进站客流较多,出站客流很少。所以论文中所研究的是进站坐车的单向客流。进一步研究中,可以选择客流流向更为复杂的车站如换乘站,从而研究往返的客流流线。

(3)本文利用TCQSM服务水平评价标准对客运设施进行评价分析。进一步研究中,可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服务水平评价方法,从而更合理地进行服务水平评价,并建立贴合乘客进站乘客服务需求的评价系统。

(4)本文中对客运设施所提出的优化设计方案,只进行了理论的分析。为进一步对客运设施进行建设,需要对车站进行实地的采样分析,合理估计不同方案所需要的成本和可行性,并进行合理地客运设施优化改建。

参考文献

[1]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M].中国计划出版社,北京,2003.

[2]J.J.Fruin.Designing for Pedestrians:A Level of Service Concept[J].Highway research Record,1971,355:1-15. [3]Polus A,Schofer,JL,shpiz,A.Pedestrian flow and level of service[J].TransportationEngineeringJournal,1983,109(01):46-56.DOI:10.1061/(ASCE)0733-947X(1983)109:1(46)

[4]Dirk Helbing Frank Schweitzer Joachim Keltsch Peter Molnar. Active walker model for the formation of human and animal trail systems. PHYSICAL REVIEW E VOLUME 56, NUMBER 3:2527-2539. 1063-651X/97/56(3)/2527(13)/

6

[5]MeiHong Zheng,Yoshiki Kasimori,Takeshi Kambara.A Simulation Model of the Behavior of Pedestrians,Who Have Learning Ability in Various Situations.1994-2004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500-503

[6]张弛清.城市轨道交通枢纽乘客交通设施服务水平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DOI:10.7666/d.y1

[7]王久亮.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施设备服务水平分级与能力计算方法研究.北京交通大学.2011.6

[8]刘佩霞,易娇. 基于人性化理念的城市轨道交通服务水平评价模型. SCIENCE&TECHNOLOGY INFORMATION,2012 3:232

[9]段卫静,陈艳艳,赖见辉等.北京地铁4号线客流特征分析[J].都市快轨交通,2013,26(4):43-46.DOI:10.3969/j.issn.1672-6073.2013.04.010.

[10]吴先宇,袁振洲.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设施适应性评价仿真系统框架设计.学术专论.2009 (2):22-28

[11]李三兵.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特征与服务设施的关系研究.北京交通大学.2009.6 [12]马杰.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通行设施通过能力研究.北京交通大学.2010.6

[13]肖旭文.基于客流的轨交车站服务设施能力匹配分析.上海建设科技.2011 2:36-39

[14]徐前前.城市轨道交换乘站设施协调性评价[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1,(6):101-103.DOI:10.3969/j.issn.1672-7533.2011.06.032.

7